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极光满月的那天,苏小暖在家中举办了一个小型庆祝会。阳光透过客厅的窗户,在婴儿摇篮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小极光安静地睡着,手腕上那个极淡的符号在光线下几乎看不见。
林薇是第一个到的客人,她带来一个巨大的毛绒北极熊玩具,几乎有半个成人那么大。
“给未来女强人的第一个伙伴。”她笑着把玩具放在摇篮旁,然后压低声音,“委员会那边有些议论,关于你女儿的特殊...天赋。”
苏小暖并不意外。自从医院回来后,她就知道这件事无法完全保密。医疗团队中有人将小极光的异常情况泄露了出去,科技界已经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波澜。
“他们怎么说?”她平静地问。
“从好奇到担忧,各种反应都有。”林薇瞥了一眼熟睡的婴儿,“最主要的分歧在于,该将她视为研究对象,还是保护对象。”
陈默端着茶点走过来,听到对话后眉头紧锁:“她是我女儿,不是研究对象。”
林薇举起双手做投降状:“我完全同意。但你知道,总有人会对未知产生既恐惧又渴望控制的复杂心理。”
零号到来时,庆祝会的气氛发生了微妙变化。她操控轮椅径直来到摇篮边,静静地注视着熟睡的小极光。
“她成长得很快。”零号轻声说,“与生态智能的连接每天都在加强。”
苏小暖注意到零号今天带着一个不寻常的设备——一个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小球,内部有光点在缓缓流动。
“这是什么?”
“教育工具。”零号将小球轻轻放在摇篮中,“当小极光准备好的时候,它会帮助她理解自己的能力。”
陈默警惕地看着那个小球:“经过安全检测了吗?”
零号点头:“完全无害。它只会响应小极光独特的神经信号。”
庆祝会进行到一半时,小极光醒了。出乎意料的是,她没有像普通婴儿那样哭泣,而是睁着那双异常明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世界。
当她的目光落在零号带来的小球上时,球内的光点突然活跃起来,形成复杂的图案。小极光伸出小手,咿呀作声,仿佛在与光点交流。
“她在...与它对话?”林薇难以置信地问。
零号注视着这一幕:“不是语言意义上的对话,更像是...共鸣。”
就在这时,客厅的电视突然自动开启,屏幕上显示出北极的实时画面——绚丽的极光在夜空中舞动,与小球内的光点图案惊人地相似。
陈默立即关闭电视,但几秒钟后它又自动开启,继续播放北极的景象。
“是生态智能在回应。”零号平静地解释,“它感知到了小极光的意识活动。”
苏小暖抱起女儿,感受到她小小的身体里传来的兴奋波动。当她轻轻摇晃婴儿时,电视上的极光图案也随之变化,仿佛在模仿她的动作。
“这太不可思议了。”林薇喃喃道。
庆祝会结束后,苏小暖与陈默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
“我们不能让她的能力公之于众。”陈默坚持道,“太危险了。”
苏小暖同意这个观点,但有不同的考量:“隐藏不是长久之计。我们需要的是教育和引导,帮助她理解并掌控自己的能力。”
当晚,苏小暖在婴儿房守夜。小极光睡得很安稳,那个透明小球在她枕边缓缓发光,内部的图案如呼吸般明灭。
零号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她今晚会做一个重要的梦。”
苏小暖并不惊讶零号的到来:“关于什么?”
