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镇的清晨总是带着几分湿冷的雾气,街巷间飘散着稀薄的炊烟。平民百姓的日子难过,多数人家只得早上吃得好些,中午便尽量不吃了,省下一餐是一餐。市集上的买卖也因这光景显得冷清,唯独几家食铺门前尚有些人气。
这日早市方过,季知棠正收拾着店铺门面,将昨日洗净的碗筷一一摆齐。她这店铺不大,却收拾得干净利落,几张木桌擦得发亮。季知棠揉了揉微酸的腰肢,望着门外稀疏的人影,心下盘算着今日要准备的食材。
正当她思量间,一个粗壮的身影出现在店门前,遮去了大半光线。
“二舅?”季知棠抬头,见是胡豆,忙放下手中的抹布,“您怎么得空来了?”
胡豆脸上堆着笑,一双粗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方才迈进店来。“棠姐儿啊,我这不就是来谢你了吗!”他声音洪亮,震得店堂里嗡嗡作响。
季知棠引他坐下,斟了一碗粗茶推过去。胡豆也不客气,一口饮了半碗,方说道:“多亏了你出的主意,让我那鸡肉摊早早和镇上几家酒楼签了长期供应的单子。如今订单多了,生意也稳当了。”
“那是二舅手艺好,鸡肉新鲜,人家才肯长期合作。”季知棠笑道。
胡豆摆摆手,面上却掩不住得意之色。“不瞒你说,最近也有好几家学着这般做,也想找酒楼签单。好在咱们抢了先,镇上的大单子都已握在手中,名声也打出去了,他们抢不走生意。”
他为胡家高兴,却见胡豆笑容微敛,粗眉拧起,似是还有话说。
“二舅可是还有别的事?”
胡豆搓了搓手,压低声音道:“实不相瞒,今日来,是为了鸡架的事情。如今订单多了,鸡头、鸡爪、鸡脖、鸡架也多出不少。我担心你这里收不下这许多,若是不行,我那边就得收敛些,毕竟这些零碎单独不好卖。”
季知棠闻言,心下飞快盘算起来。鸡头、鸡爪、鸡脖这些做成卤味,定价便宜,向来供不应求,完全可以收下。只是鸡架却有些难办——拌鸡架每日做得不多不少,刚刚够卖,若是再多,就得另想法子了。
然而转念一想,店铺近来生意渐好,也确实该添些新花样。她前世做过美食栏目编导,见识过二十一世纪天南地北的小吃,难道还琢磨不出几样鸡架的做法?
“二舅放心,尽管送来便是。”季知棠自信应下,“有多少我要多少。”
胡豆闻言,顿时眉开眼笑,连连称谢,又喝了一碗茶,方才欢天喜地地去了。
送走胡豆,季知棠便琢磨起来。现有卤菜、卤肉卷、小菜面,都是镇上市民买得起的实惠吃食。若要添新花样,须得既便宜又美味,方能迎合这光景下的需求。
她忽然想起现代几乎每个夜市都有的炸鸡锁骨,若是改良成炸鸡架,想必也能受欢迎。炸货不能只有荤的,还得配上些素的,藕片、茄片便是极好的选择,原料便宜,外面裹上面糊,炸出来又脆又香。
主意既定,季知棠便在店铺打烊后开始试菜。
她先将鸡架斩成小块,放入大盆中。加入盐、姜末、少许黄酒、花椒粉和一把翠绿的葱花,用手细细抓匀腌制。接着舀出面粉,加入适量清水调成浓稠均匀、能挂住勺子的面糊。
藕去皮切成均匀的薄片,茄子也切成厚片,同样用盐、少许五香粉简单调味。然后将藕片、茄子片也倒入面糊盆中,用长筷轻轻翻拌,确保每一片都均匀地裹上了一层雪白的“外衣”。
锅中倒入足量的素油——这是成本的大头,季知棠看着油量,心下微疼。灶下烧旺火,待油面微微泛起细密的青烟,她用筷子尖蘸一点面糊滴入锅中,面糊“滋啦”一声迅速膨胀浮起,颜色变成浅黄。
“火候到了!”季知棠屏息凝神,用长竹筷夹起裹好糊的鸡架块,小心地沿着锅边滑入热油中。
“滋啦——哗!”
