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糖果屋”那甜腻到令人不安的空气,仿佛在陈洋和林晓雨的感知中留下了一道粘稠的痕迹。两人回到预订的民宿,那是一家由传统四合院改造的客栈,青砖灰瓦,庭院里种着几株石榴树,本该透着中原人家特有的踏实与温馨。但此刻,两人心头都笼罩着一层无形的阴霾。
“蜜拉亲自现身,说明她对洛城的‘布局’非常重视。”林晓雨将笔记本电脑放在院中的石桌上,调出刚才拍摄的照片和记录的数据,“‘极乐方糖’的渗透比我们想象的更深入,它针对的是人性中对即时快感的追求,尤其是年轻一代和儿童,这是在断根基。”
陈洋站在庭院中,目光似乎穿透了墙壁,望向这座城市更深的脉络。“甜味诱人堕落,但光有甜,还不够。人性的韧性,往往能在痛苦中寻找到真实的力量。如果有一种力量,能将这最后的韧性也腐蚀掉……”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林晓雨已经明白。甜蜜的陷阱让人逃避现实,但如果现实本身被渲染得无比苦涩,让人失去所有希望呢?
第二天清晨,两人决定暂时避开“幸福糖果屋”所在的繁华商业区,深入洛城的老街旧巷,去感受这座城市更真实的脉搏,同时也探寻是否还存在其他被“乏味”侵蚀的痕迹。
老城区与新城仿佛是两个世界。狭窄的巷弄两旁是斑驳的砖墙,低矮的屋檐下挂着晾晒的衣物,空气中弥漫着煤炉、老旧木料和各家各户早餐的混合气息——大多是各种面食和汤羹的味道。老人们坐在门墩上闲聊,或提着鸟笼慢悠悠地踱步,节奏缓慢而悠长。
然而,没走多远,陈洋的【真相之舌】再次捕捉到了异样。
这一次,不是甜腻,而是一种……苦。
并非药材应有的、带着生机和疗愈意味的清苦,也非咖啡或黑巧克力那般富有层次、最终回甘的醇苦。这是一种纯粹的、尖锐的、仿佛凝聚了世间所有负面情绪的绝望之苦。
这苦味比那甜香更加隐蔽,它不张扬,不扩散,而是如同阴冷的潮水,沉淀在巷弄的角落里,萦绕在某些特定的人群周围。
循着这若有若无的苦味,两人拐进了一条更为僻静的巷子。巷子深处,有一棵巨大的老槐树,树荫下聚集着二三十位老人。他们大多沉默着,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空洞或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麻木。与外面那些闲聊、遛鸟的老人相比,这里的氛围显得格外沉闷和压抑。
在这些老人中间,摆着一个小马扎,马扎上坐着一个老者。
这老者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灰色中山装,身形干瘦,微微佝偻着背。他的脸上布满了深刻的皱纹,每一道都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愁苦,眉头习惯性地紧锁着,嘴角向下耷拉,整个人散发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悲凉气息。他手中拿着一个古朴的、看起来像是紫砂材质的小药瓶,正用一种缓慢而低沉的语调对周围的老人说着什么。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归根到底,逃不过一个‘苦’字。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哪一样不是苦?”老者的声音沙哑,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仿佛能引动听者心底最深处的负面回忆。
“这‘苦胆丸’,非是凡物。乃采集世间至苦之精华,辅以古法炼制。服之,并非为了祛病强身,而是为了让尔等真正‘忆苦思甜’。”他顿了顿,环视众人,那愁苦的目光仿佛能看穿每个人的心事,“唯有尝遍这世间至苦,方能看透红尘虚妄,放下无谓的执着与贪恋,得大自在,大解脱。”
他打开小药瓶,倒出几粒黑褐色、表面粗糙、如同缩小版胆结石般的药丸。一股更加浓郁、令人舌根发紧、甚至心生烦恶的苦涩气味弥漫开来。
“来,今日有缘,每人一粒。细细品味,感受这苦中之真味。”
周围的老人如同被催眠般,默默地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一粒粒“苦胆丸”,有的当场就和水服下,有的则珍重地用手帕包好,放入怀中。
陈洋和林晓雨站在巷口,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林晓雨迅速用微型设备记录着现场,低声道:“目标出现,符合苦使徒黄连的描述。他在向老年人群体散布绝望情绪。”
陈洋的目光则更加锐利。在他的感知中,那“苦胆丸”蕴含的能量,与“极乐方糖”截然相反,却同样诡异。它不刺激多巴胺,反而像是一种精神抑制剂,能放大服用者对痛苦、失败、遗憾等负面情绪的记忆和感受,同时抑制对快乐、希望等正面情绪的感知。长期服用,会让人彻底陷入一种悲观绝望的心境,对一切都失去兴趣,包括美食、亲情、乃至生命本身。
“什么‘忆苦思甜’,‘看透人生’……”陈洋声音冰冷,“分明是在系统地摧毁人对美好生活的最后一点念想。”
就在这时,旁边两位刚服下“苦胆丸”的老人的对话,印证了陈洋的判断。
“老张头,吃了这药,心里是透亮多了,可……可咋觉得这心里头空落落的,看见小孙子笑,也高兴不起来了呢?”
“唉,老李哥,这不就是看透了嘛?喜怒哀乐,都是虚的。黄连先生说得对,人生本质就是苦,早点认清,少点烦恼。你看我现在,连过年孩子们回来张罗那一大桌子菜,都觉得没意思,吵吵嚷嚷的,烦!”
另一位老太太也喃喃道:“是啊,以前最爱喝我家老头子熬的那碗羊肉汤,觉得是世上最香的东西。现在喝了这‘苦胆丸’再喝汤……只觉得一股子腥膻,心里头还泛酸,想起以前那些不如意的事……唉,不喝了,没滋味。”
听着这些言论,陈洋和林晓雨的心不断下沉。
甜蜜的“极乐方糖”让年轻人沉溺虚假快乐,逃避现实;而这绝望的“苦胆丸”则让老年人放大痛苦,放弃对真实美好的追求。一个扼杀未来,一个斩断过去与现在。
两者相辅相成,正在悄无声息地瓦解着洛城,乃至整个中原大地的人们对生活、对美食、对传承的最后一点热情与韧性!这比任何直接的破坏都要阴毒百倍!
必须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