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894年7月25日。
地点:朝鲜牙山湾口外丰岛附近海域。
海面上晨雾弥漫,能见度低。北洋水师的“济远”号防护巡洋舰(排水量2300吨,主炮2门210mm)和“广乙”号巡洋舰(排水量1000吨),正按照提督丁汝昌的命令后加强巡逻中,小心翼翼地在这一带巡弋。由于大夏的预警,两舰不仅全员战备,炮弹也都上膛了,不似原历史那般全然无备。
7时20分左右,海上突然出现了三艘舰影,气势汹汹地直扑而来!正是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吉野”号(排水量4225吨)、“浪速”号和“秋津洲”号巡洋舰!
“发现倭舰!各就各位!”“济远”号管带方伯谦心头一紧,但想到中堂大人的严令,他强自镇定,立刻下令:“发信号警告!命令对方表明身份和意图!炮手准备!”
然而,日军蓄意挑衅,根本不予理会。
“吉野”号在接近至3000米距离时,其舰首的150毫米速射炮突然喷出火舌!一颗炮弹落在“济远”舰艏左舷海中,炸起一条水柱!
战斗瞬间爆发!
“狗日的小鬼子!果然动手了!给老子打!”方伯谦虽素有“黄鼠狼”之称,贪生怕死,但此刻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反正有所准备了,倒也激发了几分凶性,立即下令还击!
“济远”号舰艏双联装210毫米克虏伯主炮发出怒吼声,巨大的炮弹呼啸着射向“吉野”!虽然首发未能命中,但清军反应如此迅速与果断,让“吉野”号舰长河原要一大佐也吃了一惊!
有了预警的清军,打出了不同于原历史的表现。
· 由于提前进入战备,“济远”和“广乙”的炮手操作更为迅速。“济远”号在战斗前期,竟罕见地与“吉野”号进行了多次有效炮术对抗,一枚210毫米炮弹甚至险些命中“吉野”的舰桥,惊出河原要一一身冷汗。
· “广乙”号舍身突击: “广乙”号管带林国祥作战勇猛,指挥这艘小舰试图逼近发射鱼雷。虽然最终被“浪速”和“秋津洲”的密集速射炮火重创(舰体倾斜,伤亡惨重),但其决死冲锋的姿态,有效牵制了部分日舰火力,为“济远”号争取了时间。
·在原历史中,日舰几乎无损。但此次,由于清舰抵抗坚决且更具针对性,“吉野”号舰艏中弹一发(小口径),舰体轻微受损,另有数发近失弹造成部分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浪速”号也被“济远”的侧舷炮火击中舯部,引发小火灾,虽很快被扑灭,但战斗力也大打折扣了。
然而,实力的差距终究难以完全弥补。
日军三舰拥有绝对的火力(尤其是大量中口径速射炮)和速度优势下。“济远”号接连中弹,舵机受损,方伯谦贪生怕死的本性再次暴露出来,见己方损失严重,同时已给日军造成一定麻烦,感觉应该对上峰有交代了,便立即下令转舵向威海卫方向撤退。
“广乙”号在重伤后被迫冲滩搁浅,林国祥下令焚舰后率残部迅速撤离到内陆。
丰岛海战结果对比:
· 清军: “广乙”号焚毁,“济远”号受伤撤退,“高升”号被击沉。伤亡约300余人(比原历史略高,因战斗更激烈)。
· 日军: “吉野”号轻伤,“浪速”号轻伤,伤亡约50余人(原历史接近零伤亡)。 日军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也付出了出乎意料的代价。
~~~ ~~~
海战的烽火迅速蔓延到了陆上。
7月29日,成欢驿之战爆发。清军聂士成部虽然依托提前(预警)构筑的工事进行了顽强抵抗,给日军第5师团先头部队造成了不少麻烦(毙伤日军约200人,高于原历史),但终因兵力、装备和指挥(主帅叶志超怯战)劣势,被迫后撤。
随后,贪生怕死的叶志超竟谎报军情,随后放弃公州、牙山,一路狂奔数百里,渡过汉江,逃往平壤。到了8月初,日军则轻易占领了汉城。
到了8月下旬,清军各部陆续退至平壤,与先前入朝的左宝贵、卫汝贵、马玉崑等部汇合,总兵力约1.5万人。而日本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主力约1.6万人也已兵临平壤城下,完成了对平壤的合围。
平壤,这座朝鲜古都,瞬间成为了双方陆上决战的焦点!
城内外战云密布,一场决定朝鲜归属的大战,一触即发!
~~~ ~~~
大夏帝国,神都。
洪天佑看着战报,特别是丰岛海战中日军受损的数据,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清国这番准备,总算让日本人多流了点血。但这还远远不够……”
他转向侍卫,下令道:“告诉陈海峰,‘黄雀’舰队继续耐心等待。好戏,还在后头。等他们在平壤拼个你死我活,等他们的海军主力两败俱伤之时……那就是我们登场的时候了!”
平壤城下即将到来的血战,仅仅只是开胃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