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郑总的会面,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下确认了潜藏巨鳄的存在。李氏国际投资,这个带着港岛资本光环和隐约灰色背景的对手,其温和表象下的吞并野心已昭然若揭。龙西念深知,接下来的较量,将不再是街头混混的滋扰,而是资本、渠道、技术乃至背后能量的全方位博弈。
他第一时间拜访了林耀东。地点依旧在那家清幽的茶庄,但氛围与以往略有不同。林耀东依旧沉稳地煮着茶,但眼神中多了一丝审慎。
“龙老弟,听说你和港岛来的郑总见过面了?”林耀东看似随意地问道,消息果然灵通。
“见过了,李氏国际,胃口不小。”龙西念没有隐瞒,将郑总意图注资控股的想法简单说了一遍。
林耀东慢条斯理地斟茶,淡淡道:“港岛的资金,像水,无孔不入。能载舟,亦能覆舟。龙老弟拒绝得好,有些船,上去了就下不来了。”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提醒,“不过,李氏在国际贸易和海运渠道上,确实有些能量。他们若真要在鹏城发力,恐怕不只是钱的问题。”
龙西念听出了弦外之音。林耀东在鹏城根基深厚,但在涉及境外渠道和更复杂资本运作的层面,恐怕也并非全无顾忌。他此次前来,并非单纯求援,更是探听虚实和寻求某种默契。
“林老板的意思是?”
“生意场上的事,最终还是靠实力说话。”林耀东放下茶壶,目光锐利地看着龙西念,“你的根基在江南,在厂子里。只要你的东西够好,成本够低,就不怕别人抢市场。至于其他方面……”他顿了顿,意味深长,“鹏城,终究是讲规矩的地方。”
这句话,等于给龙西念吃了一颗定心丸。林耀东表明了态度:正常的商业竞争他或许不会直接插手,但若对方动用盘外招,他也不会坐视不理。这已经是龙西念目前能争取到的最有利的支持。
“我明白了,多谢林老板。”龙西念举杯致意。
离开茶庄,龙西念心中已有定计。外部助力有限,核心还是要自强。他必须抢在李氏国际完成布局之前,迅速巩固自身优势,并找到对方的弱点。
回到公司,他立刻召开了集团筹备委员会的紧急会议。
“李氏国际的优势在于资金和海外渠道,但他们的短板也很明显——对内地市场、尤其是生产环节不熟悉,缺乏根基。”龙西念站在小白板前,目光扫过陈小刀、李维民等人,“我们的策略是:避其锋芒,击其要害。”
他迅速做出部署:
1. 固本培元,技术突围:立刻加大对江南龙腾纺织的投入,命令苏晚晴和徐师傅,集中所有技术力量,必须在两个月内,攻克斜纹布和灯芯绒的量产技术难关,并同步启动小批量试产。这是产品差异化的关键,也是摆脱低端同质化竞争的法宝。
2. 渠道深耕,合纵连横:由陈小刀负责,主动出击,与现有合作的下游批发商和零售商签订更长期的排他性或优先供货协议,适当给予价格优惠或返点,巩固基本盘。同时,尝试接触那些对李氏国际强势作风不满、或者更看重长期稳定合作的中小客户,建立“反李氏联盟”。
3. 品牌造势,先声夺人:加快“龙腾”品牌的宣传节奏。除原有计划外,龙西念决定投入一笔额外资金,在鹏城即将举办的首届轻工业产品展销会上,拿下一个醒目展位,高调展示龙腾纺织的新面料和龙腾制衣的成衣系列,直接与可能参展的李氏国际打对台。
4. 情报搜集,寻找破绽:李维民的任务不变,继续深挖李氏国际的背景,特别是其在港岛的具体关联、资金流向以及在鹏城除了布料生意外,还有哪些布局。龙西念相信,如此庞大的资本进入,不可能毫无痕迹,一定有其战略意图和潜在弱点。
