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留下一盏冷白色的台灯亮着,光线生硬地切割着房间里的黑暗,也照亮了陈序眼底的红血丝。他坐在书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垃圾桶里皱成团的 “忘忧糖” 包装纸像一道刺眼的疤痕,时刻提醒着他昨晚那场 “宁静陷阱” 的余波 —— 口腔里仍残留着虚幻的薰衣草香气,对浅金色空间的渴望像藤蔓般缠绕着理智,而监测终端上那行 “未知能量波动” 的记录,更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刀,让他彻夜难眠。
就在他试图用冷水洗脸清醒时,安全屋的门被推开,叶晴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监测报告,脸色凝重得像结了冰。她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将报告拍在陈序面前的桌上,纸张碰撞的声响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刺耳,瞬间击碎了陈序试图维持的平静。
“‘天平’组织的跨区域监测网络有了新发现,你先看看这些数据。” 叶晴的声音里没有一丝温度,眼神锐利得像要穿透报告,直抵陈序的内心,“这些不是黑市交易情报,是‘无忧口香糖’(忘忧糖)在现实中造成的实际影响,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正在被改变的人。”
陈序的手指悬在报告封面上,迟迟没有翻开。昨晚自己体验到的成瘾渴望还清晰在目,他不敢想象,当这种 “陷阱” 扩散到更多人身上时,会酿成怎样的后果。可叶晴的眼神像无声的催促,让他不得不直面这份由自己亲手引发的 “灾难记录”。
他深吸一口气,翻开报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高压力社区监测数据” 板块。黑色的宋体字在白色纸张上显得格外冰冷,像一根根尖锐的刺,扎得他眼睛生疼:“纽约布鲁克林高失业社区:近两周‘忘忧糖’使用率上升 47%,使用者多为长期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监测显示,使用者短期内焦虑指数下降 62%,但情感反应迟钝率上升 79%—— 对家人的关心、朋友的求助、甚至自身的基本需求,均表现出‘无动于衷’的状态,部分使用者表示‘觉得所有情绪都很麻烦’。”
“情感反应迟钝……” 陈序喃喃自语,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他想起自己体验 “无忧梦境” 后,对现实痛苦的麻木感,原来这种麻木不是个体偶然,而是 “无忧口香糖” 的普遍影响。那些年轻人原本只是想缓解失业的焦虑,却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感知情感的能力,变成了没有温度的 “麻木者”。
他继续往下翻,“华尔街交易员群体监测数据” 让他的呼吸瞬间停滞:“华尔街金融区:近一周‘忘忧糖’私下流通量激增,使用者多为高频交易员。监测显示,使用者在交易时段的专注度提升 53%,决策速度加快 41%,工作效率出现‘诡异的提升’,部分交易员单日收益突破历史峰值。但同步监测发现,这些使用者的情感识别能力显着下降 —— 观看悲剧电影时心率波动低于正常水平 58%,与家人视频通话时面部表情肌活跃度下降 65%,甚至有交易员在得知亲友生病时,仅表现出‘知道了’的平淡反应。”
“效率提升的代价是情感丧失……” 陈序的手指开始微微颤抖,报告上的每一个数据都像一把尖刺,狠狠扎进他的愧疚里。他原本创造 “无忧口香糖”,是想提供一种 “精神慰藉”,却没想到,它在高压力群体中变成了 “情感剥离工具”—— 人们用麻木换取效率,用冷漠换取平静,最终变成了只追求目标、没有情感的 “机器”。
最让他心惊的是报告最后一部分 “戒断反应监测”:“全球范围内共收集到 128 例‘忘忧糖’戒断案例,其中 83% 出现戒断后抑郁症状,表现为‘持续低落、自我否定、对生活失去兴趣’,部分案例伴随自杀倾向;17% 出现戒断后焦虑加剧,表现为‘过度紧张、失眠、幻觉’,甚至有 3 例因情绪失控引发暴力冲突。目前尚无有效戒断方案,戒断成功率不足 10%。”
“戒断后抑郁…… 自杀倾向……” 这些词语像重锤,反复砸在陈序的心上。他昨晚体验到的 “空虚感” 和 “渴望”,在这些案例中被放大成了毁灭性的精神打击。那些试图摆脱 “无忧口香糖” 的人,不仅没能找回正常的生活,反而坠入了更深的精神深渊,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他当初那个 “创造宁静” 的念头。
“这些数据还只是冰山一角。” 叶晴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里带着一丝压抑的愤怒,“高压力社区的年轻人正在失去情感联结,家庭关系出现裂痕;华尔街的交易员虽然效率提升,但长期情感剥离可能引发更大的决策失误,甚至影响金融市场稳定;而戒断案例的出现,意味着‘无忧口香糖’已经具备了类似‘精神毒品’的属性,一旦大规模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陈序抬起头,眼眶通红,声音里满是绝望与愧疚:“是我的错…… 我当初不该创造‘无忧口香糖’,不该抱有‘逃避现实’的念头…… 如果我能早点意识到它的危害,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受苦了……”
“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 叶晴打断他的自责,语气却稍微缓和了一些,“‘天平’组织已经成立了专项小组,一方面加快研发戒断药物和情感修复方案,另一方面加强对高压力群体的干预,阻止‘无忧口香糖’进一步扩散。但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 —— 根据精神链接实验数据,你的‘共振源’属性与‘无忧口香糖’的效果存在强关联,只有你能通过精神干预,减弱它对使用者的情感剥离影响,甚至可能找到彻底消除成瘾性的方法。”
陈序愣住了,他看着叶晴,眼神里满是困惑与不安:“我的‘共振源’属性?我该怎么做?”
