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渡船靠岸时,午后的阳光已穿透薄雾,洒在江南州府的青石板路上。林越团队刚踏上码头,就见沈棠知府带着几名捕快迎上来,为首的捕快身着藏青公服,腰间别着 “捕头” 令牌,面容干练,正是州捕快房首领周平 —— 按柳如烟人脉图标注,此人 “擅长线索整合,曾破获多起水匪案,对太湖周边地形极熟”。
“林大人一路辛苦!” 周平上前拱手,语气沉稳,“沈知府已提前知会,说您会带阴物案件线索过来,捕快房已将近期相关案件整理备案,就等您来核对。” 说着便引众人往州府衙署方向走,沿途百姓见官差与身着钦差服饰的队伍同行,纷纷驻足,却无一人喧哗 —— 沈棠知府早已传令,告知百姓 “钦差查案为除水患、解怪病”,赢得了地方支持。
州府捕快房设在衙署西侧,是一间宽敞的厅堂,墙上挂着太湖流域舆图,图上用红、黑两色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圆点与线条。周平推开靠墙的木柜,取出一叠装订整齐的册页,封面上写着 “江南阴物关联案件备案册”,右下角盖着捕快房的朱红印章:“自芦苇村闹怪病起,卑职便觉异常,后来青柳驿闹鬼、观音废庙发现阴物,卑职便将这些案件归为一类,记录了证人、物证、时间线,还画了可疑人员的画像。”
林越接过备案册,翻开第一页,正是芦苇村怪病案的记录:
时间:半月前辰时
证人:村老、患病村民(附签字画押)
物证:黑瓷瓶碎片(标注 “瓶底‘李’字”)、井水样本(记录 “淡绿、泛腥”)
可疑人员:两名灰布衫人(附画像,特征为 “身高七尺、左眉有疤、背黑布包”)
“这画像画得准!” 林越抬头对周平道,“我们在观音废庙擒获的余党,就是左眉有疤,和画像一致。” 周平立刻道:“卑职根据老陈、村老等人的描述画的,已经传令各村落、驿站,一旦发现这类人,立刻通报!”
翻到第二页,是青柳驿阴煞盒案:
时间:十日前提午时
证人:驿站老板
物证:阴煞盒残片(标注 “刻灵脉纹、含腐湿煞”)
关联线索:盒内发现 “阴煞符碎片”,与天牢传煞符材质一致(标注 “司天监初步比对”)
苏清鸢凑过来,指着 “阴煞符碎片” 的备注:“我们在废庙暗格也发现了类似碎片,确实是李嵩的传煞符,捕快房的记录很细致。” 周平补充道:“卑职特意去司天监江南分处,请他们帮忙检测,确认符纸是用阴煞浸泡过的,只有李嵩的余党会用。”
再往后翻,是观音废庙案、扬子江水鬼案的记录,每一页都详细记录了时间、证人、物证,还标注了 “案件关联点”—— 比如 “所有案件均出现灰布衫人”“物证均含腐煞成分”“可疑人员均向水镜石方向移动”。最末一页,是周平绘制的 “阴物扩散路线图”,用黑线将芦苇村、青柳驿、观音废庙、扬子江、水镜石连在一起,标注 “余党似以水镜石为中心,向周边散布阴物”。
“和我们推断的一致!” 林越合上备案册,对沈棠知府道,“捕快房的备案,印证了李嵩余党以水镜石为核心,在江南散布阴物、制造混乱,目的就是阻止我们取水煞解。现在有了这份备案,我们就能更精准地定位余党的动向,避免遗漏线索。”
沈棠知府点头道:“周捕头办事向来细心,他还安排了捕快在水镜石周边布控,封锁了滩涂入口,只留了暗渠一条路,防止余党从其他地方靠近。另外,卑职已按您的要求,让衙役用磁吸网清理了滩涂的腐煞晶,还派了医官在附近待命,万一有人中了阴煞毒,能及时救治。”
周平接着说:“卑职还查到,三天前有一艘黑船从水镜石方向出发,往中州去了,船尾有‘李’字标记,和老陈描述的一致,卑职已传令沿江捕快,追踪这艘船的下落,说不定能找到李嵩在中州的阴物母源线索。”
“太好了!” 林越对众人道,“现在有捕快房的备案做支撑,有地方衙役、捕快的配合,我们取水煞解的把握更大了。接下来,周捕头带捕快守住水镜石滩涂明哨,防止余党从正面突袭;沈知府协调医官、衙役,做好后勤支援;我们带灵脉师、护卫从暗渠进入,取水煞解。”
众人齐声应诺,周平立刻去调配捕快,沈棠知府让人准备干粮、药剂,捕快房内一派忙碌却有序的景象。林越望着墙上的舆图,指尖停在水镜石的位置 —— 从芦苇村到扬子江,从观音废庙到州府备案,所有线索都指向这里,而随着地方力量的加入,这场围绕水煞解的较量,终于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局面。
“出发去水镜石!” 林越收起备案册,将其交给传讯兵,“把这份备案传给京城赵大人,让他知道江南州府已全力配合,咱们定能顺利取水煞解,破了李嵩的阴物网!”
队伍重新启程,捕快房的捕快在前引路,衙役在后押运物资,灵脉师、护卫走在中间,浩浩荡荡向水镜石方向进发。江南州府的青石板路上,阳光正好,百姓们站在路边挥手,眼神里满是期待 —— 他们知道,这支队伍不仅是来查案的,更是来清除阴煞、还江南太平的。林越摸出怀中的羊皮纸(记录水鬼传闻细节)与备案册副本,心中清楚:有了这些线索与支持,水镜石下的水煞解,已是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