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朱高煦的挑衅,朱瞻基的神情没有变化。
他站在那里,堵住了唯一的入口。
“二位皇叔说笑了。”
“孙儿是奉皇爷爷之命,前来军前效力。”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此刻,皇爷爷正在帐内与杨士奇杨学士商议军国大事,心情不佳,已传下口谕,任何人不得入内打扰。”
他抬眼,直视着朱高煦和朱高燧。
“皇爷爷的脾气,二位皇叔是知道的。”
“若是此刻闯进去,惹得皇爷爷龙颜大怒,降下雷霆之威,这个后果……恐怕二位皇叔也承担不起。”
天幕上,永乐大帝看到这一幕,却是摇了摇头。
“没用的……这小子在虚张声势。”
“高煦那混蛋,从小就跟咱对着干,他不会信的。”
“这谎言太拙劣了!”
时靖在一旁幽幽开口,一针见血。
“永乐大帝,这可怪不得太孙殿下。”
“要怪,就怪你当年给汉王画的饼太大了。”
“‘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啧啧,你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他,你大哥身体不好,你有机会吗?”
“你给了他希望,却又一次次让他失望。他心里能没点想法?能不惦记那个位置?”
果然。
下方,朱高煦听完朱瞻基的话,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爆发出一阵狂笑。
“哈哈哈哈!”
“商议大事?”
“我看是快不行了,在里面交代后事吧!”
“黄口小儿,也敢在本王面前耍花样!”
“给本王让开!”
说罢,他根本不给朱瞻基反应的机会,一把推开他,和赵王一起,闯进了中军大帐!
在他们闯入的瞬间,大帐周围,原本肃立的五百名军士,齐刷刷地发出一阵甲叶摩擦的金属声。
五百只手,同时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之上。
杀气,弥漫了整个大营。
天幕之上,永乐大帝看到这一幕,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看着自己那两个儿子,又看了看外面那五百名蓄势待发的死士。
“这……这是要……同室操戈吗?!”
“瞻基!”
“你……你难道要杀了你的亲叔叔?!”
朱瞻基的眼神冷得可怕。
他看着闯入大帐的两个亲叔叔,眼睛里翻涌着杀意。
五百名死士,是他最后的底牌。
也是他为父亲朱高炽,为大明江山,准备的最后一道保险。
只要他一声令下,这五百把刀,就会出鞘,将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连同他们的心腹,剁成肉泥!
“瞻基!不要!”
天幕之上,永乐大帝朱棣的吼声都变了调。
他双目赤红,盯着下方那剑拔弩张的一幕,身体因为极度的恐惧和愤怒而颤抖。
“那是你亲叔叔!你怎么敢!你怎么敢动杀心!”
“你疯了吗?!”
朱棣是真的怕了。
他可以容忍儿子们争斗,甚至可以默许他们之间用些手段,但同室操戈,血溅当场,这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底线!
那可是他的亲儿子!
朱元璋倒是没那么激动,他只是叹了口气。
“老四啊老四,你看到了吗?”
“这就是你种下的因,现在,要结出果了。”
“你给了老二不该有的念想,又迟迟不肯让他死心。你把老大推上太子之位,却又处处表现出对他的不满。”
“你让老大活得战战兢兢,让老二活得野心勃勃,现在,你的孙子要替他爹,把你这两个无法无天的儿子,一起收拾了!”
“报应!都是报应啊!”
朱棣被这几句话说得浑身发冷。
他眼睁睁地看着朱瞻基抬起了手。
那是下达命令的手势!
“时靖!快!快拦住他!”朱棣彻底慌了,他扭头冲着时靖大喊,几乎是在哀求。
时靖却摆了摆手。
“永乐大帝,稍安勿躁。”
“说了死不了,就是死不了。”
“看着吧,你大明的忠臣,可不止一个。”
就在朱瞻基的手即将挥下的千钧一发之际!
“滚出去!”
一声怒吼,猛地从大帐之内炸响!
紧接着,一本兵书从里面扔了出来,擦着朱高煦的耳朵飞过,“啪”的一声砸在了营帐的木桩上,书页散落一地。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把所有人都给干懵了。
朱高煦和朱高燧更是吓了一跳,猛地回头看向帐内。
只见一个身穿七品官服的年轻人,正站在大帐中央,怒目圆睁,胸口剧烈起伏。
于谦!
朱高煦的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
“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对本王大呼小叫?!”
“来人……”
他话还没说完,朱瞻基已经一步上前,恰到好处地露出一副为难的表情。
“二位皇叔,都说了皇爷爷心情不佳,正在议事,你们非要闯进来。”
“这位是兵部职方司主事于谦,正在向皇爷爷禀报军务,被你们惊扰,这才……唉!”
他这番话,看似是在解释,实则句句都是在给朱高煦和朱高燧上眼药。
意思很明白:我们正在里面谈正事,是你们俩非要闹事!
朱高煦脑子再不好使,此刻也品出点不对劲了。
他虽然不信朱棣还活蹦乱跳,但万一……万一老爷子只是重病,还没咽气呢?
自己这么硬闯进来,还被一个七品官指着鼻子骂“滚出去”,这事要是传到老爷子耳朵里……
朱高煦激灵灵打了个冷战。
他可以不把病秧子大哥和黄口小儿侄子放在眼里,但他对朱棣的恐惧,是刻在骨子里的。
“哼!”
他瞪了于谦一眼,又看了一眼外面那些手按刀柄的军士,终究是没敢再发作。
“走!”
朱高煦一甩袖子,拉着朱高燧,钻出了大帐,快步离开了。
天幕之上,朱棣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整个人都瘫软下来。
朱元璋则是双眼放光,指着下方那个于谦,赞不绝口。
“好!好个有胆色的娃子!”
“区区七品官,面对两个亲王,面不改色,还敢直接开骂!这份胆气,这份忠勇,咱大明朝的文官里,少见!”
朱棣一听,立马来了精神,脸上又挂上了得意的笑容。
“那是!爹,你也不看看这是谁发现的人才!”
“这于谦,当初可是咱亲自点的状元!咱早就看出来,这小子是块好钢,将来必成国之栋梁!”
朱元璋一听这话,猛地想起了什么,他扭过头。
“咱想起来了!”
“时靖!你小子之前跟咱说过,就是这个于谦,给咱大明朝,续了足足二百年的命?!”
此话一出,刚刚还在吹嘘自己的朱棣,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什么?!”
“续命……二百年?!”
父子俩的眼珠子瞪得溜圆,看向时靖,那表情,活像是见了鬼。
一个七品小官,怎么给一个王朝续命?还是二百年?!
这扯犊子也不是这么扯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