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旨意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入了一瓢冷水,户部与工部,尤其是处于风暴中心的度支司与都水司,瞬间炸开了锅。限期一月,自查清楚近十年所有专项款项!还要接受都察院和翰林院的联合监督!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是一个足以让许多人粉身碎骨的催命符。
都察院派来的是一位以铁面无私、不通人情着称的副都御史,姓严。翰林院方面,陈侍讲主动请缨,加入了稽核小组。有这两人坐镇,任何试图蒙混过关、敷衍了事的念头都被彻底掐灭。
度支司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周郎中往日那团和气的笑容早已消失不见,脸色蜡黄,眼窝深陷,整日如同幽魂般在司内巡查,目光扫过每一个书吏,都带着深深的猜忌与恐惧。他试图召集心腹,统一口径,销毁一些过于露骨的证据,但在严御史和陈侍讲如同鹰隼般的目光下,以及林砚那看似不经意、实则精准无比的“业务咨询”下,任何异常的举动都显得格外扎眼。
林砚成为了这场自查风暴中,最忙碌也最引人注目的角色。他不再是那个默默核账的新人,而是以对账目无与伦比的熟悉度和超乎常人的洞察力,成为了稽核小组实际上的核心技术顾问。他不再需要偷偷摸摸地调查,而是可以名正言顺地调阅任何他怀疑的卷宗,质询任何一个经手官吏。
“周郎中,景隆三十八年这笔拨付‘裕泰昌’五十万两的‘紧急采办石料款’,根据工部存档的物料需求清单核算,其石料单价远超当时市价三成,且验收单据仅有都水司主事刘永年(时任)一人签押,并无工部物料库入库记录,此中关节,还请解释。”林砚手持卷宗,语气平静,却字字如刀,当着严御史和陈侍讲的面,直接向周启明发问。
周启明额头冷汗涔涔,强笑道:“这个……年深日久,或许……或许是当时情况紧急,特事特办,价格方面,或是包含了运输、损耗等费用……至于验收,刘侍郎当时深受上官信赖,或是一时疏忽……”
“疏忽?”严御史冷哼一声,声音如同寒冰,“五十万两国帑,一句疏忽便可带过?周郎中,你这度支司的复核之责,又是如何履行的?”
周启明腿肚子都在发颤,几乎站立不稳。
林砚并不给他喘息之机,又拿出一份账目:“还有这笔,正隆二年,由太仓库拨出,名目为‘边军冬衣补贴’,最终亦流入‘裕泰昌’。然据兵部存档,当年边军冬衣主要由山西布政使司统筹采办,并无此项额外拨款。这笔款项,又是从何而来,去往何处?”
一桩桩,一件件,林砚凭借着他数月来暗中调查积累的成果和超越时代的财务分析能力,将那些隐藏在繁琐账目下的黑洞,一个个精准地揭开。许多疑点,连周启明自己都早已遗忘,或者以为做得天衣无缝,此刻却被林砚如同抽丝剥茧般,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压力不仅来自于内部。工部那边,刘永年的日子更加难过。都察院的御史直接进驻都水司,翻查陈年旧档,当年那些虚报工程量、伪造工程验收的勾当,在专业的审视下,破绽百出。与“裕泰昌”的资金往来,更是成为了洗刷不掉的污点。
“裕泰昌”银号那边,胡明达试图转移资产,关闭铺面,准备潜逃。然而,王守哲早已通过关系,让顺天府以“涉嫌非法经营”为由,暂时查封了“裕泰昌”的账目和库房,断了其退路。胡明达本人也被暗中监视,动弹不得。
宫内,那位与胡明达有亲的妃嫔,几次想向皇帝吹枕边风,为自家亲戚开脱,却都被皇帝以“朝政大事,后宫不得干政”为由,冷冷地挡了回去。皇帝的态度已然明确,这更让涉案官员感到绝望。
步步紧逼,铁证如山。周启明和刘永年等人如同落入蛛网的飞虫,越是挣扎,被粘得越紧。他们背后的势力,此刻也陷入了两难。保,风险太大,可能引火烧身;弃,又心有不甘,且担心被弃者反咬一口。
就在这焦灼之际,林砚再次给出了致命一击。
他将张诚提供的关于伪造凭证、核销记录的具体操作细节,以及周启明、刘永年等人私下分赃的比例、方式(虽然张诚所知不全,但足以触目惊心),整理成一份详尽的报告,通过七皇子朱瑾,直接呈送到了皇帝的御案之上!
这份报告,不再是笼统的疑点,而是具体到时间、地点、人物、手段的犯罪事实!尤其是其中提及的,利用国家灾难(黄河决口)中饱私囊的情节,更是深深刺痛了皇帝的神经!
御书房内,皇帝看着那份报告,脸色铁青,久久不语。殿内伺候的太监宫女皆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
“拟旨。”皇帝终于开口,声音冰冷刺骨,“户部度支司郎中周启明,工部右侍郎刘永年,即刻停职,锁拿下狱,交由三司会审!裕泰昌东家胡明达,一并缉拿!涉事一应人等,无论官职大小,严惩不贷!”
雷霆之怒,终于降临!
当身着飞鱼服、手持绣春刀的锦衣卫冲进度支司和工部衙门,当众摘去周启明、刘永年的乌纱帽,套上沉重的枷锁时,整个京城官场都为之震动!
所有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对两个贪官的惩处,更是一个强烈的信号:陛下要对积弊已久的财政系统,动真格的了!而掀起这场风暴的源头,那个年轻的度支司主事林砚,其名号再次响彻朝野,只是这一次,伴随的不再仅仅是“才华”,更有“铁腕”、“狠辣”与“不可招惹”!
站在度支司的院子里,林砚看着周启明如同死狗般被拖走,脸上并无喜色,反而更加凝重。他知道,扳倒周、刘,只是斩断了这棵毒树伸出的两条枝干。真正的树根,还深埋在更黑暗的土壤之中。而接下来的三司会审,将是另一场更加凶险的博弈。
但他无所畏惧。他轻轻抚摸着袖中的算珠,目光坚定地望向皇宫的方向。既然已经出手,便没有回头路。他将在这条肃清吏治、富国强兵的路上,一直走下去,无论前方是万丈深渊,还是……更猛烈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