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新的流言如同长了翅膀般在上京城迅速传开,自然也很快吹回了丞相府内院。

许氏听闻这“丞相痴恋农家女,义兄以断绝关系相逼成全”的版本,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般,长长舒了一口气!她自然而然地以为,这定是银烬将她那日“纳妾”的提议听进了心里,想出了这个应对之法。

她心中又是欣慰又是愧疚,连忙去了银烬的院落。

一进门,许氏便屏退左右,拉着银烬的手,眼眶微红,语气充满了感激与歉疚:“阿烬……我的好孩子……难为你了!真是难为你了!”

许氏拭了拭眼角,低声道:“坊间那流言可是你传出去的?真是委屈你了......为了晏清的官声前程,竟要你……竟要你受这等委屈,编排出这样的故事,还要你出面做这个恶人……干娘这心里,真是……真是过意不去!”

许氏显然完全相信了外面的传言,以为银烬是为了顾全大局,才不得不“承认”沈晏清心有所属的是别人,甚至不惜自污来成全。

银烬看着许氏真情实感的感激和愧疚,心中微动,却并未将实情道出。她只是微微摇了摇头,神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隐忍”与“懂事”。

“干娘言重了。”她声音温和,听不出丝毫怨怼,“晏清为国为民,抱负远大,他的官途前程至关重要。能为他略尽绵力,我不觉委屈。”

许氏闻言,更是感动得无以复加,抓着银烬的手连连拍着:“好孩子……真是懂事的好孩子……晏清能得你如此待他,是他几世修来的福分!只是委屈了你了……”

“干娘,此事我心甘情愿。”银烬态度恭顺而坦然。

许氏又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心疼和感激的话,并打听了那农家女身份是否清白云云,在得到银烬肯定的答复后,这才心事重重又略感宽慰地离开了。

待许氏离去,银烬独自站在窗前,看着院中渐起的暮色,唇角微扬。瞒过沈家二老,虽非她所愿,但为了沈晏清,些许无奈的隐瞒,亦是值得的。

丞相沈晏清要迎娶一位农家孤女的消息,迅速席卷了整个上京城。

当丞相府开始大张旗鼓地筹备婚礼,且一切规制竟按《大晋开元礼》中一品官员迎娶嫡妻的最高规制来时,众人皆是一阵震惊与哗然。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六礼之中,每一步都走得极其郑重周全,毫无因女方门第卑微而有丝毫怠慢。

纳采之礼,沈晏清请动了早已告老还家的、自己当年高中状元时任主考官、德高望重的前户部尚书亲自担任媒使,带着远超规制的丰厚聘礼,浩浩荡荡前往那“农家女”暂居的一处清雅别院。那场面之隆重,让人几乎忘了女方只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女”。

问名、纳吉之时,沈晏清更是亲自过问每一个细节,对那女方“父母”早亡、需由族中长辈代为主持的局面,也给予了极大的尊重。

最令人咋舌的是纳征之礼。那日,绵延数里的聘礼队伍,绫罗绸缎、珠宝玉器、古籍字画、田产地契……琳琅满目,价值连城,其规格之宏大仅次于郡王娶妃的场面。百姓们围观的围观的,议论的议论,皆道沈丞相这哪里是娶妻,分明是恨不得将整个丞相府都搬去给那位农家女做聘礼!这份重视与豪奢,简直闻所未闻。

这一切,都被上京城中那些曾经梦想着嫁入丞相府、如今还待字闺中的高门贵女及其家族看在眼里。皆是心情复杂至极,如同打翻了五味瓶。

一方面是酸涩无比的嫉妒。一个区区农家孤女,身份卑微如尘泥,何德何能竟能得丞相如此倾心相待?那泼天的富贵、极致的荣宠、周全到无可挑剔的礼数,本应是她们这些金尊玉贵的世家女才配享有的!如今却全落在一个乡野村姑身上,简直是对她们出身与教养的莫大讽刺!

