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的陕北,寒风卷着雪粒,打得人脸生疼。瓦窑堡兵工厂却是一片热火朝天,机器轰鸣声昼夜不息。林烽正在地下车间里检查新一批81式-2步枪的组装情况,老张跟在他身边,手里拿着生产报表。
厂长,这批次三百支步枪今天就能全部完工。老张指着流水线上正在组装的步枪,按照现在的进度,月底前完成五百支不成问题。
林烽拿起一支刚组装好的步枪,拉动枪栓,发出清脆的声。好枪!这批枪要优先配发给一线部队。老张,你...
林烽!林烽!你个狗日的躲哪去了!
一个炸雷般的大嗓门突然从车间入口传来,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工人们都停下手中的活计,诧异地望向声音来处。
林烽先是一愣,随即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这个李云龙...
话音未落,一个披着破旧军大衣、满脸胡茬的汉子已经大步流星地冲了进来,带进一股寒气。来人正是新一团团长李云龙,他一边拍打着身上的雪花,一边瞪着眼睛在车间里搜寻。
好你个林烽!李云龙一眼就看见了站在生产线旁的林烽,三步并作两步冲过来,躲在这地下宫殿里享清闲,把老子忘到脑后了吧?
林烽笑着迎上去:老李,你这大嗓门,在我们车间都快赶上机床的动静了。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什么风?东风!打鬼子的东风!李云龙一把抓住林烽的胳膊,老子在新一团整天听着你们这乒乒乓乓的动静,心里跟猫抓似的!说吧,最近又捣鼓出什么好家伙了?
牛大力在一旁忍不住插话:李团长,您这鼻子可真灵,我们刚试制成功的新枪,您就闻着味来了。
李云龙眼睛一亮,目光立刻锁定了林烽手中那支崭新的81式-2步枪:就是这玩意儿?快给老子瞧瞧!
不等林烽递过去,李云龙已经一把夺过步枪,熟练地检查起来。他先是掂了掂重量,又拉开枪栓看了看膛线,最后把枪托抵在肩上做了个瞄准动作。
嗯...重量适中,做工精细,比老子现在用的汉阳造强多了!李云龙爱不释手地摩挲着枪身,这枪管是镀铬的?好家伙,防冻防锈,想得周到!这刺刀也够长,拼刺刀的时候准占便宜!
林烽笑道:就知道瞒不过你这老行家。这是专门为寒区作战设计的81式-2型,零下二十度照样打得响。
李云龙把枪往怀里一抱,瞪着眼说:少废话!这批次造了多少?老子全要了!
全要?老张忍不住惊呼,李团长,这可三百支呢!师部分配方案还没下来,您这...
师部?等师部分配黄花菜都凉了!李云龙一摆手,老林,咱们可是一个战壕里滚出来的老交情了。当年在直罗镇,要不是老子带人给你抢出那几台机床,你能有今天?现在老子要打前锋,你不表示表示?
林烽苦笑着摇头:你啊,还是这个德行。见着好东西就走不动道。
少来这套!李云龙凑近一步,压低声音,实话告诉你,总部已经决定了,下个月我们新一团要担任主攻任务。你要是不给配好装备,耽误了打鬼子,咱俩都得挨处分!
林烽神色一肃:当真?
我李云龙什么时候骗过你?李云龙拍着胸脯,这次要是打不好,老子这项上人头随你处置!
车间里的工人们都围了过来,听着两位老战友的对话。小豆子小声问牛大力:牛主任,李团长什么来头?怎么跟厂长这么熟?
牛大力嘿嘿一笑:这可是咱们厂长的老交情了。当年在直罗镇,就是李团长带人端了国民党的军火库,给咱们抢来第一批设备。要不怎么说他是咱们兵工厂的开厂元勋
林烽沉吟片刻,终于松口:好,这批三百支步枪,优先配发给新一团。
李云龙顿时眉开眼笑:这就对了嘛!还是老战友够意思!
不过...林烽话锋一转,我有个条件。
李云龙立刻警惕起来:啥条件?你小子可别狮子大开口!
