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23:45,LApd第三区战术总控中心。
汉森站在三面环绕的全息沙盘投影前,手中握着一份刚刚从特勤局传送过来的《联调监察报告初稿》。这是由国土安全局下辖的“跨部门危机信息评估办公室(oIAI)”与特勤局联合提交的第一轮结构性情报合并文件。
文件标题很直接——
> “cI4-Alpha 核心程序植入行为及本地政务系统关联路径推测”
报告结论摘要:
1. cI4的渗透手法为“结构嵌套式”:通过旧年代培训体系+身份池数据库残留+关键环节人员调动伪装,形成内部人身份可控链。
2. 特勤局技术组确认,cI4使用的密钥算法为dhS在2006年废弃的“双层盐雾协议”,该协议理论上仅用于机密级“红区信道”,不可能存在于任何城市政务系统中。
3. cI4服务器终端中一段未解密通信内容显示疑似存在“二级指令源”,其代号标识为:“Echo_Yard”。
这条代号,引起了在场所有人注意。
---
“Echo_Yard”是什么?
“它是某类联邦系统的备用控制信号。”
特勤局联络官斯蒂芬·克莱默低声开口,“我们早期只在内部演练中见过这个代号,从未在真实环境下激活。”
汉森的眉头几乎拧成了一团:“也就是说,它不该存在?”
“对,不该出现在任何一个城市基建系统的数据库里。”
会议室内瞬间陷入短暂的低压沉默。
几秒后,汉森抬头。
“我们需要把整个cI4残余系统拔出来,连根拔起。”
---
联动指令:联合清算(purge)行动
凌晨00:30,汉森根据《多机构联合案件通报条例》第二十六条“混合权限紧急响应机制”,向联调办公室提交:
> 《联合清算行动方案草案》
编号:Echo_purge_v1.0
提交单位:LApd特勤处 \/ dhS情报三局 \/ USSS特别行动科
总指挥官:汉森(临时批示号已获州政府备案)
行动目标:
锁定并控制所有cI4潜在残余接入点;
识别政务系统中存在的“幽灵用户”;
检索所有与“Echo_Yard”相关的二级通信节点;
对旧培训系统背景的在职人员进行初步审查。
---
凌晨清理前奏
01:00,行动代号“Echo_purge”进入一级准备状态。
由LApd西区特勤组、国土安全局第六行动科、特勤局技术监控组组成的三支联合分队,被分别编入:
Alpha小组:清理外围端口(城市政务网络接入层)
bravo小组:追踪物理设备使用痕迹(旧机房、终端)
charlie小组:信号追踪与解密(目标为Echo_Yard源头)
汉森亲自挂帅,担任Alpha与bravo小组的总协调人。
“启动全城低频监测,关闭LA西区所有民用数据中转站30分钟窗口。”
“申请航空视图组支援、交叉对比三天内系统接入Ip列表。”
“通知市政厅,今晚可能有停电,请他们配合。”
---
情报合并突变
就在行动即将启动时,特勤局加密频道突然传来一段紧急更新:
> “Echo_Yard信号发生偏移!原定源头已不再响应,信号重定向至州立警察学院地下数据层!”
这句话像一枚炸弹般在战术地图上炸开。
州立警察学院?那是LApd核心人员的培训机构。
汉森脸色阴沉:“它们把核心植入在我们的老巢里。”
他盯着投影屏上的一串乱码字符,那是Echo_Yard信号在跳频时留下的尾段。
片刻后,他低声开口:
“计划变更。启动Echo_purge第二阶段——清理旧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