另一方面,却又忍不住生出一种扭曲的羡慕。沈丞相那般俊秀矜贵、权倾朝野的人物,竟能为一人做到如此地步!冲冠一怒为红颜,抗衡父母,以最高规格迎娶,将她置于掌心呵护备至……这份不顾一切的深情与强势,恰恰满足了无数深闺少女对“爱情”最极致的幻想。即便对象不是自己,也足以让人心潮澎湃。

而在此期间,那位神秘的“农家女”却始终深居简出,极少在人前露面。仅有几次不得已出现,也是轻纱覆面,身姿高挑,举止间却并无寻常村姑的畏缩,反而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清冷气度,引得人们更加好奇。但每当有人试图窥探,都会被丞相府派去的精锐护卫毫不客气地拦下。

丞相沈晏清对此的解释是:“内子性子喜静,且此前为救我曾身受重伤,身体羸弱,需好生静养,不便见客。”言语间充满了呵护与疼惜。

这一切落在世人眼中,便成了铁证——丞相沈晏清,是真的爱惨了这位身份低微的农家女!为了她,不惜与家族长辈抗衡;为了给她正名与荣耀,不惜以最高规格迎娶,半点委屈都不让她受;更是将她保护得密不透风,怜爱至极。

原本那些关于丞相与义兄的龌龊流言,在这般盛大、真诚且合乎情理的“爱情故事”面前,迅速变得苍白无力,甚至转而变成了对丞相情深义重的赞叹,以及对那幸运农家女的羡慕。

朝堂之上对于沈晏清的那些非议也悄然平息。皇帝宋昭临看着沈晏清这般大张旗鼓、近乎表演般的筹备婚礼,心中自是明了这恐怕是一场堵住悠悠众口的表演,但既然局面被顺利扭转,且合乎礼法,他自然也乐见其成,甚至私下还赏赐了不少东西,以示皇家对这位重臣婚事的重视。

丞相府上下为筹备这场举全城瞩目的婚礼而忙得人仰马翻,红绸喜字随处可见,聘礼流水般抬进抬出,一派喜庆热闹景象。

然而,在这片喧嚣之下,许氏心里却始终揣着一份难以言说的忐忑与愧疚。她深知这场盛大婚礼背后的真相,更清楚儿子心之所系究竟是谁。眼看着府中张灯结彩,皆是为了那个“子虚乌有”的农家女,她不由得担心起银烬来——这孩子看着清冷,实则心思极重,眼见着自己儿子如此大张旗鼓地“迎娶他人”,心里又该是何等滋味?

于是,许氏便寻了各种由头,愈发频繁地往银烬所居的院落跑。

有时是端着新炖好的冰糖燕窝,说是“阿烬你前些日子受伤失了气血,得好好补补。”

有时是拿着新得的江南软缎,说是“这料子颜色衬你,做几件新衣裳正好。”

更多时候,也没什么具体事由,只是过来坐坐,拉着银烬的手,絮絮叨叨地说些府中琐事,或是回忆些沈晏清幼时的趣事糗事,眼神却总是小心翼翼地打量着银烬的神色,试图从她平静无波的面容上窥探出一丝一毫的失落或委屈。

“阿烬啊,你看这婚礼筹备,闹哄哄的……晏清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你……莫要往心里去。”许氏试探着说道,轻轻拍着银烬的手背。

银烬闻言,只是微微一笑,语气温和依旧:“干娘多虑了。此法能解眼下之困,是好事。我岂会不明事理?晏清他……做得很好。”

见他应答得体,神色间并无半分不悦,许氏稍稍安心,却又忍不住再敲打一句:“你放心,等这风头过了,到时候,府里还是你们……”

“干娘,”银烬适时打断她,笑容清淡却透彻,“眼下一切以平息流言、稳住朝局为重。其他的,我并不在意。”

她越是表现得这般通情达理、浑不在意,许氏心中那份愧疚感反而愈重。

如此几日观察下来,见银烬始终神色如常,该看书看书,该锻炼锻炼,偶尔还会就婚礼的某些细节给出冷静客观的建议,仿佛真的只是在操办一件与己无关的事务,许氏那颗悬着的心才总算慢慢放回了肚子里。

她只当银烬心性豁达,识大体,顾大局,却不知银烬心中自有乾坤。

终于,在又一次确认银烬“情绪稳定”后,许氏握着她的手,长长舒了口气,眼底带着欣慰与释然:“好孩子,你能这般想,干娘就彻底放心了。真是委屈你了……”

银烬含笑颔首,并未多言。

这几日她看着沈晏清为此忙碌,甚至觉得那人为自己如此“大动干戈”的模样,别有几分可爱。再看许氏这般小心翼翼地来安抚自己,更让她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暖意。

丞相大婚之日,上京城万人空巷。

通往丞相府的各条主道早已被汹涌的人潮围得水泄不通。百姓们翘首以盼,都想亲眼目睹这场轰动全城的婚礼。

日暮时分,吉时将至,只听锣鼓喧天,笙乐齐鸣,声势浩大的迎亲队伍从丞相府正门迤逦而出。

为首之人,正是今日的新郎官——沈晏清。

他端坐于一匹通体雪白、神骏非凡的御赐宝驹之上,头戴象征尊贵身份的玄色爵弁,身着一袭极为正式的一品大臣婚服——绯色罗袍,那红色鲜艳夺目,在晚霞之光下流转着华丽的光泽,内露白色中单的领缘,洁净挺括,更衬得他面如冠玉,俊朗非凡。腰间紧束革带,勾勒出挺拔的身姿,足蹬乌皮六合靴,整个人气宇轩昂,丰神俊朗。