油花瞬间欢腾跳跃!浓郁的油炸香气霸道地升腾而起,很快弥漫了整个厨房,又窜出门缝,飘向街巷。鸡架块在滚油中迅速定型,表面鼓起细密的小泡,颜色由白转黄。季知棠用长筷轻轻翻动,确保受热均匀。待鸡架块炸至通体金黄,便捞出沥油。
藕片、茄子片也依次下锅,经历同样的高温洗礼。第一遍炸制完成,所有食材都已熟透定型,外皮微脆。
但这还不够!季知棠将灶火调小,待油温稍稍回落,又将所有炸物分批倒入锅中复炸!这一次,油花不再那么猛烈,但食材在温油中发出细密的“噼啪”声,颜色迅速加深,变成诱人的金棕色,表皮也变得无比酥脆!捞出控油,滚烫的炸物散发着勾魂摄魄的焦香。
季知棠趁热,将一小部分炸物分别撒上茱萸粉和椒盐粉,装在小碟里。她先尝了一块复炸后的鸡架。入口是惊人的酥脆!“咔嚓”一声轻响后,是内部鸡肉的软嫩和骨边筋膜特有的嚼劲,混合着腌料和面糊的咸香,茱萸粉带来的微辣刺激着味蕾,越嚼越香!
“若是腌制时间再长些,必定更加入味。”她自言自语道,但对这初试的口感已相当满意。
“阿姐!好香啊!”妹妹季知蘅清脆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她和何氏采购回来了,小鼻子使劲吸着空气中陌生的、霸道的油炸香气,眼睛亮得像星星。
母亲何氏也一脸惊奇地看着灶台上金灿灿的炸物:“这…这是新小吃?”
“嗯!快尝尝!”季知棠将小碟递过去。
何氏和季知蘅各拿起一块撒了椒盐的炸鸡架。鸡架被斩成寸段,复炸后骨头都已酥脆可嚼。一口下去,外皮酥得掉渣,内里的肉紧实焦香,椒盐的咸鲜恰到好处地衬托出肉香!
“太好吃了!”季知蘅吃得眉开眼笑,又伸手去拿藕片。薄脆的藕片带着清甜,外酥里嫩;茄子片吸饱了油脂的香气,撒上茱萸粉,风味独特!
“真香!又脆又香!”何氏也连连点头,对女儿的手艺充满了信心,“这要是拿出去卖,定会受欢迎。”
季知棠见状,心中大定。她立刻将剩下的鸡架块全部调味腌制好。藕片和茄子片则洗净切好备用。然后将所有需要裹糊的食材,都均匀地裹上面糊,完成了第一遍炸制定型,变成半成品,晾凉后放到盆中。这样明日有人点炸物时,只需快速复炸即可,省时省力。
晚饭时分,季知棠特意将新炸好的鸡架、藕片、茄子拼了一大盘端上桌。弟弟季知舟从学堂回来,一进门就被这香气吸引。
“阿姐,这是何物?香得紧!”他放下包,好奇地凑过来。
季知棠笑着递给他一双筷子:“新试的小吃,尝尝看。”
“季知舟夹起一块鸡架,细细品尝后,沉稳的脸上露出赞叹:“阿姐,这个好!香酥入味,嗦勒起来有滋有味,既解馋又能咂摸滋味,想必很受欢迎。”
家人的肯定,如同给季知棠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她计算了下成本,素炸的茄子、藕片成本约2文,鸡架一份成本约4文。斟酌片刻,她确定了定价:
“素炸(藕片\/茄片):4文”
“荤素双拼炸物:8文”
“炸鸡架:10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