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澜清省震区的那天,是一个难得的晴朗冬日。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上,试图用它的温暖驱散弥漫的悲伤和寒意。垭口安置点已然秩序井然,更多的永久性过渡板房正在不远处的平地上开始搭建地基,预示着一种相对长久的安置即将开始。
林羽与他带来的小组一一道别。孙医疗顾问选择暂时留下,加入国家医疗队的轮换体系,继续发挥余热;李物流专家和钱工程师则带着厚厚的笔记和一手资料,准备返回集团进行深入的总结,为后续可能参与的灾后重建项目做准备;两位行政协调员也收获了一次终生难忘的历练。
没有隆重的送行,只有简单的握手和郑重的嘱托。安置点的负责人、王医生、副乡长,还有那些面孔逐渐熟悉的志愿者们,都来送行。没有太多言语,只是用力地握手,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不舍。
“林总,谢谢你们……真的谢谢……”副乡长声音依旧沙哑,但情绪平稳了许多,“等我们这里重新建好了,一定请你们再来看看!”
“一定。”林羽郑重承诺,“保重身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车队缓缓驶离垭口,沿着依旧颠簸但已畅通许多的道路向外行驶。窗外的景色依旧残破,但已经能看到清理废墟的工程车辆在作业,能看到新的电线杆正在被立起,能看到一些幸存下来的村民,在自家倒塌的房屋前,小心翼翼地清理着还能使用的物品,眼神里不再是全然的绝望,而是多了一丝坚韧和……希望。
林羽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百感交集。这短短十几天,仿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世纪。他亲眼目睹了极致的毁灭与伤痛,也见证了无比坚韧的生命力和八方驰援的人间大爱。个人的力量在天地伟力面前是如此渺小,但无数渺小的力量汇聚起来,又能迸发出改天换地的能量。
这种冲击和感悟,需要时间去沉淀和消化。
返回的路途似乎比来时更快。当航班降落在熟悉的沿海都市机场,当欧阳倩带着车队前来接机,看到林羽那张明显清瘦了些、眉宇间带着疲惫却也多了几分沉静气度的脸时,她明显松了口气。
“林总,辛苦了。”欧阳倩递上一杯热咖啡,“家里一切都好,林叔身体硬朗,村里建设按部就班,集团运营平稳。”
“辛苦了,欧阳。”林羽接过咖啡,暖意透过纸杯传到掌心,“回去路上,先说说集团的情况。”
车上,欧阳倩简洁高效地汇报了林羽不在期间集团的各项重要事务。三大运营中心业务稳步推进,未有大的波澜;总部各项职能运转正常;关于震区的后续捐助和物资调配仍在按计划进行;南宫婉组织的员工心理疏导和慈善募捐后续工作也已完成。
林羽静静地听着,偶尔问一两个关键问题。他的思维似乎需要一点时间,从震区的应急模式切换回商业帝国的日常轨道。
车队没有直接回集团总部大厦,而是径直驶向了林家沟子。这是林羽要求的。
当车辆拐入那条熟悉的、如今已铺上坚实碎石基层的村路时,林羽的目光立刻投向了窗外。
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新民居b区的房子,大部分已经封顶,盖上了整齐的灰瓦,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敦实美观。有些进度快的,外墙已经抹上了第一遍水泥砂浆,窗户框也安装了上去。工匠们还在忙碌着,进行着室内砌隔墙、盘炕、抹灰等精细活儿。
商业区那片巨大的平地,如今已被一道道开挖又回填的沟槽划分出了清晰的脉络——地下管网工程已然完工并回填夯实,下一步就是根据规划,开始在这坚实平整的地基上,建设各类功能建筑了。
村子的整体环境也整洁了许多,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笔直地立在路旁,虽然还没正式通电启用,却已然是一道崭新的风景。
车子在家门口停下父亲林建国正蹲在院门口,和一个泥瓦匠商量着修补院墙的事儿听到车声,他抬起头,看到儿子下车,脸上立刻露出了踏实而欣慰的笑容。
“回来了?”林建国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上下打量着儿子,“瘦了,也结实了。那边……都还好?”
“嗯,回来了。”林羽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安宁感,“那边……还在努力。家里这边,看着真好。”
没有过多的言语,父子间的默契尽在不言中。
接下来的几天,林羽仿佛又变回了那个林家沟子的“林羽”。他没有立刻投入集团繁忙的事务中,而是给自己放了一个小小的“缓冲期”。
他每天睡到自然醒,吃着父亲做的简单却可口的家常饭菜。 他会在村里慢悠悠地散步,仔细地看着b区每一栋新房的进展,和王经理讨论着室内装修的细节,听取村民们对自家新房布局的想法。 他会去商业区那片已经平整好的土地上走走,踩着坚实的回填土,想象着这里未来建起集市、客栈、广场的热闹景象。 他会去小姨家的作坊看看辣酱的灌装试生产,提点小意见,顺便“顺”走几瓶刚做好的辣酱。 他会坐在村头的老槐树下,听着老人们聊天,听着他们从最初的担忧、怀疑,到现在对新生活的憧憬和规划。
震区的经历,像一场深沉而剧烈的洗礼,让他更加珍惜眼前这平淡、琐碎却充满生命力的建设过程。那里的工作是争分夺秒的应急救命,是面对毁灭的重建起点;而这里的工作,则是细水长流的滋养生长,是通往美好未来的扎实积累。
速度依旧不快。房子要一砖一瓦地盖,路要一米一米地修,产业要一点一点地培育。但他无比享受这种“慢”。这种慢里,有思考,有沉淀,有对质量的坚持,更有对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的关怀。
他偶尔会和欧阳倩视频通话,处理一些必须由他决策的事务,但语气变得更加从容平和,决策也更加注重长远和可持续性,少了几分商业上的锐利,多了几分人文的温度。
欧阳倩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她没有多问,只是更加高效地执行着指令。
夕阳下,林羽再次和父亲一起散步。看着炊烟从新建的烟囱里袅袅升起,听着谁家厨房传来炒菜的声响和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乡音。
“还是家里踏实。”林建国抽着烟袋,悠悠地说了一句。
“是啊。”林羽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他回来了,带着远方的风霜与感悟,重新扎根于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步伐依旧不疾不徐,内心却更加丰盈和坚定。他知道,无论是远方还是故乡,建设与重生,都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无数人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去努力。
而他,愿意成为这其中的一份子,慢慢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