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悦这一病,虽然来得凶猛,但在林羽及时的照料和药物作用下,去得也快。烧退之后,主要是身体虚弱,需要时间静养恢复。林羽直接将原定在吉隆坡后续几天的商务会谈全部推迟或改为线上初步沟通,给她留下了充足的休养时间。
酒店套房里因此多了几分难得的闲适和……微妙的居家感。
林羽并没有时时刻刻守在秦悦房间,他大多时间还是在客厅处理公务,通过加密渠道与全球各地的项目负责人联系,尤其是密切关注着“方舟”勘探的最新进展——淡水透镜体的验证钻探已接近尾声,数据越来越乐观,这让他心中那块最大的石头落下了大半。
但他会定时过来查看秦悦的情况,询问她是否需要什么,督促她按时吃药、喝水。酒店送来的餐食也一律换成了清淡滋补的药膳粥和汤品。
秦悦起初还有些不自在,毕竟让老板如此照顾,于公于私都感觉有些逾越。但林羽的态度十分自然,仿佛这只是管理者对得力下属必要的关怀,责任大于私谊,让她那份尴尬也渐渐消散,转而变成一种复杂的感激和……难以言喻的亲近感。
她靠在床头,看着客厅里林羽对着电脑屏幕专注工作的侧影,偶尔能听到他压低声音对着耳机下达清晰指令的片段。这个男人,似乎永远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目标明确,行动果决。就连照顾人,都带着一种高效的、不容置疑的温柔。
这种反差,让她心跳有些失序。
第三天,秦悦的精神已经好了很多,可以下床慢慢走动了。下午,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她走出卧室,看到林羽正站在客厅的落地窗前打电话,似乎是在和欧阳倩沟通日本那边苏瑶处理纠纷的进展。
“……嗯,告诉她不用急着赶过来,先把日本那边彻底理顺。东南亚这边,我和秦悦能处理好。”他的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听到苏瑶的名字,秦悦的心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一种微妙的、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比较心理悄悄浮现。他会这样照顾苏瑶吗?应该会吧……毕竟他们之间……她甩甩头,试图驱散这些不合时宜的念头。
林羽结束通话,转过身看到她,微微颔首:“气色好多了。”
“嗯,好多了,谢谢林董照顾。”秦悦笑了笑,尽量让自己看起来自然些,“老是躺着也闷,有什么我能帮忙看的文件吗?简单点的就行。”
林羽看了她一眼,似乎衡量了一下她的状态,走到茶几前拿起一份文件夹递给她:“这是初步筛选的几家马来西亚本土有潜力的影视制作公司和独立工作室的资料,不急着要结论,你先看看,有个初步印象就好。”
“好。”秦悦接过文件,在沙发上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坐下,认真地翻阅起来。
客厅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林羽偶尔敲击键盘的轻响。阳光慢慢移动,气氛宁静而融洽。
看了一会儿资料,秦悦抬起头,有些感慨:“这些本土公司,虽然规模不大,设备也可能不如国内顶尖,但有些创意点和对本地文化的理解,真的很独特,是闭门造车想不出来的。”
“嗯。”林羽表示同意,目光依旧停留在电脑屏幕上,手指却停了下来,“所以,‘收购’或‘控股’不是最优选,容易扼杀这种原生创造力。更适合的方式或许是‘投资’、‘合作’、‘联盟’,保留他们的独立性和特色,我们提供资金、技术、渠道和部分内容创意支持,实现共赢。”
他的思路永远清晰而直接本质。
“就像播种,而不是移栽大树。”秦悦比喻道。
“很贴切。”林羽看了她一眼,眼中有一丝赞许,“我们需要的是在这片土壤里播下林氏的种子,让它顺着这里的阳光雨露自然生长,而不是强行把国内的成熟模式搬过来,水土不服。”
两人就着这个话题又讨论了一会儿,从合作模式聊到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再到如何挑选最具潜力的合作伙伴。秦悦发现,即使是在病后初愈的状态下,这种不带压力的、思维碰撞的交流也让她感到愉悦而充实。
傍晚,林羽让人送餐到房间。依旧是清淡的饮食,但多了几样秦悦喜欢的马来小点心。
吃饭的时候,秦悦状似无意地问起:“刚才听你电话里说,苏总那边处理得还挺顺利?”
“嗯,基本解决了,比预想得快。对方理亏,苏瑶抓住了关键点。”林羽简单回答,语气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她能力很强。”
“是啊,苏总一直很厉害。”秦悦附和道,心里却莫名松了口气。
饭后,林羽递给她一个U盘:“这里面是几家目标公司的详细财务评估和部分作品样本,你有空可以看看。不着急,身体要紧。”
他的关心依旧克制而务实,但秦悦却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份细心。她接过U盘,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手掌,两人都顿了一下,随即自然分开。
“好,我会看。”秦悦低下头,感觉脸颊有些微微发烫。
progress 的南洋战略,在秦悦病愈的这几天里,并未停滞,反而以一种更深入、更细致的方式在酝酿和规划。放缓的脚步给了他们更多观察和思考的空间,而病中的插曲,则像一种催化剂,让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而亲近。一种默契在无声中滋生,如同南洋潮湿的空气里悄然蔓延的藤蔓,静默生长,缠绕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