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碎盘子的“赔偿事件”让团队本就拮据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捏着手里仅剩的几块钱,三人垂头丧气地回到“迎宾旅馆”那间潮湿的房间,气氛比窗外的阴天还要沉闷。
“完了……这下真是一朝回到解放前了。”陈贺瘫在床上,生无可恋,“辛辛苦苦一中午,全给盘子店打工了。潮哥,你那一下,可真是价值连城啊!”
邓潮自知理亏,尴尬地咳嗽一声,闷声道:“意外,纯属意外……现在说这些没用,想想接下来怎么办吧。明天就是最后期限,我们必须赶到下一个任务点,路费还一点着落都没有。”
一直沉默的陆晗,靠在窗边,看着楼下渐渐多起来的行人。雨后的街道干净了许多,一些小吃摊也支棱了起来,空气中飘来若有若无的食物香气,勾得他胃里又是一阵难受。他摸了摸口袋里那几枚硬币,连买个烧饼都不够。
绝望之中,一个念头突然划过他的脑海。这个念头如此大胆,以至于让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陈贺还在喋喋不休地抱怨,邓潮则皱着眉头苦思冥想。就在这时,陆晗转过身,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两人耳中:
“我……我去试试吧。”
邓潮和陈贺同时一愣,看向他。
“试试?试什么?”陈贺疑惑地问。
陆晗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极大的决心,目光扫过楼下一个小广场的空地,那里偶尔有行人驻足休息。
“我去……唱首歌。”他顿了顿,补充了两个字,“街头。”
“什么?!”陈贺直接从床上弹了起来,眼睛瞪得像铜铃,“晗哥!你疯了?!你去街头卖唱?!这要是被拍到发网上,你团队不得杀了我跟潮哥啊!”
邓潮也震惊地看着陆晗,眉头紧锁:“小陆,这太冒险了!你的身份太敏感了,一旦被认出来,会引起骚动的,而且对你的形象……”
“形象?”陆晗打断了他,嘴角勾起一抹苦涩又带着点自嘲的弧度,“潮哥,我们现在这个样子,还有什么形象可言吗?”他指了指这间破旧的房间,又指了指自己身上沾着油渍的廉价衣服,“端盘子、擦桌子、饿肚子……哪个不比街头唱歌更‘掉价’?”
他看向邓潮和陈贺,眼神里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坚定:“我们需要路费。这是我目前唯一能想到的、可能快速挣到钱的办法。我会选个偏僻点的角落,尽量不引起太大注意。就算……就算被认出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像贺哥说的,我们是在体验生活,是在为节目取材。”
邓潮看着陆晗,从他眼中看到了不容置疑的决心。他明白,这个一直努力维持着偶像外壳的年轻人,正在尝试用他自己的方式,为团队破局。这份勇气,值得尊重。
“……好吧。”邓潮最终点了点头,拍了拍陆晗的肩膀,“注意安全,我和贺哥在旁边守着,一有情况我们就撤。”
陈贺见邓潮都同意了,也只好把担忧咽回肚子里,转而开始兴奋起来:“嘿!顶流街头卖艺!这话题度!绝了!晗哥你放心唱!我给你当托儿!带头鼓掌!”
于是,下午三四点钟,d镇一个相对僻静的小广场角落,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组合:一个戴着鸭舌帽和口罩(为了尽量低调)、抱着把从旅馆老板那借来的破旧吉他的年轻人(陆晗),一个在旁边搓着手、既紧张又兴奋的胖子(陈贺),还有一个看似淡定、实则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成熟男人(邓潮)。
陆晗调整了一下吉他,手指因为紧张而有些僵硬。他深吸一口气,拨动了琴弦。一段流畅而略带忧伤的前奏响起,是他自己一首不太出名、但旋律优美的原创歌曲。他起初声音很小,几乎是在哼唱,目光低垂,不敢看偶尔路过的行人。
陈贺急得在一旁挤眉弄眼,用口型示意:“大点声!晗哥!投入点!”
或许是音乐的感染力,或许是内心的释放需求,陆晗渐渐沉浸到了旋律中。他微微抬起头,闭上了眼睛,歌声逐渐变得清晰、有力起来。清澈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带着真挚的情感,在午后的小广场上空飘荡。
“是那首歌……《微光》?”邓潮有些惊讶,他听过陆晗的这首歌,知道这是他内心真实的表达,而非商业化的作品。
美妙的歌声开始吸引路人的注意。起初只是几个散步的老人停下脚步,好奇地张望。接着,一些年轻人也被歌声吸引,慢慢围拢过来。
“这声音……有点耳熟啊?”
“唱得真好听!是原创吗?”
“你看他像不像……那个谁?陆晗?”
有人开始窃窃私语,有人拿出手机拍摄。陆晗的心跳加速,但他没有停下,反而唱得更加投入。他仿佛将所有的压抑、迷茫、以及对新生的渴望,都倾注在了歌声里。
当他唱到副歌部分,情感爆发时,一个眼尖的女孩突然尖叫起来:“啊——!是陆晗!真的是陆晗!!!”
这一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人群骚动起来,更多的人围了上来,手机摄像头纷纷对准了他。
陆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奇怪的是,预想中的混乱并没有发生。围过来的人们,虽然激动,但大多保持着礼貌的距离,脸上带着惊喜和欣赏的表情。他们安静地听着,有些人甚至跟着节奏轻轻摇摆。
一曲终了。
短暂的寂静后,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陆晗!唱得太好了!”
“晗晗!加油!”
“再来一首!”
不知是谁第一个往陆晗脚边打开的吉他盒里放了钱,紧接着,五块、十块、二十块……纸币和硬币纷纷落了进来。甚至有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鼓励下,跑过来放了一根棒棒糖。
陆晗看着眼前这一切,看着那些陌生却友善的脸庞,看着吉他盒里越来越多的“打赏”,眼眶突然有些湿润。他摘下口罩,对着人群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谢谢大家!”
这一刻,没有保镖,没有团队,只有音乐和真诚的交流。他不再是那个被高高捧起的偶像,而是一个用歌声打动别人的歌者。这种最直接的认可和鼓励,比任何舞台下的尖叫都更让他感到踏实和满足。
陈贺在一旁激动得手舞足蹈,邓潮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陆晗不仅为团队挣到了急需的路费,更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自我突破。
而远处,通过隐秘机位记录下这一切的杜仲基,知道又一个经典场面诞生了。顶流偶像放下身段,用才华和真诚赢得尊重,这比任何设计好的环节都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