这一身装扮,并非寻常富贵人家的喜服,而是严格按照大晋礼制,彰显其一品国公身份的最高规格婚服,庄重、华贵、威仪尽显。

他唇角含着恰到好处的微笑,目光清亮,那风采,那气度,竟较之当年高中状元、骑马游街时更胜几分!那时是少年得意的锋芒,如今却是位极人臣的雍容与大喜之日的璀璨光华,看得无数人目眩神迷,尤其是那些夹在人群中的闺阁女子,更是看得痴了,心中又是艳羡又是酸楚。

“天哪!沈相今日真是……俊得不像凡人!”

“这气度!这排场!不愧是沈相!”

“那农家女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迎亲队伍浩浩荡荡,仪仗开道,鼓乐喧天,护卫森严,嫁妆箱子一抬接着一抬,仿佛没有尽头,尽情展示着丞相府的豪奢与重视。队伍所经之处,欢呼声、议论声、赞叹声汇成一片,整个上京城都沉浸在这场极尽荣宠的婚礼热潮之中。

而端坐马上的沈晏清,享受着万民瞩目,心中想的却是那正在别院中等待着被他“迎娶”的人。

这场面越轰动,这礼数越周全,世人对那“农家女”越是羡慕嫉妒,他们二人真正的关系便隐藏得越深,越安全。

沈晏清微微勒紧缰绳,迎着落日,朝着别院的方向缓缓而行。每一步,都踏在众人的惊叹与祝福之上,心中却是一片只为一人而动的温柔与坚定。

迎亲队伍在万众瞩目与震天的鼓乐声中,缓缓行至那座守卫森严、今日格外妆点一新的别院门前。

鞭炮齐鸣,响彻云霄,红色的碎屑如同花雨般纷纷落下。

沈晏清利落地翻身下马,身姿挺拔如松,步履沉稳地走向那扇紧闭的朱漆大门。围观的百姓纷纷踮起脚尖,屏息凝神,都想看清那扇门后究竟会是怎样的一位佳人。

大门缓缓开启,首先出来的并非新娘,而是沈晏清临时请来作为“女方家长”代表的族中长婶,与沈晏清按照礼节进行了几句简单的对话,完成了一系列迎亲仪式前的流程。

随后,在侍女的搀扶下,今日的主角——新娘终于现身。

她身着一袭极其繁复华丽的青质钿钗礼衣,金线绣成的鸾凤和鸣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流光溢彩。头上盖着厚重的、绣着同样精美图案的红盖头,将面容遮得严严实实,丝毫窥探不得。新娘身姿高挑,但因嫁衣宽大,却也无法分辨具体形态。

她微微低着头,在侍女的细心搀扶下,步履略显缓慢地迈过高高的门槛。行动间,嫁衣裙摆摇曳,环佩轻响,姿态倒是极为优雅端庄,并无半分农家女子的局促与小家子气,反而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浑然天成的贵气与疏离感,看得周围人群啧啧称奇。

沈晏清快步上前,按照礼制,亲自从侍女手中接过新娘的手,引她走向那辆装饰得极其奢华、由八匹纯色骏马牵引的鎏金马车。

在接触到新娘手的瞬间,沈晏清的指尖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随即更加坚定地握紧。那宽大袖袍的遮掩下,无人能见那“新娘”的手并非柔荑,而是骨节分明、微带凉意,与他掌心相贴时,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与电流悄然传递。

沈晏清小心翼翼地扶着,动作轻柔得仿佛对待一件稀世珍宝,将人稳稳地送入铺着厚厚锦垫的马车车厢内。自始至终,那红盖头都未曾晃动半分,新娘也未曾发出一点声音,愈发显得神秘莫测。

