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自先天灵宝起,每一件至宝皆蕴含独特道韵。
品级越高,其中所藏的法则就越深邃玄奥。
因此,上品先天灵宝、乃至先天至宝与更高层次的存在,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攻防用途,实乃修行证道的重要依凭。
通天心中思虑流转,终是目光一定,法力浩荡奔腾,心志坚定如铁——这一回,他决意要将这件混沌至宝彻底炼化!
未炼化的开天神斧,仅能释放其斩灭乾坤的凶威,却无法让通天从中汲取大道真意。
面对如此情形,他又岂会甘心止步于此?
此刻,他正准备着手炼化,猛然间心头微震,抬眼望向金鳌岛外。
原本空寂的天际,忽然一道身影浮现,正是方才离去不久的平心娘娘。
她的到来毫无声息,亦无人察觉,通天立刻明白这是她有意隐匿行迹。
他也不迟疑,身形一闪,已然出现在平心面前。
“道友为何去而复返?”
通天直截了当地开口,毫无虚礼客套。
二人虽不常相见,但早有深厚交情,尤其共抗鸿钧之后,彼此心意相通,无需多余寒暄。
“道友,我此次折返,是有要事遗漏未言。”
平心轻声说道。
两人边说边朝通天闭关的主殿走去。
途中也经过了不少截教弟子,其中不乏修为已达大罗金仙者,可即便如此,竟无一人察觉身边有两位圣人同行。
这便是圣人的无上神通——
凡俗生灵莫说抗衡,哪怕圣人有意遮掩,即便近在咫尺,也如盲聋一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道友门下弟子,个个根骨奇佳,气运充盈,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平心望着那些浑然不觉的截教弟子,由衷赞叹。
对此赞誉,通天лnшь淡淡一笑,并未推辞。
毕竟当初建教之初,截教万仙未必人人资质卓绝。
但随着通天率领众徒横扫洪荒,聚拢无量气运注入教门,门下弟子日夜沐浴在这浩瀚气运之中,又得昆仑、八景、灵山等地脉交汇而成的圣地灵气滋养,早已脱胎换骨,远超昔日。
如今截教之中,虽不敢说人人具备混元之资,但欲突破大罗金仙,已是水到渠成之事。
更有数千之众已踏入准圣门槛,潜力惊人。
放眼整个洪荒,假以时日,这支力量足以成为拥有数千准圣、逾万大罗的庞然巨擘。
而其中如无当圣母、龟灵圣母、金灵圣母、赵公明等人,在通天眼中,甚至已显露混元可期之象。
只待他们将修为磨砺至准圣巅峰,圆满无缺之时,通天便会赐下鸿蒙紫气,助其踏出最后一步,成就混元圣位!
通天与平心刚离开不久,便已抵达主殿,各自落座后,方才转入正题。
“我此次前来,并非无因。
只因想到道友先前两次重创鸿钧,或会因此低估其真正实力,故特来相告,以免有所疏漏。”
平心端坐之后,神色凝重地开口。
通天闻言微怔,随即回神。
他心中清楚,若仅是传递一则消息,平心本无需亲至,一道神念便可达成。
可她偏偏不远万里而来,又郑重其事地落座言说,显然是要让他真切意识到此事的分量。
这份用心,令通天心头一凛,不自觉收敛心神,肃然以对。
与此同时,他对平心也多了几分敬意——相较于当年太上与元始那般冷漠疏离,眼前这位才是真正称得上同道之交的存在。
“还望道友详述。”
通天正了正心绪,语气庄重。
“鸿钧昔日修为,实为混元太极大罗金仙第十重巅峰,距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仅半步之遥。
一旦踏出,便能超脱天道桎梏,直指混沌初开时那些纵横万古的魔神境地!”
此言一出,通天心头猛然一震。
他自然明白,混元太极十重已是与天道并列,而再进一步,则意味着触及大道本源。
可若鸿钧真有如此境界,为何当初竟会被自己反目、截教脱离玄门等变故所牵连,乃至遭受重创?
惊疑之际,无数思绪如电光石火般掠过脑海。
刹那之间,过往从太上、元始,乃至接引、准提,甚至鸿钧本人身上捕捉到的零星痕迹,在心中串联成线,真相豁然浮现。
“嘶……”
通天倒吸一口凉气,目光灼灼地看向平心,缓缓道:
“依道友之意,鸿钧之所以在那般高深境界,仍会被我与其决裂、破去六圣师尊之位、导致截教气运崩解所影响……”
“恐怕并非因其根基不稳,而是他本就不愿独自攀登大道,反倒图谋吞噬洪荒天道,借其之力一举成就混元无极果位?”
