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队的荣誉带来了短暂的喧嚣,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沉重的责任和更高强度的挑战。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决赛,那是汇聚了全国顶尖天才的终极战场,其难度和竞争压力远非省级比赛可比。
学校迅速行动,为张晨风、苏晚晴、宋峰三人制定了极其严苛的集训计划。
每周有三个下午和整个周末,他们都需要前往省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接受由大学奥数金牌教练团队进行的特训。
课程内容深奥艰涩,进度飞快,大量的超纲知识和前沿理论如潮水般涌来,要求他们必须在极短时间内消化吸收。
大学的环境与高中截然不同,学术氛围浓厚,也更具挑战性。
教练们不再像高中老师那样细致地讲解基础,而是更侧重于思路的点拨、方法的引导和高维视角的建立。讨论班、专题报告、模拟测试……形式多样,强度惊人。
张晨风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的“学霸”压力。
苏晚晴和宋峰的基础极其扎实,尤其是苏晚晴,她的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仿佛天生为数学而生,接受新概念的速度快得惊人,常常能提出连教练都赞赏的独特见解。
宋峰则胜在知识体系全面,稳扎稳打,极少出错。
张晨风虽然有着重生的优势和赵志刚提供的“秘籍”,但也必须全力以赴才能跟上节奏。
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每天大脑都处于高速运转的过载状态,回到家里往往倒头就睡。
这种高强度的投入,让他暂时无暇他顾,也无形中拉开了与班里其他同学的距离。
秦敏经过上次庆功宴的失态,似乎真的收敛了许多,看到张晨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黏糊,但眼神里的哀怨和小心翼翼却更加明显。
她试图找张晨风说话,但张晨风不是匆匆赶去集训,就是埋首于一堆她根本看不懂的大学教材和论文中,两人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
钟栎瑶依旧安静地帮他整理笔记,打理一些琐事,但眼神中也多了一丝担忧和距离感。
郭晓雯则大大咧咧地表示理解:“风哥加油!为国争光!等你们凯旋!”
李壮和王磊则只能膜拜:“风哥已经进入另一个层次了……”
这种因学业差距而自然产生的疏远,让张晨风有些无奈,但也别无他法。全国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必须心无旁骛。
就在集训进行了一周后,张晨风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是赵志刚打来的。
“小子,周末下午三点,老地方见。”赵震山的声音依旧言简意赅,不带商量余地。
“教官,我周末有大学那边的集训……”张晨风试图解释。
“你那集训,纸上谈兵居多。”赵震山打断他,“过来,给你加点实战料。耽误不了你多少时间,比你瞎琢磨管用。”
说完,直接挂了电话。
张晨风握着手机,有些犹豫,但想到赵震山之前提供的资料确实极其有用,而且他那句“实战料”也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他最终还是向大学教练请了周日下午的假。
周日下午,张晨风准时来到上次见面的那个偏僻的街角。那辆黑色奥迪已经等在那里。
赵震山示意他上车,扔给他一个眼罩:“戴上。”
张晨风一愣:“教官,这是……”
“少废话,戴上。”赵震山语气不容置疑。
张晨风只好照做。车子发动,七拐八绕地开了大约半小时,终于停下。
眼罩被取下,张晨风发现自己身处一个极其简陋、甚至有些破旧的室内场地,像是一个废弃的仓库改造的。
场地中央画着一些奇怪的标记,周围散落着一些磨损严重的垫子,空气中有淡淡的灰尘和汗水混合的味道。
“这是哪?”张晨风疑惑地问。
“一个能让你脑子开窍的地方。”赵震山脱掉外套,露出精悍的肌肉,“全国赛那帮出题的,有些老家伙就喜欢玩心理战,题目弯弯绕绕,陷阱套陷阱,光靠死读书不行,得换个思路。”
他走到场地中央,摆出一个奇怪的起手式:“来,攻过来。”
张晨风懵了:“教官……这是?”
“让你攻就攻!哪那么多废话!”赵震山喝道,“用你解数学题的脑子,想办法碰到我!”
张晨风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硬着头皮冲了上去。他下意识地用了点荣叔册子里的基础步法,试图靠近。
赵震山眼睛微眯,脚步一错,轻松避开,同时手肘极其隐蔽地一磕,正中张晨风冲来的手臂关节酸麻处!
张晨风只觉得手臂一软,力道瞬间泄了,整个人踉跄着差点摔倒。
“太直!太蠢!”赵震山冷声道,“数学题也这么直着冲?不会迂回?不会预判?不会利用条件?”
张晨风愣住。
“再来!”赵震山喝道。
张晨风再次尝试,这次他小心了些,试图观察赵震山的动向。
但赵震山的动作看似随意,却总能在最关键时刻,以最小的幅度、最精准的角度,击打在张晨风发力或变向的关键节点上,让他处处受制,有力使不出,憋屈得很。
“你的眼睛在看哪里?重心在哪?发力点在哪?对手的弱点在哪?”赵震山一边轻松化解他的进攻,一边厉声发问,问题却更像是在点拨解题思路,“做题也一样!光盯着目标没用!要看条件!看隐含信息!看结构弱点!找到那个一击必破的‘关节’!”
张晨风喘着粗气,停了下来,若有所思。他好像有点明白赵震山的意思了。
这不是在教他打架,而是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训练他的观察力、预判力、以及寻找关键突破点的能力!这是一种超越常规的思维训练!
“有点意思了?”赵震山看出他的明悟,点点头,“数学和格斗,到了高处,道理是相通的。
都要讲求效率、精准、抓住核心。那些绕来绕去的难题,就像滑不溜手的对手,你得找到它的节奏,它的漏洞,然后用最简洁有效的方式解决它,而不是蛮干。”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赵震山用这种奇特的方式,不断“折磨”和“点拨”着张晨风。
时而让他进攻,时而让他防守,时而又抛出一些极其刁钻的数学思维题,让他在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快速反应。
张晨风累得大汗淋漓,身上好几处被磕碰得生疼,但大脑却异常兴奋!他感觉自己的思维仿佛被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很多以前需要苦思冥想的解题障碍,在这种高度集中和压力下的训练中,竟然有了新的、更直接的理解!
训练结束,赵震山扔给他一瓶水:“感觉怎么样?”
“累……但很值!”张晨风喘着气,眼睛发亮,“谢谢教官!我好像……明白了很多!”
“嗯,”赵震山点点头,“以后每周这个时间过来。你那大学集训,基础打底可以,但要出奇制胜,还得靠点‘野路子’。记住,全国赛那帮老狐狸,出的题可不全是阳春白雪。”
回去的路上,张晨风虽然身体疲惫,但精神却高度亢奋。赵震山的这种“特训”方式,虽然古怪甚至有些粗暴,但效果极其显着!它不仅仅是提升数学能力,更是在锤炼一种更本质的、应对复杂挑战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素质!
他越来越好奇赵震山的真实身份和经历了。这种将不同领域精髓融会贯通并用于教学的能力,绝非普通教官所能拥有。
但他牢记赵震山的警告,不敢多问。
这次秘密的特训,像一剂强心针,让张晨风对即将到来的全国决赛,充满了新的期待和信心。他也意识到,自己正在接触一个远超普通学生想象的、更加广阔和深邃的世界。
而赵震山,就是引领他窥见这个世界一角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