一系列指令精准而高效,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了最关键的方向。整个“龙腾”体系如同精密仪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江南方面,苏晚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也爆发出了惊人的潜力。她几乎吃住在厂里,协调各方,督促进度,将龙西念的决心毫无保留地传递下去。徐师傅带着技术骨干日夜攻关,反复试验工艺参数。整个龙腾纺织充满了一种背水一战的紧迫感。
鹏城这边,陈小刀使出了浑身解数,利用他草根出身、善于打交道的特点,游走于各个批发市场,巩固关系,串联盟友,虽然过程艰难,但也确实稳住了一些摇摆不定的客户。
与此同时,龙西念亲自盯进展销会的筹备。他要求展位设计必须突出“国货精品”、“技术创新”的主题,与港资品牌形成差异化。展出的样品必须是江南即将量产的最新型号,甚至包括了几款还在最后调试阶段的提花布样品,决心一鸣惊人。
就在龙西念全力备战之时,李氏国际的反击开始了。手段果然更加老辣和隐蔽。
首先,龙西念接到几家主要棉纱供应商的电话,委婉地表示由于“国际市场波动”和“产能紧张”,后续供货价格可能需要上浮5%-8%,并且不能保证稳定供应。这几家供应商,恰好都是李氏国际接触过的。
紧接着,两家原本与龙腾制衣谈好代工合作的服装小厂,突然单方面违约,宁愿支付违约金,也停止了接单。传闻是接到了李氏国际关联公司给出的、条件更优厚的长期大订单。
渠道方面,两家规模不小的批发商明确表示,后续进货需要“重新考虑”,态度暧昧。
资本的力量开始显现。李氏国际利用其资金优势,直接在上游原料和下游代工厂进行精准狙击,试图掐断龙腾的供应链和生产链。
“妈的!这是要逼死我们啊!”陈小刀气得破口大骂。
龙西念却异常冷静。对方的出手,在他的预料之中。“慌什么?他们越是这么做,越是说明他们急了,害怕我们的产品起来。”
他立刻采取应对措施:
· 原料端:让苏晚晴在江南寻找替代的、或者规模稍小但质量可靠的棉纱供应商,哪怕成本暂时高一点,也要保证生产不停。同时,他亲自联系了之前拜访过的、与乡镇企业局关系良好的领导,委婉反映了原料供应遇到的“不正当竞争”问题,寻求官方协调。
· 生产端:代工厂的违约虽然造成被动,但也让龙西念下定决心,必须加快自有制衣厂的建设步伐。他让陈小刀将原计划扩大,直接寻找合适场地,筹建一个更具规模的龙腾制衣二厂,减少对外依赖。
· 渠道端:对于摇摆的批发商,龙西念让陈小刀暂时冷处理,将更多精力投向那些愿意共渡难关的中小客户和正在开拓的百货公司专柜渠道。
这是一场硬仗,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每一步都不能走错。龙西念如同一个冷静的棋手,在对方狂风暴雨般的攻势下,稳稳地守住自己的基本盘,并伺机反击。
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展销会开幕只剩下一周。江南终于传来捷报——经过无数次失败,徐师傅团队成功攻克了斜纹布的量产技术难关,首批样品布面光洁,纹路清晰,手感厚实,质量完全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灯芯绒的试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消息传来,鹏城总部一片欢腾!这无疑是决战前最有力的强心剂!
龙西念长舒一口气,眼中精光四射。他立刻命令江南加班加点,赶制出一批高质量的斜纹布和试产成功的灯芯绒样品,火速运往鹏城,作为展销会的王牌展品!
“亮剑的时候到了!”龙西念对全体核心成员说道,“让所有人都看看,我们龙腾,凭的是什么立足!”
展销会,将不再是简单的产品展示,而是“龙腾”向强大对手发出的正式宣言,是逆势突围的第一场正面战役!龙腾之剑,已然出鞘,寒光凛冽,直指对手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