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暗流与壁垒
巷子遇袭事件,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涟漪迅速在张晨风的小圈子里扩散开来。
“什么?!王鹏那个杂碎!还敢带校外的人堵你?!妈的!我这就去找他!”李壮一听就炸了,撸起袖子就要往初三楼层冲,被张晨风和宋峰死死拉住。
“你找他有什么用?打他一顿?然后呢?背处分?开除?”张晨风低喝道,“他手断了,起码消停一阵子。
这事不能用蛮力。” 宋峰脸色发白,心有余悸:“太吓人了……晨风,你没事真是万幸。那个荣叔……太厉害了!真是武林高手?”他对这个更感兴趣。
“嗯,绝对是真的。”张晨风肯定地点点头,随即严肃地看着李壮,“壮哥,你的脾气得改改。以后遇到王鹏那伙人,躲着点,别正面冲突。他们现在不敢明着来,但暗地里的小动作少不了。”
李壮喘着粗气,不甘心地捶了下墙:“妈的!憋屈!” “憋屈也比挨处分强。”郭晓雯插话,她听到消息后脸色就一直不好看,既有后怕,也有一丝对张晨风独自遇险的埋怨,“你就不能等等我们一起走吗?”
张晨风苦笑:“下次一定。”
这件事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它像一道分水岭,让原本就若隐若现的校园小团体变得更加清晰和有壁垒。
一方面,张晨风的核心圈子更加凝聚。李壮几乎是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俨然成了他的“保镖”。
宋峰则利用他妈妈的人脉,悄悄打听着王鹏那伙人的后续动静和那个荣叔的零星信息(几乎一无所获)。
郭晓雯和苏晚晴则负责“舆论监督”,留意着班上和高年级有没有什么风言风语。
计算机小组的陈阳,在听说了这件事后,罕见地主动对张晨风说了一句:“需要……技术支援的话,可以说。”
虽然不明白“技术支援”怎么用在打架上,但这份心意让张晨风感动。 他们这个小团体,以张晨风为核心,融合了学霸、体育生、技术宅和文艺骨干,虽然看起来成分复杂,但却因为这次事件变得更加团结,隐隐有了一种“共患难”的情谊。
另一方面,王鹏虽然因为手腕脱臼(对外宣称是打球扭伤)暂时偃旗息鼓,但他所在的“体育生小团体”和另一些不学无术、崇尚“混社会”的学生,对张晨风等人的敌意明显加深了。
两个圈子在校园里碰见,往往眼神对视间就充满了火药味。 甚至一些原本中立的同学,也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张晨风,似乎怕被卷入这种“好学生”与“混混学生”之间的莫名对立中。
校园里开始流传一些奇怪的谣言,比如张晨风其实在外面惹了大事,或者他那个“天才”名号是靠不正当手段来的等等。
真正的危机,在一周后的月考中爆发了。 考试进行到一半,张晨风正在奋笔疾书,忽然感觉一个小纸团砸中了自己的后背,然后掉在地上。
他没在意,以为是前面同学不小心碰掉的橡皮之类。 然而,监考的老师(一个平时就比较严厉、对张晨风这种“出名”的学生似乎有点看不惯的化学老师)却快步走了过来,厉声问道:“张晨风!你脚下是什么?!” 张晨风低头一看,心里猛地一沉!那是一个被揉得紧紧的小纸团!
“老师,这不是我的。”他冷静地回答。 “不是你的怎么会掉在你这里?拿起来!”化学老师语气严厉。 张晨风捡起纸团,展开一看,上面竟然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化学公式和选择题答案!笔迹是刻意模仿的,但有些潦草! “人赃并获!张晨风!你竟然作弊!”化学老师的声音瞬间提高了八度,整个考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充满了震惊、怀疑和看热闹的情绪。
“我没有!这纸团是有人扔过来的!”张晨风据理力争,心跳加速,他知道这是栽赃!是针对他的又一次报复! “扔过来的?谁扔的?谁看见了?”化学老师环视考场。 考场里鸦雀无声。大多数同学都低着头,不敢说话。有几个和王鹏关系好的学生,则脸上带着幸灾乐祸的表情。
张晨风的心凉了半截。这种时候,没有人会愿意站出来惹麻烦。 “跟我去教务处!这次考试成绩作废!还要给你记过处分!”化学老师怒气冲冲,就要来拉张晨风。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老师!我能证明不是张晨风扔的!” 是郭晓雯!她脸色因为激动而涨红,但眼神无比坚定地站了起来:“我坐在他斜前方,我看到纸团是从后面扔过来的!” 化学老师一愣:“你看清了?是谁?”
