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之中,灯火通明,杀猪宰羊烹饪的香气与喧嚣的人声交织在一起。朱明与三万援军饮宴一番,酒至半酣,他起身举杯,环视在场众多面孔各异,尤其是那些眼神中带着不羁与热血的侠儿们。
“诸位侠士!”朱明声音清朗,压下了现场的嘈杂,“尔等仗义前来,助我朱明平定山越,护佑扬州百姓,此情此义,朱明感佩于心!无以为报,此刻心有所感,作歌一曲,献与诸位,望我等共勉,奋勇杀敌,不忘初心!”
他顿了顿,朗声道:“吾以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山越肆虐,荼毒我汉家疆土,诸位能挺身而出,便是这大侠之风的体现!朱明在此,谢过!”
这番话,直接将众侠儿的行动拔高到了“为国为民”的层面,让许多原本只是为名利或江湖义气而来的侠士,胸中不由得涌起一股豪情与使命感。
接着,朱明深吸一口气,用他那不算专业但足够真诚的嗓音,唱起了那首来自遥远记忆的旋律: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
“走在勇往直前的路上……”
“有难过也有精彩……”
“每一次难过的时候,就独自看一看大海……”
“总想起身边走在路上的朋友,有多少正在醒来……”
“让我们干了这杯酒,好男儿胸怀像大海……”
“经历了人生百态世间的冷暖,这笑容温暖纯真……”
歌词中那份对自由、远方、友情、成长的感慨与豁达,夹杂着淡淡的沧桑与不变的理想主义,深深击中了这些常年漂泊、看似洒脱不羁,实则内心亦有柔软处的江湖儿女。歌声落下,整个军营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喝彩!许多侠儿低头沉思,想起了自己仗剑出山时的豪情,想起了失散或逝去的同伴,眼眶不禁微微发热。就连张燕、杨奉这些黄巾悍将,也觉此歌豪迈中带着温情,颇合心意。
“好!唱得好!”
“朱侯爷懂我们!”
“干了这杯酒!好男儿胸怀像大海!”
群情激昂之际,朱明趁热打铁,抛出了更大的诱惑:“此战,凡立下重大功勋者,我朱明在此承诺,可在扬州境内,如衡山、庐山、武夷山、武功山等名山大川之中,任选一处福地,开宗立派,传承武学!”
此言一出,众侠儿眼睛都亮了!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宗师,这是多少江湖人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
“此外!”朱明声音再次提高,“待平定山越之后,我将广发英雄帖,举办武林大会,公开推举一位德才兼备、武艺冠绝群伦的武林盟主,号令江湖,订立规矩,赏善罚恶!或许,大家都知道自高祖立汉以来,众侠儿都是朝廷抓捕缉拿的乱民,我朱明在此声明,武林大会选定盟主之后,肯定要制定一系列规则的。
侠,要有侠的风范,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诸位若不想被朝廷当做要犯通缉,便要遵守规则,那些仗着武艺,杀人越货、奸淫掳掠、作奸犯科之辈,在武林盟主号令之下,天下侠士共诛之。
当然,那些行侠仗义,惩治宵小,与国有功之人,我朱明也不吝封赏,未来封侯拜相也未必不可能。我的道义就是替天行道,希望诸位谨记。诸位此次能前来援手,便是于我朱明有恩,我不希望又一天你们做下作奸犯科之事,被我派兵追捕镇压。我朱明在此承诺,我所在的会稽郡和云梦泽永远为你们侠儿敞开大门,绝不会像朝廷那样对你们追杀逮捕,只要你们行得正,坐得端就好。我想每一位侠儿学武的初心都是仗剑天涯,行侠仗义,我希望诸位不忘初心。”
开宗立派!武林盟主!
这两个消息如同两颗重磅炸弹,彻底点燃了所有侠儿的热情。他们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光大师门、或者角逐盟主宝座的辉煌未来!士气在这一刻高涨到了顶点。更加之行侠仗义、仗剑天涯,这何尝不是每一位侠儿年少时的梦想,此刻,众侠儿都觉得热血沸腾,誓要活出一个新的样子。就让这山越蛮子成为他们扬名立万的踏脚石吧!
然而,朱明深知此刻远未到庆功之时。他迅速压下现场沸腾的情绪,脸色一肃,开始调兵遣将。
“张梁、张燕、马相、赵祗、杨奉、韩暹、刘辟、黄邵听令!”
“末将(在下)在!”众黄巾首领齐声应道。
“命尔等率两万黄巾精锐,即刻出发,分头增补至李进、赵云等十路防守大将麾下,务必将边境漏洞堵死,绝不放后续山越主力一兵一卒入关!誓要将山越部众拦截在会稽郡之外,等天下黄巾齐至,到时将其一举覆灭。”
“得令!”
“甘宁、周泰、蒋钦听令!”
“末将在!”三将早已摩拳擦掌。
“命尔等统领一万余侠义之士,并以熟悉地形的归降山越为向导,分成数队,清剿已渗透入我会稽郡内的那十几万山越溃兵流寇!务必尽快肃清内患,还百姓安宁!”
“末将领命!”甘宁三人兴奋抱拳,终于得以一展身手。
分派完毕,朱明却单独留下了看似貌不惊人的马忠。
“马壮士,”朱明看着他,目光中带着审视与期待,“我给你两千精兵,许你自行决断。你可在山越可能潜入会稽的路径上,自行寻觅险要之处设伏。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我要看看,你能不能给我钓上几条‘大鱼’来!” 朱明想亲自验证一下,这位历史上的“名将杀手”,是否真的有其独到的本事。
马忠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并无多言,只是抱拳沉声道:“必不辱命!”随即转身点兵而去,身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与此同时,另一股无声的力量已经开始涌动。凭借张梁提供的暗线渠道,盖有朱明印信、并附有天公将军佩剑与《太平要术》影迹的 “大贤良师诏令” ,正以惊人的速度,通过市井街巷、酒楼茶肆等隐秘网络,向青州、徐州、豫州、荆州等邻近扬州的州郡扩散。
“大贤良师召我等于会稽聚义,共击山越,护卫黄巾基业!”
天下黄巾余部,闻风而动!他们打着响应朝廷“剿匪”号召的旗号(这还得“感谢”曹操的提议和灵帝的布告),一路上竟未受到太多阻截,纷纷从各自潜藏之地出发,如同百川归海,向着扬州会稽郡汇聚而来。
军营内的喧嚣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秣马厉兵的紧张气氛。朱明立于营门,望着远方沉沉的夜色,仿佛能听到无数脚步声正从四面八方传来。一场规模远超此前任何一战,牵扯黄巾、官军、侠士、山越等多方势力的超级大决战,已如拉满的弓弦,一触即发。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会稽郡,即将成为整个天下目光汇聚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