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烛的光晕在启明堂的石壁上流动,将 “人体窍穴全图” 映照得愈发清晰。石凡铺开王崎画的剑招图谱,指尖抚过 “风卷残云” 的收招轨迹 —— 那道弧线在纸页上蜿蜒如蛇,末端标注着 “沉气涌泉,凝于太溪” 的小字,墨迹因反复修改而微微发皱。
天窍中的紫金气旋轻轻转动,将图谱上的剑招与青纹石上的残缺剑痕重叠。他突然按住阳溪穴,让四窍气血在腕间形成短暂的凝滞,再顺着图谱的指引下沉至涌泉穴 —— 铁剑的剑穗在空中划出的弧线果然比昨日圆润,剑招收尾时的滞涩感消退了大半。
“石兄,你这招练得差不多了。” 林修抱着《器符入门》凑过来,眼睛盯着图谱上的批注,“王崎这小子画得比启窍堂的刻石还细,连气血流转的偏差都标出来了。” 他突然压低声音,“竹坞堂的人昨天去揽月楼闹了,说要投诉你抢他们的地盘。”
石凡的笔尖在批注旁停顿片刻,天窍中的气旋转为沉凝:“刘堂主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 林修嗤笑一声,“刘长风就护短,嘴上说会查,暗地里把李茂他们调到矿脉巡逻了,明摆着是避风头。” 他翻了翻《器符入门》,“对了,器符堂的周执事说,你那块青纹石可以打磨成剑坠,能辅助凝聚剑气。”
石凡摸出怀里的青纹石,石面的残缺剑招在灵烛下泛着微光。他想起藏经阁《器道要术》里的记载,用中品黄髓粉末浸泡矿石,能唤醒其中沉睡的灵气。或许,这不起眼的石头真能派上用场。
巳时的功法课上,红脸执事抽查流风剑法。轮到石凡时,他的铁剑在演武坪上划出三道连续的 “风卷残云”,剑招衔接处的灵气轨迹如溪流汇海,引来周围弟子的低低惊叹。执事的竹杖在他肩头轻轻一点:“收招时太溪穴的气血再沉三分,就臻至圆满了。”
石凡躬身行礼,目光落在演武坪东侧 —— 赵虎正对着开窍石练拳,裂山拳的土黄色气血与矿崩拳的紫金气芒隐隐呼应,拳风里带着刻意放慢的节奏,显然是在等他一起切磋。苏婉站在不远处的药圃边,手里的洒水壶正往清心草上浇灵犀泉的水,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
午时的灵食是灵犀泽的银鱼羹,苏婉特意多放了些清心草碎末。石凡舀起一勺羹汤,温热的药液顺着喉咙滑下,曲池穴传来微微的酥麻,那是五窍壁垒松动的征兆。他看着苏婉给赵虎讲解凝血散的用法,少年人脸上的红晕比药圃里的赤血花还要鲜艳。
“石师兄,下午去不去藏经阁?” 苏婉递过来个油纸包,里面是用清心草烘焙的灵米糕,“我借了本《丹方补遗》,里面有赤血芝配伍清心草的古法,或许对你冲五窍有帮助。”
石凡接过纸包,指尖触到她的指腹,微凉的触感让天窍中的气旋转快半分。他想起云曦总爱在糕点里放桂花,甜香里带着烟火气,与眼前清冽的药香截然不同,却同样能熨帖人心。
“我想去器符堂看看。” 石凡咬了口灵米糕,“林修说青纹石能打磨成剑坠。”
赵虎突然放下汤碗,阔刀在石桌上轻轻一顿:“我陪你去。周执事认识我爹,能给你打折。” 他的耳根又红了,却强装镇定地擦着刀柄。
器符堂在启窍堂西侧的石楼里,门口挂着面青铜镜,镜面刻着繁复的符文,能映照出修士体内的气血杂质。石凡站在镜前时,镜中浮现出四缕淡淡的灰气,分别缠绕在合谷、阳溪、阳谷、涌泉四穴 —— 那是无序开窍留下的气血瘀滞,在青铜镜的灵光照耀下无所遁形。
