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华直接报出了大致数字,他不怕厂里的人嫉妒,反正这些钱他是打算捐出去的。
“一万……一万二?这么多?”李梅和张凤霞被吓了一跳。
这年头,家里能存下一百块就是有钱人了,存一千块那就是大户人家了,一万块她们想都不敢想。
厂里的杨厂长恐怕也没这么多存款吧。
同时她们心里也有些羡慕,早知道易中海这么有钱,按照李元华这个程度,她们多来几次也愿意,只要十分之一就够了。
“行了,你们别羡慕了,这些钱我要捐掉,也不会给你们!”
“捐!捐了?元华你没搞错吧?”
听到李元华要把钱捐掉,两人既佩服又惊讶,张大了嘴。
你说你要用了也就算了,可偏偏要捐掉,虽然不是她们的钱,她们也觉得心疼。
李元华无所谓地翻了个白眼:“易中海和贾东旭的钱我拿着烫手,自己用不上,不如捐了!”
没等两人说话,李元华拿着钱转身就往外走:“我先去救济站,这儿就交给你们了!”
“李医生刚才说啥?”等李元华走远后,李梅才反应过来。
“救济站!”张凤霞一脸敬佩地回答。
……
救济站是专门为受灾群众设立的,是组织上搭建的。
里面人很多,各种气味混杂,李元华闻着这些气味并不觉得难受,反而心里有点儿难过。
这些都是受灾的农民,没错,受灾的永远都是老百姓。
救济站的帐篷是用棉布搭的,里面并不暖和,但人多,呼出的气也多,也就不觉得冷了。
他走进去,周围的人有的好奇地看着他,有的则显得麻木,表情各不相同。
强忍着心中的不适,李元华找到一个工作人员:“请问,谁是这儿的负责人?”
“嘿,你好,我是这儿管事的赵彩凤,你找**啥呢?”一个大概三十岁、精神挺好但脸上带着点儿愁容的女人走了过来。
“赵主任,我是来捐点钱的。”李元华笑着,开门见山地说。
“捐款?”赵彩凤愣了一下,随即乐呵呵地说,“小伙子,谢谢你!不瞒你说,上头给的钱少得可怜,要不是我省着点儿花,这冬天都难熬过去。”
“咱进去聊吧!”赵彩凤领着李元华走进了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屋。
“小伙子,你还没告诉我你叫啥名儿呢?”赵彩凤给李元华倒了杯热水,笑眯眯地说。
“我叫李元华。”
“你就是李元华?”赵彩凤又是一愣,仔细打量起他来。
“这儿的人都知道了这事!”李元华并不惊讶,毕竟这救助站是附近几个街道一起办的,离南锣鼓巷也不远,知道这事也不奇怪。
“听说了点儿!没想到你们那儿的易中海是这种人!我之前也听说过他,没想到他是这么个玩意儿!”赵彩凤气呼呼地说。
“赵主任,别提那些不开心的事了!这是我要捐的钱!”李元华从背包里掏出一叠厚厚的钞票,放在桌子上。
赵彩凤看着桌上的钱,眼睛都直了。
旁边的一个大姐正在记录捐款金额,表情也跟赵彩凤差不多。
一张张百元大钞,整整1.2万,摆在桌子上,除了水壶,全是钱。
这视觉冲击力太大了,赵彩凤都惊呆了,估计上头的人来了也得震惊。
过了好一会儿,赵彩凤才缓过神来,小心翼翼地问:“建……元华,这些都捐了?”
“都捐了,您放心,这些钱来路绝对正当。”李元华一脸坚定。
“那……这些钱是多少?”旁边记录的大姐颤抖着问。
“一万二。”李元华回答。
嘶!
赵彩凤和大姐又深吸了一口气,李元华一下子捐这么多钱,他家得多有钱!
难道他家是富豪?不对不对!
“元华,这钱你还是说清楚点儿吧,不然赵姨拿着心里不踏实!”
李元华把易中海赔偿的事说了一遍。
听完后,赵彩凤才松了口气,“还好还好,差点儿把我吓死!”
赵彩凤拍了拍胸口,心里为易中海等人默哀,也开始重新审视李元华。
她没想到眼前这个看起来挺文静的小伙子,竟然这么狠,从易中海那儿要到了这么多钱。
拿到钱后又毫不犹豫地全捐了出去,这李元华真是个能人,将来肯定比他老子李峰强。
“行,元华,这钱的事解释清楚了,赵姨我就放心了。”
“赵姨,救助站还缺啥不?”李元华交代完钱的来路后,又问。
“唉,啥都缺,之前没办法,现在有了你的资助,赵姨一定会好好用这笔钱。”赵彩凤精神了不少,脸上的愁容也消失了。
李元华点了点头,“赵姨,那我就先走了,有事你去四合院找我,能帮的我一定帮。”
“好,赵姨知道了,元华,你是个好孩子!”
赵彩凤越看越喜欢,跟丈母娘看女婿似的。
“主任,大事不妙!有人晕倒了!”一个小姑娘急匆匆地闯了进来,神色慌张。
紧接着,她的表情瞬间由紧张转为惊愕。
“主任,您在这儿守着吧,我去看看。
我现在可是轧钢厂的医生,看病可是我的拿手好戏,正好趁机把钱存了!”李元华说道。
赵彩凤点了点头,“小周,你带元华去,翠霞,你去银行叫他们派人过来,我就在这儿守着。”她对屋里的两人吩咐道。
小周就是那个慌慌张张的小姑娘,翠霞是负责记录的大姐。
赵彩凤安排妥当后,翠霞立刻放下笔,飞奔了出去。
小周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带着李元华往外走。
在救助站的帐篷里,一个人已经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旁边站着一位满脸焦急的妇女。
“当家的!当家的!你可千万别有事!”