“起轿——!”礼官高声唱喏。

鼓乐之声再次达到高潮,迎亲队伍调转方向,开始返回丞相府。

队伍依旧盛大辉煌,但核心却已变成了那辆八马拉着的华丽马车。百姓们追逐着队伍,目光热切地投注在那紧闭的车厢上,试图透过车窗缝隙窥得一丝新娘的真容,却皆是徒劳。

沈晏清重新骑上白马,行走在马车之侧,他不时侧首看向车厢,那眼神中的温柔与呵护,几乎要溢出来,落在众人眼中,更是坐实了他对这位“农家女”爱若珍宝的传言。

只有他自己知道,那车厢里坐着的,是他愿倾尽所有去守护的真正爱人。这浩浩荡荡的仪式,这万众瞩目的荣光,虽是一场戏,但其中倾注的心意,却半分不假。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史上第一祖师爷随身999个老爷爷,全方位无敌高危职业大师姐小和尚凶猛玄医狂婿灵武争锋洪荒:开局不死不灭穿越修真界后我一路前行军靴碾碎欧罗巴宗门小师弟,无敌从双修开始活得太久想找点乐子竟被当作恶龙异世:我的无敌小店美漫之万千之心神秘宠物与修仙少年遮天我有逆天悟性刺侯霍格沃兹的法术玩家玄幻:倒果成因,先无敌后修炼我,从西游苟回洪荒血红之樱凡人修仙:从三灵根开始狄达摩II冥河漂流奇遇记蓝拳大将给神灵一点点小小的眷族震撼大唐第一刀超武穿梭打造游戏异世界出剑即无敌,你真当我是废物?武道无极限无双轮回天帝世无双买不起坟的我被迫驭诡悍妃萌夫嘘,画中有鬼玄幻:我!开局创立无上帝庭皇城司暴徒:皇帝我也照抓不误!邪恶进化:从蜘蛛开始毒杀万物喂喂喂,该起床写报告了诸天之焚诀成道道陵尸经万古禁忌,想隐世竟有人不愿意?我的师尊超无敌灵能复苏:系统爆炸了8次女版西游之我是一拳唐僧世间唯一仙万界主师岳不群将夜星骸纪元无敌升级
品书中文搜藏榜:神尊的情敌有点多主战神我其实是修行天才我能改造超神宠诛天武神琉璃小仙主玄天不灭风华重回人在战国,我的游戏能提现异火焚神极道剑尊初行荒野血统之潮灵霄传世重生七零锦鲤小甜宝太纯平妖志钻石宝地半糖大隋明月斗罗模拟器:我,霍雨浩,在修仙退伍军人在北京半步大帝,被傲娇系统带着重生洪荒:吾乃紫霄门徒开局让女娲立人教,我是人皇今天开始养精灵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神武霸主在异界当恶龙千佛不成魔霸爱囚宠:邪王的神女嫡妃星际之废柴大逆袭重生校园女配开局怒怼专家:三胎你帮我养啊眸万界开局大道模拟器,弹指镇压诸天魔模拟十万次,我于古今未来全无敌黑神话悟空穿越篇修仙不如抱大腿我在山海造神明领主之我要让人类重新伟大天荒九曲我真的只想当暖男啊人这种生物一旦不会死会有多无聊绝神恋盗天者死徒弟叛门后,我收养的狗都成了大帝没人比我更懂修炼仙都首席凡尘仙婿开局灵龟,励志成为大千之主爱琳:开始的命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纵横七界之魔帝传混沌元素修真诀第七囚笼妖力一秒一涨,我成禁忌龙神拯救那个短命鬼穿越回中世纪,从小兵当上领主!你为我赌上性命,我又怎敢让你输超越世界观终极万界签到:成就无上至尊我在异界当黄仙GB魂穿狐妖后她靠睡觉修炼成仙最强仙痞被迫嫁蛇仙,他却宠我入骨九曜之心儒道苟圣:这个书生太能藏时命轮凤逆天:废柴嫡女她只手遮天我在疯人院学诡术,一刀斩神明尺水吟我在修真界搞体系魔君重生:这一世我才是天命拜师九叔加入聊天群:但不是群主都欺负我,是僵尸吧?种田成帝,我在西域建天庭万窍归神诀斗罗:我的武魂让比比东跪了!劫烬禅河问道录混沌道种:我在诸天升维功德侠骨名剑录洪荒开局,我为先天人族符剑逆仙途吞噬星空之主家族修仙:麒麟血脉盗墓人社恐仙尊,被迫装逼一秒十级,从边关小卒开始横推战神骸骨大道商涂血脉觉醒:云尘修仙传奇凡人修仙之丹剑双绝穿书后,我躺平签到成了天道的亲穿越异世:我携着万兽杀红眼了!穿越加重生,我成了自己的女人最强杂役:我的系统能吞天炮灰云绵绵:抢机缘杀疯了毒霆帝尊救赎等于献祭?我偏不!中式仙君与西幻魔女的婚后日常穿成蛇妖,我直接绑定气运之子我,帝族神子,开局截胡气运之女救命!这破系统让我开宗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