“我……我没看清具体是谁,但我肯定是从后面扔过来的!张晨风一直低头答题,根本没动!”林晓燕大声说道。
几乎同时,宋峰也站了起来,声音有些发抖但很清晰:“老师,张晨风的化学成绩一直是年级前三,他根本不需要作弊这些基础题。这逻辑上说不过去。”
李壮更是猛地站起来,拳头紧握,怒视着后排:“哪个王八蛋栽赃我风哥?!有种站出来!” 考场气氛瞬间变得紧张无比。
化学老师没想到会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人替张晨风说话,而且言之凿凿,一时也有些犹豫。
就在这时,班主任孙老师闻讯赶来了(显然是有人偷偷跑去报信了)。她了解完情况,又仔细看了看那张纸条和张晨风摊开的、几乎已经写完的卷子(正确率极高)。
孙老师冷静地对化学老师说:“王老师,事有蹊跷。张晨同学的成绩和品行我们都了解,他作弊的可能性极低。
而且有同学作证纸条来自后方。这件事需要仔细调查,不能轻易下结论。考试先继续,张晨风,你继续答题。这件事考完再说。” 孙老师的威望很高,她的话暂时平息了风波。化学老师虽然脸色不豫,但也没再坚持。
考试结束后,孙老师把张晨风和几个作证的同学叫到办公室。
“老师,肯定是王鹏那伙人干的!”李壮迫不及待地喊出来。
“有证据吗?”孙老师严肃地问。 大家都沉默了。没人看到具体是谁扔的。
孙老师看着张晨风:“张晨风,你最近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 张晨风苦笑一下,把校外被堵和怀疑王鹏的事简单说了(略去了荣叔出手的部分,只说自己跑掉了)。
孙老师眉头紧锁:“校外的事……学校不好处理。但这次考场的事,性质恶劣。我会报告年级组,调监控(当时部分考场开始安装监控了),也会找后排的学生一一谈话。
你们先回去,不要声张,也不要私下报复,相信学校会公正处理。”
虽然暂时度过了危机,但张晨风的心情并不轻松。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来自校园内部的恶意和算计。这种躲在暗处放冷箭的行为,比校外的直接冲突更让人防不胜防。
放学路上,几个伙伴都沉默着。 “妈的,憋屈死了!”李壮又骂了一句,这次却带着无奈。
宋峰忧心忡忡:“就算查出来,没有直接证据,估计也就是批评教育。他们以后肯定还会使坏。”
郭晓雯看着张晨风,眼神里充满了担忧:“张晨风,你以后一定要更加小心。”
张晨风看着身边这些毫不犹豫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朋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冲散了些许阴霾。
“没事。”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他们越是这样,说明他们越怕我们。我们越要团结,越要考好,越要活得好好的。只要我们自己不出错,他们就找不到机会。”
他拍了拍李壮和宋峰的肩膀:“走吧。以后的日子,眼睛放亮一点。咱们不光要学习好,还得学会防人。”
这次事件,像一堂生动的、有些残酷的社会课,让他们迅速成熟起来。校园并非净土,它同样暗流涌动。但幸运的是,他并非孤身一人。他的身边,已经筑起了一道由友情、信任和共同利益组成的无形壁垒。
而那个隐藏在巷弄深处的荣叔的身影,在他心中也更加清晰起来。或许,除了知识,他还需要一些能保护自己和自己人的、更直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