李元华拨开人群,大步走了进去,大声说道:“我是医生,你先别哭了。”
“医生,你一定要救救我家当家的!”妇女说着便跪了下来,哭喊着。
“行,行,你先起来。”李元华说着,一只手搭在男人的脉搏上,又摸了摸他的额头,这才松了口气。
“没事!就是感冒!我先给他扎几针,等会儿让救济站给他熬点中药喝就行了!”
“谢谢医生!谢谢医生!”妇女感激不尽,心中的大石总算落地。
李元华拿出银针,撩开男人的衣服,露出胸口,迅速找准穴位,将一根根银针扎进他的身体。
他的动作快如闪电,大家还没看清,病人身上已经布满了银针。
一个多小时后,李元华结束了治疗,收回了银针。
“好了!中药的事你不用担心,我会跟赵主任说的!”
他没有叮嘱病人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这儿的人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还讲究那么多干啥。
看了看时间,天色还早,他环顾四周,温和地说道:“各位,今天我休息,干脆在这儿给你们看看吧!”
众人一听,原本麻木的表情中露出一丝波动,“谢谢医生!”
李元华见找不到桌子,索性盘腿坐下,沉声说道:
“各位,今天我给大家看看,没事的就说下一位,有事的就叫一声,但请大家排好队。”
“元华!赵姨没看错你,真是个有善心的好人,跟你爹一样!我在这看着,都给我排好队!”赵彩凤走过来先夸了李元华一句,接着大声说道。
李元华给赵彩凤使了个眼色,意思是你不是在那儿收钱吗?
赵彩凤回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李元华心里暗暗点头,心想赵主任应该已经把钱藏好了。
赵主任在这儿很有威望,他一说话,原本躁动的人群立刻安静了下来。
“现在所有人按这个座位,从第一排开始,依次从左到右来!”赵彩凤紧接着安排。
第一个人很快就走了过来,皮肤黝黑,脸色蜡黄,看起来有些清醒,声音虚弱。
“医生,谢谢您!”
“不用谢!”李元华微微一笑,伸手搭在他手腕上,片刻后又放开了。
“没什么事,你很健康!下一个!”李元华大声喊道。
那人听后暗自松了口气,他是逃荒过来的,无依无靠,本就寄人篱下,要是再生病,他都不好意思。
听到李元华喊下一位,第二个人连忙跟上。
“你也没事,回去吧!”把完脉,李元华再次微笑着说。
这笑容是为了让大家放松点儿。
“下一个!”
……
时间过得飞快,等最后一个人看完,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李元华伸了个懒腰,赵主任赶忙走上前,一脸担忧地问:“元华,你没事吧?累坏了吧?”
“没事!赵姨!”李元华随口答道。
既然你叫我赵姨了,那我自然得顺着来,多个当官的亲戚,对我肯定没坏处。
“这些人真的没事吧?你可别瞒着我!”两人刚走出救助棚,里面就传来震耳欲聋的感谢声。
“谢谢李医生!”
李元华回头一看,那些人满脸真诚,跪在地上,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
“各位,快起来!别这样!小事一桩!”
“你们这里面有的人都能当我爷爷了,别这样,会折煞我的!”
“李医生,我们这些人都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能给的,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感谢,希望你别介意。
我们看得出来,你是真的不嫌弃我们。”
人群中有人开口,正是之前那个病人。
李元华眼眶微微泛红,见大家坚持,叹了口气。
“行了,谢意我收下了,以后咱们说好,不准再这样了!”
“各位,起来吧!还要我请你们起来吗?你们这样,我都羡慕了!”赵彩凤打趣道。
“哈哈!赵主任要是真想,我们给您磕一个又有何妨!”
人群中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比李元华刚来的时候好多了。
李元华看得出来,他们是真的开心,好像心里压着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
“你把救助站建在大棚里,不是为了安抚大家吧?没骗赵姨吧?”两人走出大棚,赵彩霞担心地问。
李元华轻轻摇了摇头:“大部分都没问题,就是营养跟不上。”
“那就好!那就好!”赵彩凤终于松了口气。
灾荒年,难民聚集最怕的就是生病,一旦有人病了,就会引发一连串的问题,她怎么能不担心呢?
原本赵彩凤还打算找个医生过来给这些人看看,但因为资金不够一直拖着没办成。
今天李元华送来捐款,她本来打算明天就请个医生,没想到李元华自己就把事情解决了。
现在赵主任对李元华的印象好得不得了。
有善心、身手好、会医术、长得帅,还在轧钢厂上班,这条件简直太好了,赵彩霞暗自打算,得给李元华介绍个对象。
“赵姨!这几天如果可以的话,给他们每天熬一锅治伤寒感冒的中药,预防一下,四九城的天气太冷了!”
“这些人聚在一起,可不能出事!”李元华神情严肃地说。
赵主任点了点头:“放心吧!元华,我知道。”
看了看天色,李元华开口要走:“赵姨,天不早了,我得去接我妹妹了!”
“去吧!”
李元华离开救助站后一路狂奔,转眼就没了踪影。
就在他走后不久,一个身影也出现了,她四处张望,见找不到李元华的身影,不禁皱了皱眉,小声嘟囔着,语气里满是失落。
“人呢?怎么就不见了?只能下次再认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