在冯紫英和卫若兰的想象中,林家这个书坊不说萧条,也绝对不会热闹,毕竟京城里的书坊太多了,卖的东西也都大差不差,一个临时开起来的小书坊实在很难获得别人青睐。
一行人走过去,却被人挤人的人潮吓了一跳,冯紫英抓住卫若兰稳住身形,目瞪口呆地看着不远处吵闹的人群,一抬头,就是“海棠书坊”四个大字。
“那个,是你家的。”冯紫英指着牌匾问。
“对,我妹妹提的名,我写的字。”林玦不太好意思地摸摸鼻子,“我书法实在一般,你们看了不许笑话我。”
“这时候还说什么这个啊。”
冯紫英恨铁不成钢地一拍大腿,一马当先往人堆里挤,一边挤一边努力冲着他们招手。
“咱们快去看看怎么回事,我第一次见有书坊一开业就这么热闹!”
林玦哭笑不得,赶紧拉着顾安和卫若兰一起奋力走到书坊门口。
走近了才发现,吵闹声来自一群书生,穿着一身蓝色长衫,头戴儒巾,正吵得脸红脖子粗。
“你这个太吁了,怎么配得上这篇上阙!还是我的好,不落于庸俗,与上阙文脉相通!”
“呸!你这还不落于庸俗,我看是狗屁不通,格律都不对的人就别来丢人现眼!”
“你们别吵了,我看还是这个接的好!”
“……”
你一言我一语,谁都不服谁,吵着吵着就有了火气,冯紫英先到一步,在旁边听得两眼发晕,这什么格律啊文脉啊,他一个字都没听懂。
不过他倒是听懂这些人在吵什么了,原来是这书坊今天开业在门外头放了个木板,上面贴了一首只有上阙的词,放言若是有人能对出让书坊主人满意的下阕,以后就可以免费拿走这书坊的任何书。
这消息一放出去,立刻就有不少读书人结伴而来,要知道这年头书可是个金贵东西,即便是在京城,照样有的是人买不起书,只能找别人抄一份用。
现在有免费得到书的机会,可不就趋之若鹜。
当然,现在人会这么多,更多原因是因为这书坊拿出的上阙实在精妙,让人见之手痒,却怎么对似乎都差了一点神韵。
有人自己对不出来,转头就把亲朋好友拉过来帮忙,一传十十传百,有人见这词有些名声,便想借机扬名,也有人单纯就是对诗词有兴趣。
总之这个小小的书坊算是火了。
冯紫英看人吵架看的起劲儿,低声把了解到的消息告诉了林玦顾安卫若兰,感叹道:“林玦,你这脑子是真好使,这法子怎么想出来的,愣是从那么多书坊里得了这些酸……书生青眼。”
卫若兰仔细看了一遍那上阙,到底是御史之家,多少有些品鉴能力,点头道:“这词写的也好,难怪能吸引来这么多人,怪不得你能考中秀才。”
“你们可别夸我了,这词可不是我能写出来的。”
林玦摆摆手澄清,带着点得意道:“这是我家的……客卿写的,不过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是谁,这才只托以‘绛珠客’的名号。”
听这名字就知道,这位“客卿”其实就是黛玉,只不过闺阁女儿不方便暴露真名,才起了个笔名。
经今天这一遭,“绛珠客”这个名字也算有名气了,林玦盘算着再过一段时间就给黛玉出本诗集,虽然现在还不能写真名,但也算部分完成了当初他和黛玉的约定。
看着这一群平时自命不凡的书生连连感叹绛珠客的才华,林玦就与有荣焉。
“走吧,我们进去买书。”
林玦确定生意好就放心了,带着三人挤进书坊里——里面人也不少,个个手里捧着一本书,两眼放光如获至宝。
冯紫英这辈子都理解不了这些书生为什么这么喜欢书,随手拿了一本翻开,正好就是一本历代科举优秀八股文集锦,看了两行就眼前发黑,赶紧合上道:“林玦,你给我挑一套吧,正好我拿回去哄我爹高兴高兴。”
虽然生意好,但该支持还得支持。
林玦知道他不爱看书,就挑着标题唬人的给他拿了几本,卫若兰自己就能挑,看了几本稀奇道:“这些书好像跟京城卖的不同。”
“是,这里大部分书的母版都是我从江南带来的最新版本的科举用书。”
江南文气重,进士里头能有将近五分之一都出身江南,能找到的资料自然都是最先进的。
“除了市面上能找到的,还有一些是我爹和他朋友给一些文章的批语,可能也是因为这个才比较受欢迎。”
林玦说得轻描淡写,事实上林如海自己是探花,朋友人均进士,能得他们几句指教,对于寻常考生来说已是难得。
冯紫英和卫若兰虽然不科举,但也知道此举大义,感慨道:“林伯父心胸宽广。”
林玦笑笑,替林如海接下来这份夸赞。
冯紫英卫若兰顾安最后一人拎着一摞书走出的书坊,出来的时候门口的书生换了一批人,放在木板旁边的盒子里已经有厚厚一叠纸,全都是对出的下阕。
林玦瞅了一眼,暗暗替黛玉捏一把汗,这么多看完也不知道要多久。
一行人接下来去了附近的登仙楼,林玦出手大方,点了一桌好菜,愉快的吃完后就散开各回各家。
林玦没急着回贾府,把顾安送回秦王府,本来是想进去帮他把淤血揉开了再走,没想到顾安难得反应剧烈的拒绝,死活不愿意让他进去。
林玦能确定顾安不是因为自己下重手才生气,但也摸不清头脑,只好看着他请来大夫,才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顾安坚持站在门口目送他,前脚林玦走远,后脚他就让大夫走了,自己一边摸着受伤的肩膀一边往卧房走,神色间似乎有几分愉悦。
林玦对这些一无所知,回了贾府第一时间把书坊的盛况给黛玉描述了一遍。
黛玉对自己的词有信心,但听到林玦绘声绘色地学着那些书生夸她的话,也忍不住红了脸,兴冲冲地拉着林玦要往三春处去。
“这书坊是我们一块儿开的,自然她们也该听一听。”黛玉欢喜地坐不住,眼睛亮闪闪的:“正好今日湘云还没走。”
林玦就没有不依她的,笑着随她过去,等人来齐了又说了一遍,只不过省略了绛珠客就是黛玉的事。
知道生意红火,五人乐得抱成一团,就连平时最沉默寡言的迎春都追着林玦问了好几句书坊的情况,眉宇少了几分懦弱,多出几分生机。
正说的热闹时,门口忽然传来响动,六人一同看去,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
林玦看到她手里托盘上的几朵绢花,眉尾轻轻一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