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越率军行至半途,突闻前方山谷传来金铁交鸣之声。斥候回报,竟是太后暗中派遣的萧烈旧部——五千重甲步兵,凭借山谷天险设伏,阵前还架着数十架“连环弩车”,箭簇如铁雨般封锁了通路。
“是工部秘制的连环弩车!”苏清瑶随军回师,见状蹙眉,“此车需八人合力操控,一次可发射三十支铁箭,射程百丈,寻常盾牌根本抵挡不住。”
林越勒马远眺,只见山谷两侧峭壁林立,重甲步兵手持长盾列成方阵,弩车黑洞洞的箭口对准谷口,如蛰伏的猛兽。“硬冲必伤亡惨重,”他指尖摩挲星核玉佩,目光扫过随军携带的“霹雳雷”——这是镇北军改良的机械火器,以精铁铸壳,内填火药与铁砂,引爆后威力惊人。
“李岩留下的图纸果然有用。”林越眼中闪过锐光,当即下令,“张威,你率两千将士,推着十架霹雳雷,从谷口正面佯攻,吸引弩车火力;其余将士分成两队,携带攀岩器械,从山谷两侧峭壁迂回,炸毁弩车底座!”
军令既下,将士们即刻行动。张威率领士兵推着霹雳雷,缓缓向谷口逼近。“放箭!”伏兵将领一声令下,数十架连环弩车同时发射,铁箭如暴雨倾泻而下。张威大喊:“举盾!推进!”士兵们撑起加厚的精铁盾,箭簇撞在盾牌上叮当作响,火星四溅。
趁着正面牵制,两侧将士手脚并用,借助铁钩与绳索,在峭壁上快速攀爬。他们身背小型炸药包,动作迅捷如猿猴,很快便抵达山谷中段,正对着弩车后方。
“点火!”一名小校一声令下,将士们点燃炸药包引线,奋力掷向弩车底座。“轰隆!轰隆!”连续几声巨响,炸药包炸开,弩车的精铁支架瞬间断裂,车轮崩飞,好几架弩车直接翻倒,箭簇散落一地。
伏兵见状大乱,将领怒吼着要重整阵型,却见谷口的霹雳雷已推进至射程之内。“引爆!”张威挥刀下令,士兵们拉动引线,十架霹雳雷同时炸开,火光冲天,铁砂四散飞溅,重甲步兵的方阵被撕开一个个缺口,士兵们惨叫着倒下。
“冲进去!”林越一夹马腹,龙纹长枪化作金蓝闪电,率先杀入阵中。长枪横扫,重甲士兵的盾牌被轻易击碎,甲胄更是不堪一击。两侧迂回的将士也杀了下来,与正面大军两面夹击,伏兵腹背受敌,很快便溃不成军。
打扫战场时,士兵们从伏兵将领身上搜出一封密信,竟是太后亲笔所写,命其“就地斩杀林越,护送赵珏复位”。林越看完书信,冷笑一声:“太后执迷不悟,看来京城之事,需彻底了断。”
大军继续前行,途中又遭遇几波小规模伏击,皆凭借改良的机械火器与战术轻松化解。行至距京城三十里的望京城时,林越收到白子画急报:匈奴残部联合西域小国,集结两万兵马,再度突袭雁门关,苏清瑶已率轻骑驰援,请求林越速派援军。
“内忧外患,终究还是凑到了一起。”林越揉了揉眉心,即刻做出决断:“张威,你率一万大军,携带剩余的霹雳雷与连环弩车,星夜驰援雁门关,务必协助白前辈与苏姑娘守住边境;我率五千精锐,轻装疾进,先入京城稳定朝局!”
五千精锐换上轻便甲胄,快马加鞭向京城赶去。此时的京城,已陷入半混乱状态:太后关闭宫门,拥立赵珏为“监国”,四处散布“林越通敌匈奴”的谣言,京畿军内部分裂,部分将士听从太后号令,部分则坚守宫门,拒绝参与宫变。
林越率军抵达城下时,城门紧闭,城楼上的守军手持弓箭,高声喊道:“奉太后懿旨,林越通敌叛国,不准入城!”
林越勒马抬头,取出那封赵珏与匈奴勾结的密信,高声道:“将士们!通敌叛国者是赵珏!这是他与匈奴的密信为证!太后被奸人蒙蔽,拥立逆子,尔等若助纣为虐,便是千古罪人!”
说罢,他挥手示意,将士们将密信的副本系在箭上,射向城楼。守军捡起副本传阅,见状纷纷动摇——密信上的字迹与印章确凿无疑,由不得他们不信。
“打开城门!”城楼上一名校尉高声喊道,他本是林靖远旧部,见状即刻带领亲信,砍断城门吊索。“轰隆”一声,城门缓缓打开,林越率军疾驰而入。
宫门外,太后与赵珏正率领数千禁军列阵,赵珏身着龙袍,面目狰狞:“林越!你擅闯京城,谋逆作乱,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林越冷笑,翻身下马,手中长枪直指赵珏:“僭越帝位,勾结外敌,你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今日我便替天行道,清剿宫廷逆党!”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宫中突然传来消息:先帝病情好转,已在太监搀扶下,前往太和殿召见百官。太后与赵珏脸色骤变,他们万万没想到,先帝竟会在此时苏醒。
林越眼中闪过一丝转机,高声道:“先帝苏醒,正是天意!尔等若即刻放下兵器,可既往不咎!若执意顽抗,休怪我手下无情!”
禁军将士见状,纷纷放下兵器——先帝尚在,太后与赵珏的“监国”之名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如今真相大白,谁也不愿再为逆党卖命。赵珏见大势已去,转身欲逃,却被林越一枪掷中腿部,跪倒在地。太后瘫坐在轿中,面如死灰。
林越率军进入皇宫,直奔太和殿。殿内,先帝端坐龙椅,面色虽苍白,却目光清明。百官分列两侧,见到林越进来,纷纷躬身行礼。
“林将军,”先帝声音沙哑,却带着威严,“你护驾有功,平定内乱,击退外敌,朕封你为镇国大将军,总领天下兵马,即刻前往漠北,彻底肃清匈奴余孽!”
“臣,领旨!”林越单膝跪地,心中清楚,这并非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京城的乱局虽平,但漠北的烽火仍燃,机械火器的威力已初显,未来的战场,终将是铁甲与智慧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