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间那枚记载着陷阱丹方的玉简,冰凉依旧,却仿佛隐隐散发着一股阴毒的灼热。林阳面无表情地将其收入怀中,转身继续走向药材库房,步伐沉稳,不见丝毫异样,仿佛真的得到了一份需要珍重对待的“师兄厚赠”。
领取了今日份需要处理的废料,林阳如同往日一般,在丹房偏僻角落找了个位置,开始分拣那些属性混杂、灵气逸散的残渣。他的动作不疾不徐,目光低垂,似乎全神贯注于手中的活计。然而,他的心神,早已沉入《玄天秘录》那浩瀚如烟的丹道篇章之中。
孙淼给予的那份所谓“凝元化煞丹”的丹方,其内的诸多陷阱与谬误,在他脑海中逐一浮现,并与《玄天秘录》中的正统理论相互印证、解析。
“地心火莲”性暴烈,蕴地火精粹,主升发;“寒髓草”性极寒,凝阴煞之气,主沉降。二者确属药性相冲之典型。寻常丹师见之,必认为此方荒谬。然《玄天秘录·异药相合篇》却有记载:“极阳遇至阴,非必相毁,若得‘桥引’,反可衍化混沌,滋养生机。”所谓“桥引”,便是需要一种具备极强包容性与调和力的灵物,于二者将触未触、能量最为爆裂的临界点介入,以其自身特性短暂包裹、中和那股毁灭性能量,并引导其向一种奇异的平衡状态转化。
孙淼原方中,非但没有这关键的“桥引”之物,反而在错误的时间点加入了另一种催化冲突的辅药,其心可诛。
而那一味被伪装成“化煞藤”的“腐心兰”…林阳眼底寒光一闪。《玄天秘录》中毒物篇对此有详述,其毒阴损,善蚀玄脉,但其毒性却能被一种名为“血纹藤”的灵草完全中和转化,生成一种对稳固神魂有微效的物质。这“血纹藤”并非罕见之物,但因其药性通常用于炼体丹药,极少与“化煞藤”这类药材同用,故常人难以联想。
至于那些完全错误的投药顺序和火候掌控,更是基础性的谬误,修正起来对林阳而言毫无难度。
不仅如此…林阳心神微动。《玄天秘录》中还有一种名为“九转涟漪凝丹术”的冷门手法,此术并非用于提升丹药品阶,而是能在成丹瞬间,于丹药内部留下极其细微、几乎不可察觉的独特能量涟漪印记。此印记无任何药效影响,却如同暗记,若以特定秘法感应,便能清晰辨明此丹出自何人之手,炼制时的大致手法脉络亦能窥得一二。
孙淼想让他当众出丑?林阳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那便看看,最终出丑的会是谁。
思路既定,接下来便是材料的准备。孙淼给的丹方所列药材,大部分是常见之物,杂学峰库房便可领取,但其中几味关键且被做了手脚的,却需要替换或额外添加。
“桥引”之物,林阳选择了“地脉紫芝”的粉末。此物性温和,蕴大地中正平和之气,是极好的调和剂,虽珍贵,但以他此次小比参赛者的身份,申请少量使用合乎规矩。
替代“腐心兰”的“血纹藤”更是常见炼体药材,库房储备充足。
唯独那用于留下暗记的“九转涟漪凝丹术”,需要一种极其冷僻的辅料——“百年份以上的空心柳树心分泌的凝露”,此物通常无人问津,也不知库房是否有存货。
接下来的两日,林阳依旧按部就班地完成孙淼分配的繁重杂务,但在间隙时间,他频繁出入库房和藏经阁。明面上,他是为小比做准备,查阅资料,熟悉药材,行为合理,无人怀疑。
在库房,他凭借参赛权限,顺利领取了“地脉紫芝粉”和“血纹藤”。询问“空心柳凝露”时,管理库房的执事果然面露讶色,表示此物极少使用,需要查找记录。最终,在一个积满灰尘的角落玉匣中,找到了仅剩的寥寥数滴,被封存在水晶瓶中,灵气微弱几乎感知不到。林阳以“尝试研究一种古籍记载的冷门丹方”为由,顺利将其申请到手。
在藏经阁,他也不再局限于地理志和秘史,而是大量翻阅关于各种基础药材药性辨析、以及炼丹失败案例分析的常见典籍。此举落在偶尔关注他的人眼中,更坐实了他“临阵磨枪”、“基础不牢”的印象。孙淼得知后,更是嗤笑不已,认定林阳正对着那假丹方一筹莫展,只能病急乱投医。
无人知晓,林阳翻阅那些失败案例,正是在反向推演孙淼可能期望看到的炸炉或毒丹产生的种种现象与能量波动特征,从而更精准地把握自己出手的时机与力度,确保万无一失。
夜深人静,简陋的居所内。
林阳并未入睡,而是盘膝而坐,双目微阖。他的身前,虚拟的丹炉与药材在强大的神识观想中一一浮现。他以心神为火,以魂力为引,一遍又一遍地模拟演练着改良后的“凝元化煞丹”炼制全过程。
从处理药材的细微手法,到控火时精妙到毫厘的温度转换,再到投入“地脉紫芝粉”与“血纹藤”的最佳时机,以及最后成丹瞬间那一道蕴含了“九转涟漪凝丹术”的独特手诀…
每一个步骤都力求完美,每一种变化都推演到极致。他将孙淼原方中的每一个陷阱,都变成了展示自己绝对掌控力的舞台。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当窗外天际泛起一丝鱼肚白时,林阳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神光湛然,平静无波。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他取出那枚记载着陷阱丹方的玉简,指腹轻轻摩挲过其冰凉的表面。
师兄,你的“厚礼”,我已悉数收下。
但愿小比之上,你见到这份“回礼”时,还能保持住那副师兄的派头。
他收起玉简,起身,推开房门,迎着初升的晨光,向外走去。
今日,便是杂学峰小比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