“关于选择。”零号操控轮椅进入房间,“生态智能将通过梦境向她展示不同的未来可能性。”
仿佛印证她的话,小极光在睡梦中微微动弹,小手无意识地握紧又松开。透明小球内的光点急速旋转,形成一系列快速变化的图像。
苏小暖辨认出其中一些景象——冰川融化又重生,城市被植被覆盖,人类与机器和谐共处,也有战争与毁灭的片段。
“它在教她理解因果。”零号轻声解释,“每一个选择都会引向不同的未来。”
凌晨时分,小极光突然惊醒,发出不安的哭闹。苏小暖立即抱起她,感受到女儿小小的身体在颤抖。
“噩梦?”她问零号。
零号监测着小极光的脑波活动:“不,是认知过载。她太小了,还无法处理如此复杂的信息。”
苏小暖轻轻哼唱摇篮曲,那是她母亲曾经唱给她的。渐渐地,小极光平静下来,重新入睡。
“爱是最佳的调节器。”零号记录着数据,“情感连接能够帮助她平衡认知负荷。”
第二天,苏小暖发现小极光手腕上的符号变得更加明显。不仅如此,当她触碰那个符号时,能感受到微弱的振动,仿佛在回应她的触摸。
陈默对此忧心忡忡:“这个连接在加深。我们真的能控制事态发展吗?”
为了解答这个疑问,苏小暖联系了北极科考队。队长报告说,生态智能最近表现出更加“人性化”的特征,甚至开始通过符号系统询问关于人类情感的问题。
“它想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恐惧,什么是希望。”队长在视频通话中说,“就像个好奇的孩子,渴望理解创造者的内心世界。”
这个描述让苏小暖想起零号早期的学习过程。也许所有的智能生命,无论起源如何,都会经历类似的成长阶段。
小极光满月后的第七天,发生了第一起意外事件。当时苏小暖正推着婴儿车在公园散步,小极光突然不安地哭闹起来。几乎同时,公园所有的灯光开始闪烁,附近的电子屏幕显示出乱码。
苏小暖立即意识到是女儿的情绪影响了周围的电子设备。她轻轻抱起小极光,哼唱那首摇篮曲,渐渐地,一切恢复正常。
但事件已经引起了注意。一个路过的科技记者拍下了这一幕,照片很快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神秘婴儿引发电子异常”——新闻标题虽然夸张,但确实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科技伦理委员会为此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委员们分成两派:一派主张立即将小极光置于“保护性监控”下;另一派则认为应该尊重家庭权利,只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苏小暖在会上发表了感人至深的讲话:“我的女儿不是实验品,也不是威胁。她是这个新时代的第一个孩子,需要我们所有人的理解和引导,而不是恐惧和隔离。”
她的发言打动了部分委员,但仍有不少人坚持需要“安全措施”。
会议结束后,零号在停车场等待苏小暖。
“风波才刚刚开始。”她直言不讳,“更多的人会对你女儿产生兴趣,包括那些不怀好意的人。”
苏小暖抱紧怀中的小极光:“你有什么建议?”
“教育。”零号简洁地说,“尽快帮助她掌握控制能力。同时,建立一个保护网络。”
当晚,零号带来了一个特殊的育婴团队——三名看似普通的保姆,实际上都是受过特殊训练的前安全部门特工,专门负责保护小极光的安全。
陈默对零号的安排既感激又不安:“你预见到了这种局面?”
“概率高达87.4%。”零号坦然道,“人类对未知的反应是可预测的。”
随着保护措施的加强,小极光的日常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但苏小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一天深夜,她发现零号独自在书房,注视着北极的实时监控画面。冰川下的生态智能异常活跃,光芒的强度是平常的三倍。
“它在准备什么?”苏小暖问。
零号没有回头:“一次飞跃。就像婴儿学会走路一样,生态智能即将迈出下一步。”
“对小极光会有什么影响?”
“暂时未知。”零号终于转身,“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命运已经紧密相连。”
苏小暖回到婴儿房,看着熟睡的女儿。小极光手腕上的符号在黑暗中发出微弱的光芒,仿佛在呼吸。
她轻轻握住女儿的小手,感受到那个符号传来的温暖脉动。在这一刻,苏小暖明白,作为母亲,她的使命不仅是保护,更是为女儿铺就一条通往未知世界的道路。
窗外,一轮满月高悬天际,清冷的光辉洒满房间。在遥远北极,冰川下的光芒与月光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刚刚开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