话音落下,平心微微一愣,随即深深看了通天一眼,良久才点头叹道:
“道友好生敏锐!这正是我返回地府后,细思前战,方察觉的隐秘。
于是急忙赶来相告。”
“却不曾想,我才刚启话头,你已洞悉全貌!”
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亦有几分惊讶。
她所言非虚。
起初她并未觉察其中蹊跷,修复须弥灵山后便辞别通天,回归幽冥。
然而途中静心思量,回顾与鸿钧交手之时种种异常,忽觉不对,推演之下竟揭开了对方潜藏已久的野心。
意识到后果之严重,她当即折返洪荒,唯恐迟则生变。
可她万未料到,通天竟仅凭寥寥数语,便自行推演出全部真相。
毕竟,她方才所透露的信息,不过“鸿钧修为”四字而已。
“吞噬天道以求证道……”
通天低声呢喃,思绪随之延展,回望过往种种,顿觉此前胜利何其侥幸。
若非鸿钧贪念过重——于混元太极十重巅峰之时,不图自悟大道,反而妄图吞纳天道之力,一跃登顶,那么即便通天叛出、截教独立,也不过如风吹浮云,难以动摇其根本。
更不会有后来二人联手、屡次重创其身的机会。
但这样的机缘,绝难再现。
如今局势已然不同。
倘若鸿钧卷土重来,不论他是放弃野心转修正途,还是执迷不悟变本加厉,通天再面对他时,都已不可能再享当初那般天时地利。
刹那间,通天心中清明:自己此前那一丝从容淡定,实则是建立在对局势误判之上的幻象罢了。
念及此处,他不禁默然,悄然反省起自身心境。
“只要鸿钧尚存,所谓的从容不过是虚妄。
此前我因一时得胜而心生轻慢,实乃大谬!”
通天静心思过,随即起身,朝着平心深深一拜:
“若非道友及时点醒,本座险些步入歧途,铸下不可挽回之错!”
见他如此诚恳行礼,平心侧身避让,并未全然受之。
“道友不必如此自责。
纵使我不来相告,以你的智慧与道行,迟早也会察觉鸿钧异状。”
彼此一番推心置腹的言语并不需多言,略作寒暄后,二人便转入正题——倘若鸿钧再度出手,当如何应对?
此事虽关乎天地大局,但两人皆是至圣之境,思维清明如镜,只消片刻交锋,便将种种可能尽数推演,查缺补漏,定下万全之策。
计划既成,平心也不久留,当即向通天辞行。
通天亦未挽留。
待风波落定,有的是共论大道的时机,此刻执手不舍,反倒显得俗气做作。
平心悄然降临金鳌岛,带来一则足以撼动洪荒根基的真相,又悄然离去,行踪无迹,未曾惊起一丝风浪。
因此,无论是洪荒万灵,还是截教门下那万千仙真,此刻仍在庆贺胜利之余沉浸于安逸之中,浑然不知这场胜局背后,实则千钧一发,命悬一线。
更无人知晓,一场远比眼前更为汹涌的风暴,正悄然酝酿,即将席卷而来。
“稍有差池,今日所积之功业,恐将化为乌有!”
目送平心身影消散虚空,通天回望岛上群仙——或闭目参修,或论法谈经,眉宇间皆透着安宁自在,心中不禁轻叹一声,随即盘膝入定,再不言语。
关于鸿钧之事,无需告知弟子。
此等层次之争,已非寻常修士所能触及。
知之愈多,反易乱其道心,扰其精进之路。
重归静室,通天默然回顾方才与平心对坐论势的情景,细思双方筹谋之策,反复推演数遍,确认无懈可击后,方将神识收回本体。
“外缘已备,万事俱足。
接下来,唯有自身道行再进一步,才是破局根本。”
“唯有真正强大到足以碾压一切威胁,方可震慑诸敌,令宵小不敢仰视!”
念及此处,他心念微动,召出那柄曾劈开混沌的至宝——盘古开天神斧。
原本他便欲将其彻底炼化,却因平心突至而中断。
如今尘事暂了,自然要继续此前未竟之功。
神识与法力齐动,刹那之间,通天的意志如丝如缕,缓缓渗入神斧深处,一寸寸铭刻己身印记。
炼化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随着联系日益紧密,通天赫然察觉,自身所掌的力之法则,竟在这融合之中隐隐有了突破之兆。
“不愧是开天之器,果然蕴藏无穷玄机!此斧不仅杀伐之力冠绝寰宇,其内沉淀的力之本源道韵更是浩瀚难测。
若能尽数吸纳,我的力之法则至少可增半成!”
如今他对力之法则的掌握已达四成,若再进一步,便是四成五。
而一旦跨越五成门槛,便是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