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为突破至练气九层,戊土煞罡壮大凝练,肉身对元磁环境的适应性也大幅提升。杨凡站在废弃洞府的入口,感受着体内久违的充沛力量与勃勃生机,心中那份因长期困守和资源匮乏而产生的阴郁,被冲散了不少。
他最后检查了一遍自身状态与储物戒。下品灵石尚有二千余,中品灵石未动,这是最后的底蕴。丹药已然耗尽,符箓存量尚可,法器虽多数灵性未复,但厚土碑与重新祭炼过的玄龟盾(灵性恢复至五成)已可堪一用。最重要的,是那枚仅存的定基符,以及脑海中关于《元磁炼体术》和附近区域的记忆。
“该出发了。”他不再留恋这处提供了短暂庇护的洞府。定基符的效力不知还能维持多久,他必须在其失效前,找到新的出路或机缘。
他悄然离开洞府,再次踏入那片永恒的昏沉与死寂。突破后的神识更为敏锐,能清晰地捕捉到空气中游离的、稀薄却无处不在的湮灭元磁,以及更远处一些隐晦的能量波动。肉身对环境的排斥感大大降低,灵力运转虽仍有滞涩,但已不影响正常施法。
他选定了一个方向,那是之前探索元磁节点时,隐约感知到的一处不同寻常的能量汇聚点,似乎并非天然形成的元磁节点,更像是有规律的建筑或禁制残留。
缩地成寸施展开来,速度比之前快了三成不止,身形在嶙峋的黑色怪石间几个闪烁,便已远去。他刻意避开了之前那个熟悉的元磁节点,那里给他留下了太过凶险的记忆。
前行约百里,地势开始发生变化。黑色的荒原逐渐被一种暗红色的、如同凝固血液般的砂砾取代,空气中弥漫的衰败意蕴中,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与煞气。这里的元磁之力似乎也带着一种躁动不安的特性。
杨凡更加小心,神识如同最精细的雷达,不断扫描着前方。忽然,他身形一顿,停在了一片巨大的、倾斜的暗红色石壁前。
石壁高达数十丈,表面布满了风蚀的痕迹,但在那斑驳的痕迹之下,隐约可见一些巨大而规整的线条轮廓,以及一些早已模糊、却仍能感受到其曾经不凡的浮雕痕迹。那是一座建筑的残骸,大半部分似乎都已埋入了暗红色的砂砾之下,只露出这断壁残垣。
而在那石壁底部,一个幽深的、如同巨兽之口的洞窟赫然在目。洞窟边缘光滑,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痕迹,洞口处萦绕着一股比周围更浓郁、也更凝练的元磁之力,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阻止着砂砾和影瘴的侵入。
“遗迹!真正的上古遗迹!”杨凡心中震动。这绝非之前那个简陋的临时洞府可比,从这残存的气势来看,此地昔日必定非同小可。
他仔细观察洞口那层元磁屏障。屏障的能量流转带着一种古老而玄奥的韵律,虽然同样暴烈,却比自然形成的元磁节点多了几分秩序感。这更像是一种守护禁制,历经无尽岁月,依旧在自行运转。
他尝试着靠近。距离洞口十丈时,那元磁屏障便传来一股强大的排斥力,同时干扰着他体内的灵力。若在突破前,他恐怕难以接近五丈之内。但现在,他运转《元磁炼体术》,戊土煞罡微微流转,竟将那排斥力抵消了大半,稳稳地站在了洞口前方。
“果然,实力提升,才能接触到更深层的秘密。”他心中明悟。
他没有贸然闯入。神识尝试探入洞内,却被那层元磁屏障牢牢阻挡,只能模糊感应到内部空间似乎极大,且存在着多股强弱不一的能量反应,有的死寂,有的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活性。
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绕着这露出地面的残骸走了一圈,除了这个主洞口,并未发现其他明显的入口。倒是在一处被砂砾半掩的角落,他发现了几具早已风化得只剩骨架的遗骸。骸骨呈暗金色,质地紧密,显然生前修为不凡,但骨骼上布满了细密的裂痕,仿佛被巨力碾碎。旁边还散落着一些彻底失去灵光的法器碎片。
“看来,此地并非善地,曾有强者陨落于此。”杨凡眼神凝重。他仔细检查了这些骸骨和碎片,未能找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最终,他的目光再次落回那幽深的洞口。
进,还是不进?
洞内可能存在离开此地的线索,或是上古遗留的宝物,但也必然伴随着未知的巨大风险。方才感应到的那一丝“活性”,让他心生警惕。
沉吟良久,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修仙之路,本就是逆水行舟,若因畏惧风险而止步不前,道心蒙尘,此生筑基无望。
他先是在洞口附近布下了一个简易的预警阵法,以防不测。随后,将玄龟盾祭出护在身前,厚土碑亦暗扣手中。体内灵力与戊土煞罡缓缓运转,调整至最佳状态。
准备就绪,他一步踏出,周身暗金光芒微闪,如同融入水中一般,穿透了那层凝练的元磁屏障,身影没入了那片未知的黑暗之中。
就在他进入后不久,洞口附近的暗红色砂砾微微蠕动,几缕淡灰色的影瘴如同鬼魅般浮现,试图靠近洞口,却被那元磁屏障无情地弹开,发出细微的“滋滋”声,最终不甘地缓缓退去。
遗迹之内,等待杨凡的,将是更深沉的黑暗与更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