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策划大赛复赛安排在周六下午,学校最大的多媒体梯形教室。
台下坐满了评委、观摩的师生以及参赛的其他队伍,气氛严肃而热烈。
“财富四剑客”抽签顺序靠后。看着前面几支队伍的展示,有的慷慨激昂,有的沉稳大气,也不乏创意新颖之作。
赵刚显得有些紧张,不停地在脑子里过着他的讲稿。
林薇则安静的坐在旁边,但仔细观察能发现他手指微微蜷缩。
终于轮到他们上场。
五人按照事先演练好的分工,回答得务实而深刻,引得几位评委频频点头。
关于那个匿名帖子的风波,似乎并没有影响到评委们的专业判断。或许是大赛组委会前期做了澄清工作,又或许是他们的现场表现足够有说服力。
整个答辩过程流畅而顺利。
当最后一位评委提问结束,五人鞠躬下台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赵刚长舒一口气,兴奋地压低声音:“稳了!绝对稳了!我看好几个评委都在点头!”
李哲也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发挥得比排练时还好。”
林薇没说话,但紧抿的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个像素点。
祁阳拍了拍赵刚的肩膀:“结果出来再说。不管怎样,我们尽力了。”
复赛结果将在几天后公布。
但经此一役,团队内部的凝聚力空前高涨,之前因匿名帖子带来的阴霾也一扫而空。
校园这边的危机暂时缓解,公司那边的竞争却愈发清晰。
沈弘毅与“锐进资本”接触的那几家钠电团队进行了初步沟通,带回来的信息证实了他的猜测。
“其中两家团队的技术路线比较传统,潜力一般,但‘锐进’给出的估值确实很有诱惑力。”
“还有一家,团队带头人姓胡,之前也在理工大学做过访问学者,技术上有点特色,但稳定性是短板。”沈弘毅在办公室向祁阳汇报,“我和胡教授团队接触时,能感觉到他们也在待价而沽,‘锐进’的出现给了他们抬价的底气。”
“胡教授……”祁阳若有所思,“他和韩教授团队有交集吗?”
“打听过了,算是同一个大领域,但研究方向不同,之前没什么深入合作,但也认识。”沈弘毅答道,“据胡教授团队的人隐约透露,‘锐进资本’的人似乎对韩教授团队的项目细节很感兴趣,侧面打听过几次。”
祁阳眼神微冷。
看来信息泄露的源头,很可能就出在理工大学内部,这很难彻底杜绝。
“陈明远那边怎么样?”祁阳转而问及项目进展。
“他压力不小。中试产线的设备采购遇到点麻烦,原定的那家德国供应商交期要延长,陈明远在积极寻找备用方案,同时也在和韩教授团队磨合。”沈弘毅说道,“韩教授对陈明远提出的一个关于简化某个前驱体合成步骤以降低成本的建议很不满意,认为会影响材料最终性能,两人有点僵持。”
内忧外患同时浮现。祁阳知道,这是创业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通知陈明远和韩教授,明天下午我过去,一起开个会。”祁阳决定亲自去协调,“技术路线不能妥协,这是底线。”
“但成本控制的方法可以多探讨,比如优化供应链,或者寻找更便宜的替代辅料,而不是动核心工艺。”
“好。”沈弘毅记下,“另外,高强……就是之前我们面试的另一位cEo候选人推荐的那个运营副手人选,我接触了一下,感觉不错,经验丰富,执行力强,正好可以弥补陈明远在具体生产管理细节上的不足。要不要安排他和陈明远见见?”
“可以。”祁阳点头,“如果陈明远认可,就尽快谈下来。现在正是用人之际。”
处理完公司事务,祁阳回到学校。
复赛结果已经公布,“财富四剑客”凭借出色的现场表现和扎实的计划书,成功晋级决赛!
宿舍里一片欢腾,赵刚兴奋地嚷嚷着要庆祝,连李哲和孙伟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然而,喜悦是短暂的。
他很快又收到了陈明远发来的邮件,关于中试产线地基施工遇到地下障碍物的紧急汇报,以及韩教授对此表示担忧,认为可能影响未来设备安装的精度。
祁阳合上电脑,拿起车钥匙。
决赛的准备可以稍后,现在他必须立刻赶往“灏阳新材料”的工地现场。
风波从未停歇,只是在不同战场间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