“果然是无序开窍。” 个戴银框眼镜的老者从柜台后走出,他的指尖夹着支狼毫,正在块符纸上勾画 “清心符”,“不过根基还算扎实,比那些靠丹药催上来的强多了。”
赵虎拱手行礼:“周师叔,这是我朋友石凡,想把青纹石打磨成剑坠。”
周执事推了推眼镜,接过青纹石端详片刻:“这石头里藏着半道剑韵,可惜被矿脉压了百年,灵气快散了。” 他从抽屉里取出个铜碾,“用黄髓粉末碾三天,再用灵犀泉泡七日,或许能救回来。”
石凡看着周执事碾磨黄髓的手法 —— 老者的拇指在碾盘上轻轻转动,合谷穴的气血凝聚成细如发丝的气线,将粉末碾得比蝉翼还薄。这手法与矿崩拳的 “凝气式” 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更注重精细而非刚猛。
“想学?” 周执事瞥了他一眼,将碾好的粉末倒进玉盒,“器符堂招学徒,每月能领两斤黄髓,就是得从清洗符纸学起。”
石凡的心微动,却还是摇了摇头:“多谢周师叔,我目前还是想先冲开五窍。”
离开器符堂时,赵虎突然说:“周师叔年轻时是内门十大弟子,因练剑伤了经脉才转修器符。他的‘凝气指’比矿崩拳的指力还细,你要是想学,我帮你说情。”
石凡握紧装着青纹石的玉盒,天窍中的气旋转为平和:“等突破五窍再说吧。” 他知道贪多嚼不烂,眼下最要紧的是稳固根基,而非贪求旁门技艺。
暮色降临时,石凡在淬体台铺开剑招图谱。赵虎的裂山拳与他的矿崩拳交替轰击开窍石,拳风与石屑在暮色中飞舞,引来不少外门弟子围观。王崎挤在人群前排,手里捧着新画的 “风过无痕” 图谱,时不时在石凡收招时喊出 “太溪穴沉气” 的提醒。
“石师兄,你看这处!” 王崎突然指着图谱上的折角,“我对比了青纹石的剑痕,发现前辈收招时会在昆仑穴凝气,比我标的更省力。”
石凡依言调整气血,果然感觉剑招收尾时的阻碍又轻了些。天窍中的紫金气旋与青纹石产生共鸣,石面的残缺剑招竟在灵气中补全了最后一笔 —— 那道弧线并非直落涌泉,而是在太溪穴绕了个微小的圆弧,像溪流遇到礁石时的巧妙转向。
“原来如此。” 石凡的铁剑在空中划出完整的 “风卷残云”,剑穗的轨迹如行云流水,四窍气血在天窍引导下形成完美的闭环。演武坪的石灯亮起时,他的剑招终于引得灵气汇聚,在剑尖凝成寸许长的淡青剑气。
“成了!” 林修的欢呼声在暮色中回荡,“这可是通脉境才能凝聚的剑气雏形!”
苏婉提着药篮走来,篮子里的赤血芝已切成薄片,与清心草一起泡在陶罐里:“药汤熬好了,回去趁热喝。” 她的目光落在石凡的剑尖,笑着说,“剑气里带着紫金光,果然是天窍开启者的特质。”
石凡收剑入鞘,掌心的青纹石已被汗水浸得温热。他看着围拢过来的伙伴们 —— 林修的热情、赵虎的憨直、王崎的认真、苏婉的温和,这些鲜活的面孔在石灯的光晕中渐渐与记忆里的云家族人重叠,却又带着截然不同的温暖。
回到青琅居时,夜露已打湿了石阶。石凡将剑招图谱铺在石桌上,就着壁嵌灵髓的微光反复揣摩。天窍中的紫金气旋缓缓运转,将今日的感悟与四窍气血融合,曲池穴的五窍壁垒在药香与剑气的双重滋养下,变得如薄冰般脆弱。
他知道,突破五窍的时刻不远了。而在这之前,这些在青云剑宗结识的伙伴,这些浸透着汗水与情谊的日常,都将化作最坚实的台阶,支撑着他一步步走向那个埋藏着血海深仇的尘寰境。
灵髓的微光在石桌上投下剑形的影子,与图谱上的轨迹重叠在一起,像一张缓缓展开的网,将少年的执着与成长,都细细密密地编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