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园的开垦和果树的规模化管理逐渐步入正轨,仓库里囤积的初级产品越来越多。与镇上王老板的贸易虽然稳定,但李金唐深知,那小池塘养不出真龙。王老板的胃口和渠道有限,给出的价格也逐渐触顶,想要让“星火”的经济真正腾飞,必须寻找更大、更广阔的市场。
他的目光,越过蜿蜒的海岸线和起伏的丘陵,投向了南方那座传说中的大都市——马尼拉。通过各种渠道打探来的消息拼凑,他知道那里是整个吕宋岛,乃至周边区域的经济中心,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其中,掌控着大量农产品和日用品贸易脉络的**华人商会**,更是重中之重。
“必须去一趟马尼拉!”这个念头在李金唐心中愈发坚定。他要亲自去会一会那里的商人,为“星火”的产品打开销路,也为势力未来的发展寻找更多的可能性和资源。
这是一次远行,风险与机遇并存。他精心准备了“敲门砖”:不再是粗糙的生胶块,而是他带领木根叔等人,利用简陋工具反复试验,初步提纯、凝固成的**二十公斤色泽均匀、杂质更少的精炼橡胶片**。同时,他还挑选了**五十公斤在通风仓库中保存完好、品相最佳的芒果**,这些芒果个头饱满,色泽金黄,香气浓郁,足以代表他们水果的品质。
随行人员他只带了阿勇和另一名机警的队员,人少目标小,行动也更灵活。他将村子和防卫队的日常管理暂时交给了吴阿公和阿强负责。
告别了忧心忡忡又满怀期待的村民,三人带着样品和简单的行囊,先是乘船到达能通公路的镇子,然后辗转登上了前往马尼拉的、摇摇晃晃的长途汽车。
一路颠簸,窗外的景色从熟悉的渔村海滨,逐渐变为大片的种植园、零散的城镇,最后是越来越密集的房屋和嘈杂的人流。当汽车终于喘着粗气驶入马尼拉时,即便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李金唐,也被这四十年代末期南洋最大都市之一的景象所冲击。
高低错落的建筑(虽然大多不高),熙熙攘攘的人群,各种肤色的面孔,叮当作响的马车、缓慢行驶的老爷车,以及空气中混合着海腥、香料、燃油和人体汗液的复杂气味……这一切都与他待了许久的宁静渔村形成了天壤之别。繁华背后,也隐藏着显而易见的混乱与贫富差距,街角可见蜷缩的乞丐,巡逻的军警眼神警惕。
三人在靠近码头区的一家相对干净但价格不菲的华人旅店住下。安顿好后,李金唐立刻开始行动。他知道,在这种地方,没有引荐,想要直接见到商会高层难如登天。
他通过旅店老板,找到了一位熟悉本地门路、看起来颇为精明的中年华人向导,花费了一些银元,说明了来意。
“哦?来自北边渔村的橡胶和水果?想见陈会长?”向导上下打量着风尘仆仆但眼神沉静的李金唐,又看了看他身后两个明显是护卫的精悍随从,心里掂量了一下,“陈天雄副会长可是大忙人,掌管着商会里大半的土产进出口,一般人可见不到。不过……”他话锋一转,“我看几位老板是诚心做生意的,我可以试着帮你们递个话,但成不成,就看你们的货和运气了。”
李金唐明白规矩,又额外付了一笔“活动经费”,并将一小块精炼橡胶和两个最好的芒果作为样品让向导带去。
等待是焦灼的。马尼拉的热带气候闷热难当,街头的喧嚣与渔村的宁静截然不同。阿勇和另一名队员显得有些拘谨和不适应,李金唐则强迫自己冷静,反复推演着可能遇到的情况和说辞。
第二天下午,向导终于带来了好消息:“陈副会长明天上午有空,可以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记住,只有一刻钟!”
机会来了!
第二天,李金唐精心整理了一下仪容,换上了最体面的一身粗布衣服(虽然依旧简朴,但干净整洁),带着阿勇,提着准备好的主要样品,按照约定时间,来到了位于马尼拉市中心一座气派的西式建筑前——这里就是菲律宾华人商会的总部。
通报之后,两人被引入一间宽敞、布置着红木家具和瓷器摆设的办公室。一个穿着丝绸短褂、身材微胖、约莫五十岁上下、眼神锐利中带着审视的中年男子,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正是副会长陈天雄。他面前摆着的,正是昨天向导送来的那一小块橡胶和两个芒果。
“坐。”陈天雄语气平淡,没什么客套,直接进入主题,目光落在李金唐带来的箱子上,“李……先生?从北边来?听说你有些特别的货?”
李金唐不卑不亢地坐下,示意阿勇打开箱子,露出里面码放整齐的精炼橡胶片和金黄的芒果。“陈会长,冒昧打扰。鄙人李金唐,在北部沿海经营一片产业。这是我们自己产出的精炼橡胶和特级芒果,特意带来请陈会长品鉴,看看是否有合作的可能。”
陈天雄拿起一块橡胶片,用手指仔细捻磨,又凑近闻了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橡胶的成色,比他平时经手的很多生胶都要好,杂质少,质地均匀。他又拿起一个芒果,掂了掂,浓郁的果香扑鼻而来。
“橡胶不错,比一般的生胶强。芒果……品相也可以。”陈天雄放下东西,语气依旧听不出喜怒,“不过,李先生,做生意讲的是规模。你这一箱样品固然好,但你能保证长期、稳定的供应吗?量有多大?价格又如何?”
李金唐知道关键来了,他按照【初级商业】技能中的谈判技巧,从容应答:“陈会长明鉴。我们拥有成片的野生橡胶林,并且已经开辟了二百亩的橡胶园,未来产量会持续扩大。至于水果,我们那里适合种植的土地很多,只要销路稳定,规模不是问题。价格方面,我相信以陈会长公道的名声和广阔的销路,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合理的价格,实现双赢。”
他没有直接报底价,而是强调了自身的潜力和对对方信誉的认可,将定价的主动权巧妙地推了回去,同时又展现了合作诚意。
陈天雄微微眯起眼睛,重新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年轻人。不像是普通的乡下土财主或者冒险家,言谈举止颇有章法,而且似乎对橡胶种植很有信心?
“二百亩橡胶园?在北边沿海?”他沉吟了一下,“规模倒是不小……不过,运输是个问题吧?而且,现在这世道,地方可不怎么太平。”
“运输我们可以部分解决,也希望商会能提供协助。至于安全,”李金唐自信地笑了笑,“我们有自己的防卫力量,足以保证产地的稳定和生产。”
一刻钟的时间很快过去。陈天雄没有立刻表态,只是说道:“货,我看到了。你的意思,我也明白了。这样吧,样品留下,我会让下面的人评估一下。你们住在哪里?有消息,我会让人通知你们。”
初次接触,没有立刻达成协议,但至少成功引起了对方的兴趣,并留下了后续联系的方式。这已经超出了李金唐的预期。
“多谢陈会长给予机会!我们静候佳音。”李金唐起身,礼貌告辞。
走出商会大楼,马尼拉灼热的阳光照在身上,李金唐长长舒了一口气。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他知道,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