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四年春,辽东大捷的硝烟尚未散尽,高句丽遗民内迁同化的浩大工程刚刚启动,靖难帝刘据的目光已投向更远的东方——卫氏朝鲜!
他深知,辽东新附,根基未稳,若要东征朝鲜,必先稳固后方,将辽东打造成坚实的跳板和后勤基地!
一场规模空前的辽东开发与移民计划,在刘据的主持下,于未央宫雷霆出台!
新政核心:
命脉工程:驰道贯通!“传朕旨意!”刘据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着将作大匠!会同少府!工部!及沿途郡守!”
“征发民夫!调集材木!石料!”“自长安!出函谷!经洛阳!渡黄河!穿燕山!过右北平!辽西!辽东郡城!直至鸭绿水(鸭绿江)畔!”“修筑驰道!”“此道!乃帝国命脉!”“关乎辽东开发!东征大业!”“工期限定!”“最迟今年入冬之前!”“必须全线贯通!”
“凡延误工期者!斩!”“凡偷工减料者!斩!”“凡克扣民夫钱粮者!斩!”“务必将此道修得宽十丈!平如砥!坚如铁!”“可容驷马并驰!车驾如飞!”“成为沟通关中与辽东之钢铁动脉!”
刘据深知,一条高标准、高效率的驰道,是控制辽东、保障后勤、快速调兵的生命线!工期之紧,要求之高,惩罚之严,前所未有!
移民实边:二十万户!“再传旨!”刘据目光如炬,扫视阶下掌管民政的重臣,“着丞相府!会同大司农!少府!及各郡国!”
“拟定辽东移民方略!”“目标!”“二十万户!”(约百万人口!)“来源!”“关中!三辅!河北!河南!巴蜀!凡地狭人稠!或遭灾流离之民!”“皆可应募!”
“时间!”“开春即行动员!”“夏收之后!即刻启程!”“最迟年底之前!”“必须全部抵达辽东指定安置点!”“安置原则!”“一、授田!”“凡应募移民!每户授良田百亩!”“荒地加倍!”“永为己业!”“免赋税三年!”“二、赐宅!”“由官府统一规划!建造屋舍!”“每户赐标准宅院一座!”“三、赐牛!”“每户赐耕牛一头!”“或折价赐钱!”“四、赐爵!”“凡应募移民!户主赐公士爵位!”“有军功者!另赏!”“五、保障!”“沿途郡县!备足粮草!医药!车马!”“选派精兵!沿途护送!”
“抵达辽东!由赵充国部!分发农具!种子!口粮!”“助其安家!”“六、组织!”“移民!以百户为一屯!设屯长!”“千户为一里!设里正!”
“皆由官府指派干吏或移民中德高望重者担任!”“负责组织生产!维持秩序!”“此乃国策!”“关乎辽东长治久安!东征成败!”
“诸卿!务必戮力同心!”“务必办妥!”“若有懈怠!推诿!致生事端者!”“严惩不贷!”
刘据深知,移民实边是巩固辽东的根本!二十万户,百万人口!这是何等庞大的工程!他给出了极其优厚的条件和严厉的保障措施,势在必行!
宣布完辽东开发移民新政,刘据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他环视阶下肃立的文武重臣,尤其是大将军霍光、兵部尚书(暂代)李息等军方首脑,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
“辽东!乃东征卫氏朝鲜之跳板!”
“卫满窃据箕子故地!僭越称王!勾结匈奴!屡犯我辽东!”
“此乃心腹之患!”
“不可不除!”
“朕意已决!”
“最迟靖难六年初春!”
“发兵东征!”
“一举荡平卫氏朝鲜!”
“犁庭扫穴!”
“永绝后患!”
“还后世一个安稳之朝鲜半岛!”刘据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和对未来的深远期许!
他随即部署了初步的东征方略:
兵力部署:“以辽东为基地!”“集结精兵二十万!”“其中!步卒十五万!骑兵五万!”“分三路进击!”“北路!出长白山!直扑其王险城(平壤)!”“南路!沿海而进!水陆并进!”“中路!为主力!沿大同江河谷!直捣黄龙!”
后勤保障:“以新修驰道!及辽东屯田!为依托!”“于鸭绿水东岸!设立三大转运粮仓!”“储备军粮百万石!”“征调民夫三十万!车马十万!负责转运!”
水师配合:“命楼船将军!集结胶东!辽东水师!”“战船五百艘!水卒五万!”“负责封锁海路!运送兵员!粮秣!配合南路登陆!”
情报与外交:“着绣衣使者!及辽东斥候!深入朝鲜腹地!”“绘制详图!探查军情!离间其部族!”“遣使通告辰韩!马韩!弁韩等半岛南部诸部!”“晓以利害!令其勿助卫氏!”“若肯归附!战后必有封赏!”
统帅人选:“东征大元帅!”“仍由东北道行军大总管赵充国担任!”“总揽全局!”“监军!”“仍由皇子刘进担任!”“历练军务!襄赞军机!”
“诸卿!”刘据最后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响彻大殿,“此乃靖难六年之国策大计!”
“辽东开发!移民!驰道!乃东征之基石!”
“务必如期完成!”
“东征之役!乃廓清东陲!永固边疆之一战!”
“只许成功!”
“不许失败!”
“望诸卿!各司其职!戮力同心!”
“为我大汉!开万世太平!”
“钦此!”
刘据的旨意,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巨浪!一道道诏书如同雪片般飞出未央宫,传遍帝国!
驰道工程: 将作大匠府、少府、工部、沿途郡守衙门瞬间高速运转!征发民夫的命令下达!无数青壮被集结!木材、石料从各地调运!测量、规划、施工全面铺开!
从长安到鸭绿江,数千里的土地上,一条象征着帝国意志的钢铁动脉,开始艰难而坚定地向前延伸!沿途旌旗招展,号子震天,尘土飞扬!
监工官吏手持皮鞭,日夜督工!稍有懈怠,鞭笞立至!工期紧,任务重,压力如山!但无人敢懈怠!皇帝的“斩”字令,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
移民动员: 丞相府、大司农、少府及各郡国衙门灯火通明!招募榜文贴遍城乡!
“授田百亩!赐宅赐牛!赐爵免赋!”的巨大诱惑,如同磁石般吸引着无数关中、河北、河南、巴蜀等地地狭人稠或遭灾流离的百姓!
报名点人山人海!官吏们登记造册,发放凭证,组织编队!同时,辽东郡守府开始规划安置点,调集农具种子,准备迎接移民浪潮!一场百万人口的大迁徙,即将在夏收后拉开序幕!
东征准备: 大将军府、兵部、太仆寺(掌管马政)、大司农(掌管粮草)高速运转!兵员名册被调阅,精锐部队开始向辽东集结!
战马被挑选,粮草被筹集,军械被打造!楼船将军府在胶东、辽东沿海集结水师,修造战船,训练水卒!
绣衣使者如同幽灵般潜入朝鲜半岛,刺探军情,绘制地图,散布流言!整个帝国,如同一架精密的战争机器,在刘据的意志驱动下,全速运转起来!
目标直指靖难六年初春!直指卫氏朝鲜的王城——王险城!
靖难四年的春天,注定不平静。辽东的冻土开始解冻,而一场改变东亚格局的风暴,正在帝国的腹地酝酿。驰道的烟尘、移民的喧嚣、军队的调动、水师的帆影……交织成一曲雄浑的战前交响!
刘据站在未央宫的高台之上,目光穿越千山万水,投向那片即将被战火洗礼的土地。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荡平朝鲜,永绝后患!为后世,打下一个安稳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