“我们需要你参与‘定向精神引导’实验。” 叶晴翻开报告的最后一页,指着上面的示意图,“通过之前的精神链接,我们已经确定你能与‘无忧口香糖’的‘概念核心’建立联系。接下来,我们会让你在受控环境下,尝试向那些出现戒断反应或情感迟钝的使用者,传递‘情感唤醒’的精神信号,比如通过你的记忆片段 —— 阿杰的笑容、李明女儿的画、甚至你对‘美好’的最初渴望,来唤醒他们被压抑的情感,抵消‘无忧口香糖’的负面影响。”
陈序的心脏猛地一跳,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 这是他弥补过错的机会,却也意味着他要再次直面自己的记忆,直面那些因他而痛苦的画面。更让他恐惧的是,一旦与 “无忧口香糖” 的 “概念核心” 深度链接,他对 “宁静陷阱” 的渴望可能会再次被放大,甚至可能被潜伏的未知存在趁机影响。
“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很难,甚至很危险。” 叶晴看着他犹豫的样子,语气里多了一丝理解,“但现在,只有你能做到这件事。那些被‘无忧口香糖’影响的人,他们不是‘数据’,是活生生的人 —— 是渴望找到工作的年轻人,是想做好工作的交易员,是想摆脱痛苦却陷入更深深渊的普通人。他们需要你的帮助。”
陈序沉默了,他看着报告上那些冰冷的数据,仿佛看到了那些情感迟钝的年轻人、麻木的交易员、绝望的戒断者。他们的痛苦像一根根尖刺,扎醒了他沉溺于 “宁静陷阱” 的渴望,也让他重新找回了对抗危机的决心。他不能再逃避,不能再让自己的错误继续伤害更多人。
“我同意。” 陈序深吸一口气,眼神里的犹豫渐渐被坚定取代,“我会配合实验,尽我所能,唤醒那些被‘无忧口香糖’影响的人,弥补我的过错。”
叶晴看着他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实验明天在总部的精神干预实验室进行,我们会提前为你做好精神防护,降低被未知存在影响的风险。今天你先调整状态,尽量不要被‘渴望’左右,保持理智。”
叶晴离开后,安全屋里再次陷入寂静。陈序看着桌上的监测报告,手指轻轻拂过那些冰冷的数据,每一个数字都像一道尖刺,提醒着他肩上的责任。他知道,明天的实验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 —— 不仅要对抗 “无忧口香糖” 的负面影响,还要对抗自己内心的成瘾渴望,甚至可能直面未知存在的威胁。
他走到窗边,拉开一丝窗帘,外面的阳光刺眼地照进来,让他眯起了眼睛。街道上的人们行色匆匆,脸上带着各种各样的表情 —— 有焦虑,有疲惫,有笑容,有温暖。这些真实的情感,正是 “无忧口香糖” 试图剥夺的东西,也是他必须守护的东西。
陈序握紧了拳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实验有多危险,无论内心的渴望有多强烈,他都要坚持下去。他要让那些被 “数据尖刺” 伤害的人,重新找回感知情感的能力,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真实的生活。这场由他引发的 “情感危机”,必须由他亲手终结。
桌上的监测报告还在散发着油墨的气息,那些冰冷的数据像无声的呐喊,催促着他前进。陈序知道,明天的实验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但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沉溺于 “宁静陷阱” 的逃避者,而是一个决心弥补过错、守护现实的 “共振源”。数据的尖刺虽然疼痛,却也让他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走向对抗危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