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的山路被月音珠的微光与晨雾交织笼罩,孩子们背着装满月音湖收获的行囊,脚步轻快。灵鹿们口中衔着的小月音珠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偶尔滴落的月华灵液落在路边的野草上,让野草瞬间泛起淡淡的银光。阿羽将星月共鸣石系在手腕,走几步就敲击一下,月音与星音交织的旋律在山间回荡,引得晨鸟跟着啼鸣应和。
行至月华山脉的“月溪驿站”时,孩子们特意停下休息。驿站老板是位独居的老婆婆,看到孩子们身上泛着月光的披风,好奇地迎了上来。青禾拿出月音流光带系在老婆婆手腕上,当“月音莲歌”的旋律响起时,老婆婆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这声音像我年轻时在月下听到的歌谣!”妞妞赶紧递上月华信纸和灵植笔,教老婆婆写下对远方孙子的思念,字迹在晨光下泛着柔和的月光,老婆婆握着信纸,眼眶湿润:“等孙子回来,他一定能看到我写的话。”
离开驿站前,孩子们将一盏迷你月音莲灯送给老婆婆,“夜晚点亮它,就像有月光陪着您。”老婆婆感动得连连道谢,站在驿站门口挥手送别,直到孩子们的身影消失在晨雾中。阿鳞回头望了一眼,看到老婆婆正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月音流光带,嘴角带着微笑,心中满是温暖。
傍晚时分,孩子们终于回到同心谷。谷口早已挤满了等候的两界居民,手作馆的老者拄着拐杖站在最前面,看到孩子们回来,激动地走上前。小石头立即拿出准备好的月音莲灯,点燃灯芯后,柔和的月光与“月音莲歌”的旋律同时绽放,老者闭上眼睛,感受着灵音的温柔,泪水顺着眼角滑落:“多少年了,又听到这样温暖的声音,谢谢孩子们。”
第二天一早,更新灵音地图的工作便热闹地展开。青禾在地图月华山脉的位置画出月音湖的轮廓,用月音珠粉末混合银白色颜料,让湖水面泛着流动的光泽,还在湖岸旁画上刚种下的梦音花种小标记;阿羽将记录“月音莲歌”的月忆花花瓣嵌在湖中心,周围镶嵌一圈月光晶碎粒,“触摸时不仅能听到灵音,还能看到月音莲绽放的迷你幻境!”
小石头与阿鳞的细节创作充满巧思。小石头用月音珠雕刻出“月音莲”“月灵鱼”的迷你模型,粘在地图边缘,用灵植丝线连接到月音湖标记,丝线上串着细小的月见草花瓣,风一吹就发出“沙沙”的轻响;阿鳞则将星月共鸣石磨成薄片,贴在地图角落,上面用灵晶粉末勾勒出月音湖与星音崖遥相呼应的图案,“让星月灵音在地图上永远相伴。”
地图更新完成的那一刻,同心谷广场响起热烈的欢呼。触摸月音湖标记,“月音莲歌”的旋律与星音崖的星河交响曲相互交织,月忆花花瓣投影出月音湖的幻境——湖底的巨型月音莲、游动的月灵鱼、岸边的月见草,画面温柔动人。陈渊看着地图上星月相映的景象,感慨道:“灵音地图不仅记录着两界的秘境,更记录着孩子们用真心传递的温暖。”
为了让更多人体会月音手作的奇妙,孩子们在两界手作馆举办了“月韵手作展”。月音流光带、月华信纸、星月共鸣石整齐地摆放在展台上,月音莲灯在角落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孩子们轮流讲解每一件手作背后的故事,当一位人间妇人用月华信纸写下对患病丈夫的祝福时,字迹泛着的月光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夜幕降临,同心谷广场的灵晶灯与灵音地图的微光交相辉映。孩子们围坐在地图旁,看着居民们拿着月音手作相互分享,脸上满是满足。青禾轻声说:“月音湖的温柔,星音崖的璀璨,都是两界共生最美好的模样。”阿羽扇动翅膀,将一片月见草花瓣吹向空中,花瓣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与灵音地图上的星月灵音共鸣,仿佛在诉说着两界永不落幕的温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