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更人衙门的校场上,晨光透过云隙洒在青砖上,五十名身着青色卒服的打更人列成五排,腰间别着短刀与阴能探测仪的基础款 —— 这是林越从衙门卒伍里筛选出的备选者,皆有过协助查案的经历,如今要从中再挑十名,补进赤焰谷行动的小队,填补追踪、后勤与应急支援的空缺。
“总旗,这些人里有三个得重点看看:老郑,在西市怪病案时帮着搬过检测设备,还能分辨阴蚀毒污染的水源;阿福,土地庙埋伏那回,他第一个发现刺客的阴丝陷阱,反应快;春桃,懂草药,之前查福寿药坊时,她用草药暂时压制过中毒的兵卒。” 张烈陪在林越身边,手里拿着一份卒伍名册,上面标注着每个人的特长与过往表现,都是他提前摸底整理的。
林越点头,目光扫过队列 —— 选卒子不看武力多高,关键是 “可靠”:遇阴物不慌、守纪律、能把指令落到实处。他走到队列前,没说客套话,直接举起一瓶改良后的探测液:“谁能说说,这东西遇十二宝残片、‘火炬’能量、普通阴蚀毒,分别会变什么颜色?为什么?”
队列里一阵沉默,多数人只知道 “遇阴物会变色”,却说不清细节。这时,站在后排的老郑往前迈了一步,声音沙哑却清晰:“遇十二宝残片变赤红,因为残片阴能有特殊频谱;遇‘火炬’能量变墨绿,那是灼热阴能的反应;遇普通阴蚀毒变浅黄,浓度低的话还会泛白 —— 上次西市案,陈十三先生给我们讲过,我记在本子上了。”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个皱巴巴的小本,上面果然画着探测液的颜色对比图。
林越心里有了数,又抛出第二个问题:“若在赤焰谷遇到三皇子的人,他们有阴能屏蔽仪,我们的探测液用不了,该怎么找‘火炬’残片?”
这次,阿福抢着回答:“看环境!陈太祝日记里说‘火炬’藏在寒泉左,寒泉附近的石头会结白霜,而且‘火炬’能量会让周围的草变枯 —— 土地庙那回,刺客的刀上沾了‘火炬’能量,掉在草里,草叶当场就黄了!” 他边说边比划,眼里满是笃定,显然对之前的经历记得真切。
轮到考察应急能力时,林越让春桃演示 “如何用草药配合寒水玉粉末压制阴能中毒”。春桃从随身的药篓里掏出几株草药,边摆边解释:“这是‘青心草’,能解轻微阴蚀毒;这是‘白茅根’,和寒水玉粉末煮水,能中和‘火炬’的灼热感 —— 上次福寿药坊,有个兵卒被毒素溅到,我就是用这个方子救的,苏清鸢大人还夸过管用。”
一番筛选下来,老郑、阿福、春桃毫无悬念入选,另外七人也各有亮点:有擅长搭建临时营地的,有能在夜间辨识方向的,还有会修补阴能屏蔽仪的。林越将十名卒子分成三组,老郑带三人负责后勤,携带寒水玉粉末、解毒剂与干粮;阿福带四人跟着张烈,负责探路与警戒;春桃带三人随李薇,协助阴能检测与应急处理。
“我只强调三条纪律:第一,不擅自离队,赤焰谷地形复杂,且有‘火炬’能量残留,单独行动容易出事;第二,发现残片或可疑人员,先传信号再行动,不许逞能;第三,所有线索必须如实上报,哪怕是不起眼的细节,也可能关联大案。” 林越站在队伍前,语气严肃却不冰冷,“我们这次去,不只是找残片,更是为了祭天节的安危,为了揭开二十年前的冤屈 —— 跟着我,我不敢保证没危险,但我能保证,绝不会让你们白白牺牲,也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
话音刚落,校场门口传来马蹄声,苏清鸢带着司天监的人送来一批新设备:“这是‘便携式阴能预警器’,离‘火炬’能量五十步就能报警;还有这些‘寒水玉贴片’,贴在衣服上,能防轻微灼热损伤。” 她走到林越身边,低声补充,“柳如烟刚传来消息,三皇子的人在赤焰谷入口设了暗哨,你们得绕路从西侧的小路进谷,老郑熟悉地形,让他带路。”
老郑立刻上前,指着地图上的一条细红线:“这条小路是以前采草药的人走的,能直接到西洞后山,就是有点陡,不过我们带了绳索,没问题。”
林越看着整装待发的队伍 —— 张烈握着探路的弯刀,李薇背着探测液木箱,老郑清点着后勤物资,阿福和春桃在检查预警器,每个人脸上都透着坚定。他摸了摸怀里的映忆镜残片,又看了眼腰间的总旗令牌,突然觉得心里格外踏实:这不再是他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群可靠的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并肩前行。
“出发!” 随着林越一声令下,队伍沿着校场的小路往城外走,马蹄声与脚步声交织,渐渐消失在晨雾里。前方的赤焰谷,虽有三皇子的暗哨与残党的埋伏,虽有 “火炬” 能量的威胁,但这支刚组建的小团队,已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 他们要找的不只是一块残片,更是通往真相的钥匙,是守护京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