林烽指着车间里忙碌的工人们:你看,我们这加班加点地干,原料供应跟不上啊。特别是钢材和铜料,眼看就要见底了。
就这?李云龙一拍大腿,包在老子身上!你说要啥,老子给你弄来!
林烽从赵小花手里接过一份清单:这是急需的原料清单。钢材五吨,铜料一吨,还有一批做枪托的木材。
李云龙接过清单扫了一眼,咧嘴笑了:成!老子给你双倍!不过你得再给加二十挺轻机枪!
十挺。林烽讨价还价。
十五挺!不能再少了!
十二挺,外加五千发子弹。
成交!李云龙伸出大手,击掌为誓!
两只手重重地拍在一起,车间里响起一片笑声。
林烽正色道:老李,原料要尽快。我们这边加班加点,可不能因为缺料停产。
李云龙收起玩笑的神色:放心,三天之内,第一批原料准到。老子就是带人去扒铁轨,也给你把料凑齐!
这时,小豆子壮着胆子插话:李团长,我们新改进的枪用着怎么样?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吗?
李云龙打量了一下小豆子,笑道:这小同志问得好!要说改进嘛...这枪托能不能再做得顺手点?拼刺刀的时候总觉得不得劲。
林烽示意赵小花记下来:这个建议好,马上安排改进。
李云龙在车间里转悠起来,这摸摸那看看,时不时发出赞叹:好家伙,这生产线比老子的团部还气派!老林,你这兵工厂是越办越红火了!
还不是靠你们前线部队支持。林烽笑道,你们打胜仗,我们造武器,这叫相辅相成。
说得对!李云龙突然压低声音,不过老林,我听说鬼子最近在打听你们这兵工厂的位置,你们可得小心点。
林烽神色凝重:我们已经加强了警戒,地下车间也做了伪装。再说,有你们新一团在前面顶着,鬼子想来也没那么容易。
那是!李云龙得意地昂起头,有老子在,一个鬼子也别想摸到这来!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通讯员急匆匆跑进来:李团长,师部急电!请您立即回去!
李云龙骂了句娘,对林烽说:看见没?催命鬼又来了。老林,咱们可说定了,步枪、机枪,一个都不能少!原料我明天就派人送来!
一言为定!林烽郑重地说,预祝你们旗开得胜!
李云龙大步流星地往外走,到了车间门口又突然转身:对了老林,再给配点手榴弹呗?老子...
快走吧你!林烽笑骂道,再要下去,我这点家底都要被你掏空了!
李云龙哈哈大笑,翻身上马,带着警卫员绝尘而去。
车间里恢复了生产,但工人们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牛大力感慨道:李团长还是老样子,一点没变。
老张笑道:要不是这样的性子,当年也不敢带人去端鬼子的军火库啊。
林烽站在车间门口,望着李云龙远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赵小花轻声问:厂长,把这么多武器都给新一团,其他部队会不会有意见?
林烽收回目光,坚定地说:新一团要打主攻,理应配备最好的武器。再说了,李云龙答应给的原料,能帮我们多造一倍的武器。这笔买卖,划算!
三天后,果然如李云龙所说,新一团的运输队送来了大批原料。带队的参谋长还特意找到林烽:林厂长,我们团长说了,这些都是从鬼子那儿来的上好材料,让您可着劲造!他还等着新枪打大仗呢!
林烽检查着这批质量上乘的钢材和铜料,心中感慨:有这样的老战友在前线,兵工厂何愁不能发展壮大?
一个月后,前线传来捷报:新一团在装备了新式步枪和机枪后,一举端掉了日军两个重要据点,歼敌数百人。李云龙特意派人送来一面锦旗,上面绣着军工利剑,抗战先锋八个大字。
林烽把这面锦旗挂在车间最显眼的位置,对工人们说:同志们,看到没有?咱们造的每一支枪,都在战场上发挥着作用!继续加油干!
车间的机器声更加响亮了,这声音中,不仅有着工人们的汗水,更有着前线将士的期盼。在这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军工与作战,就这样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共同书写着抗战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