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勒文明为地球布置的防御,并非肉眼可见的钢铁壁垒,而是一张渗透在时空褶皱中的“静默之网”。
这张网的核心,是隐藏在月球背面那座“方舟之城”释放的维度锚点。数万根能量细丝从城市根系延伸而出,扎入地月系的引力场节点,像蛛丝般编织出一层无形的时空膜。当外界能量体(无论是实体战舰还是能量武器)试图突破这层膜时,会瞬间触发“相位偏移”——目标的空间坐标会被强行置换到百里之外的虚空,速度快到连最精密的探测器都无法捕捉轨迹。
在近地轨道,卢勒文明布下了三百六十个“涟漪发生器”。它们伪装成小行星的碎片,却能实时监测地球周边的能量流动。一旦检测到科勒文明标志性的曲率引擎波动,发生器会立刻同步释放反曲率场,像在水面上按下一块平板,硬生生将对方的超光速航行“摁”回亚光速状态,让任何突袭都变成缓慢的“排队入场”。
更精妙的是“记忆屏障”。它并非阻挡物理攻击,而是干扰信息传递——科勒舰队的侦察信号经过屏障时,会被自动篡改参数:明明是防御薄弱的城市,在他们的屏幕上会显示成布满能量炮的要塞;明明是普通的民用机场,会被标记为“高风险武器库”。这种信息误导,比单纯的防御更能瓦解进攻的决心。
在地球大气层边缘,还有一层“生命滤镜”。它对碳基生命无害,却会对科勒人依赖的硅基辅助器官产生强烈的排斥反应,一旦他们试图登陆,皮肤接触到滤镜的瞬间就会产生灼烧般的刺痛,迫使他们必须穿着笨重的隔离服行动,大大降低战斗力。
而最深层的防御,藏在地球的地核磁场里。卢勒文明通过月球基地的设备,微调了地核的自转频率,让地球自身的磁场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共振频率”。这种频率对科勒文明的能量护盾有天然的瓦解作用,他们的战舰只要进入地球同步轨道,护盾能量就会以每分钟30%的速度衰减,如同被无形的蚂蚁啃噬。
左侧的光影收敛了周身的能量波动,语气中带着几分释然:“行了,有这些布置兜底,就算地球文明和科勒文明真要开战,他们也未必会输。若是这样都能败,那只能说明,他们确实扶不起,也怨不得别人。”
右侧的光影微微颔首:“话虽如此,但科勒文明的底蕴毕竟深厚,不能掉以轻心。我们的职责是守护,不是替他们打赢战争。能否顶住压力,最终还是要看他们自己的造化。”
“也是。”左侧光影轻笑一声,“毕竟,文明的成长,从来都不是靠外人铺路就能完成的。该给的助力已经给了,剩下的,就看他们能不能抓住机会了。”
两道光影对视一眼,不再多言,化作两道流光,融入了月球基地的能量核心之中。
而此时的地球,浑然不知一场潜在的危机已被悄然化解于无形。人类依旧在自己的轨道上发展,科学家们为了突破技术瓶颈彻夜不眠,普通人则为了生活奔波忙碌,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勾勒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没人知道,在他们看不见的维度里,一张由外星文明编织的防御网正悄然运作,守护着这颗星球的安宁。而这张网的存在,也在无形中,为人类文明的延续,争取了更多宝贵的时间。
卢勒文明的统治者静立于星图中央,虚空中悬浮的投影正实时呈现地球的动态。当看到防御网稳定运作、地球文明的秩序未被打破时,他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认可。
“分寸尚可。”他低声自语,指尖拂过星图上代表地球的光点,“不直接介入文明进程,只在存亡边缘托一把——这不算越界。”
身后的侍从轻声道:“但按旧约,我们不应留下任何干预的痕迹。”
统治者转过身,周身的星尘光晕泛起涟漪:“旧约的本意是守护而非旁观。当年他们留下‘守护之约’,不就是怕文明在萌芽期夭折吗?这次出手,守住的是一个文明的可能性,他们若归来,只会认可这份担当。”
说罢,他抬手关闭了投影,星图化作光点消散:“让‘守望者’继续潜伏,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出面。我们要做的,是让这颗星球的文明,在自己的轨道上,真正站稳脚跟。”
身后的侍从疑惑的问道:“首领,那些人到底去了哪里?”
统治者看向遥远的宇宙深处,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在这个宇宙当中了。”
侍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茫然:“不在这个宇宙?那他们去了哪里?难道是……跃迁到了更高维度?”
统治者望着窗外深邃的星空,那里的星辰流转着亘古不变的光芒,仿佛藏着无数宇宙的秘密。他缓缓摇头,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怅然:“或许吧。更高维度的世界,不是我们能揣测的。他们当年留下‘守护之约’,便是知道文明的成长需要自己闯过风雨,我们能做的,只是在他们快要摔倒时,悄悄扶一把。”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侍从身上,眼神变得坚定:“不必再追问了。做好我们该做的事。地球那边,只要‘守望者’不出差错,暂时不会有大问题。至于那些潜藏的威胁……”他顿了顿,指尖划过虚空,调出一份加密文件,“让‘裁决者’小队待命,若科勒文明敢越过底线,不必手下留情。”
侍从应声:“是。”
统治者重新望向宇宙深处,口中低声呢喃:“希望他们能明白,真正的守护,从不是替他们扫清所有障碍,而是让他们有勇气直面风雨……”话音消散在寂静的控制室里,只有星光照亮他眼中复杂的光,有期待,也有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