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卫视王总“破釜沉舟”般的支持,如同给《极致挑战》项目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也将前所未有的压力转移到了宣传团队身上。拿到最终版成片后,宣传总监李悦和她带领的团队,在会议室里对着屏幕上那个“四不像”的节目,集体陷入了沉默和茫然。
传统的综艺宣传,如同给商品贴标签,有一套成熟的话术体系:
* 美食节目? 主打“下饭”、“治愈”、“馋哭”。
* 竞技节目? 强调“燃”、“炸”、“逆袭”。
* 慢综艺? 渲染“温情”、“治愈”、“诗和远方”。
* 户外真人秀? 包装“兄弟情”、“挑战极限”、“爆笑不断”。
可《极致挑战》是什么?
它像竞技,但核心不是比拼体能;它有意外的爆笑,但底色并非欢乐;它有智斗博弈,但绝非单纯的烧脑;它偶尔流露温情,却又瞬间被“背叛”击碎。它无法被归类,像一个拥有多种基因的“怪物”。
“这……这该怎么推?”一位资深宣传策划揉着太阳穴,痛苦地说,“说它搞笑?孙宏雷抢劫那段是挺逗,但黄垒算计张一兴那段看得人心里发毛!说它烧脑?谜题本身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说它温情?转头就互相坑!说它真实?可这也真实得太‘残酷’了吧!”
第一次策划会:陷入标签困境
会议室内争论不休:
* 方案A(保守派): “主打明星!用‘最强mc阵容’、‘影帝级综艺首秀’作为噱头,靠黄垒、孙宏雷、黄博的国民度吸引基本盘,弱化节目形式本身的风险。”
* 方案b(激进派): “强调颠覆!用‘史上最不按常理出牌的综艺’、‘规则粉碎机’、‘综艺界的黑洞’作为标签,吸引猎奇观众。”
* 方案c(情怀派): “挖掘成长线!主打张一兴的‘懵懂少年成长记’和热芭的‘逆袭女神’,走励志温情路线。”
每个方案似乎都触及了节目的一部分,但都无法概括其全貌,甚至可能误导观众,导致播出后的心理落差和口碑反噬。宣传团队第一次感到,语言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生命体”面前,是如此苍白无力。
杜仲基的定调:摒弃标签,回归内核
就在团队一筹莫展时,杜仲基走进了会议室。他静静地听完各方争论,然后走到白板前,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下面写了三个词:
【真实】【失控】【意想不到】
“我们犯了一个错误,”杜仲基开口,目光扫过众人,“我们一直在试图定义它,想给它穿上一件合身的外套。但《极致挑战》的本质,是拒绝被定义。它的魅力,恰恰在于那种无法预测的、野性的、充满生命力的流动感。”
他指着那三个词,阐述核心思想:
“我们的宣传,不应该告诉观众‘它是什么’,而应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它可能是什么’。我们要做的,不是贴标签,而是抛出一连串的问号和惊叹号。”
第二步:三维一体的“病毒式”传播策略
在杜仲基的指导下,宣传策略彻底转向,形成了围绕三个核心词的立体攻势:
1. 真实:释放“人性高光”碎片,建立深度共鸣
* 动作: 不从任务线切入,而是剪辑大量无旁白、无花字、无背景音乐的原始镜头片段。
* 内容: 孙宏雷抢劫得手后孩子般的坏笑特写;黄垒“背叛”前那一瞬间复杂的眼神;张一兴被“抛弃”后委屈又努力思考的表情;热芭最后冲刺时咬牙坚持的面部扭曲……这些充满毛边和颗粒感的真实情绪瞬间。
* 宣传语: “这不是表演,是本能。” “当规则消失,人性浮出水面。” “你敢看,最真实的他们吗?”
* 目标: 吸引那些厌倦了剧本化表演、渴望看到明星真实一面的“深度内容消费者”。
2. 失控:营造“无法预料”的悬念感
* 动作: 制作一系列短小精悍的冲突预告片。
* 内容: 孙宏雷开场破坏规则的瞬间;黄垒黄博结盟又破裂的快速剪辑;最终混战中人影交错、不知所云的混乱场面。剪辑节奏极快,配以紧张的音效和戛然而止的黑场。
* 宣传语: “导演组已崩溃!” “这是一档连导演都不知道结局的节目!” “小心!综艺惯性思维在这里全部失效!”
* 目标: 吸引追求刺激、喜欢意外和反转的“悬念爱好者”。
3. 意想不到:打造“反差萌”和“神转折”话题
* 动作: 聚焦最具反差和戏剧性的点,进行话题营销。
* 内容:
* 孙宏雷: “颜王”变身“土匪”,发布他“蛮不讲理”又“理直气壮”的片段,话题:#孙漂亮今天又抢了什么#
* 黄垒: “神算子”展现“冰冷算计”一面,话题:#被黄垒老师卖了还帮他数钱#
* 张一兴: “小绵羊”的进化,话题:#张艺兴极限挑战成长记#
* 热芭: “女神”逆袭,话题:#热芭绝地反杀#
* 结局: 重点渲染热芭意外获胜的戏剧性,话题:#谁都猜不到结局#
* 目标: 利用明星固有形象与节目中表现的巨大反差,制造社交网络热议,破圈传播。
最终定位:一场大型的、开放的“社会观察实验”
所有的宣传物料,最终都指向一个核心定位:
“《极致挑战》—— 一场无法预知结果的真实人性观察日记。”
宣传语不再是结论,而是邀请:
“在这里,没有剧本,只有选择。没有对错,只有真实。周五晚,一起围观这场‘失控’的冒险,见证意想不到的结局。”
这套“去标签化”的宣传策略,放弃了简单粗暴的定义,转而以一种更开放、更高级的方式,将节目的核心魅力——不确定性、真实感和思考空间——直接抛给了观众。它坦诚地告诉观众:这不是一道标准答案的填空题,而是一道充满可能性的开放式论述题,答案需要你们自己来寻找和书写。
宣传方案确定的那一刻,李悦和她的团队反而松了一口气。他们不再需要为如何“包装”这个怪物而焦虑,因为他们找到了与这个“怪物”和平共处、并让世人接受其独特魅力的最佳方式——坦诚它的与众不同,并为此感到骄傲。
《极致挑战》的宣传战,以一种反常规的姿态,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