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基石
《欧陆观察家》的报道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欧陆。然而,当林辰一行人抵达位于巴黎市中心、毗邻塞纳河畔的预定揭牌地点时,迎接他们的并非仅仅是好奇与热情,还有潜藏在精致礼貌下的审视与根深蒂固的隔阂。
揭牌仪式定在上午十点。九点刚过,预定街区已被临时管制。黑色的豪华轿车鱼贯驶入,停在铺着深红色天鹅绒地毯的入口处。受邀的政商名流、医学界人士以及经过严格筛选的媒体记者陆续抵达。男士西装革履,女士裙裾飘香,空气中弥漫着香槟与高级香水的混合气息,一切符合一场顶级商业活动的标准配置。
安德烈·德·维伦纽夫作为最重要的支持者,亲自到场,他身着剪裁完美的深灰色西装,精神矍铄,与之前病榻上的形象判若两人,他本身的存在就是最有力的活广告。他正与巴黎市的一位副市长热络地交谈着,后者脸上挂着标准的政客微笑,眼神却不时瞟向入口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苏沐雪一身干练的珍珠白职业套裙,作为辰星集团的总裁,她游刃有余地周旋于各位来宾之间,流利的法语和优雅得体的谈吐,令人难以将她与“东方来的小公司代表”联系起来。她正与一位头发花白、气质威严的老者交谈,那是法国医药监管部门的资深顾问,皮埃尔·拉法格先生。
“拉法格先生,辰星始终秉持最高的安全与质量标准,”苏沐雪微笑着,将一份装帧精美的文件递过去,“这是我们核心制剂在欧洲权威实验室的检测报告,以及部分临床数据摘要。”
拉法格接过文件,并未立刻翻开,指关节轻轻敲击着文件夹的硬壳,目光锐利:“苏女士,我欣赏贵方的效率。但您知道的,在欧洲,一种全新的,嗯,特别是基于完全不同医学体系的疗法,想要获得广泛认可,需要时间,以及……更充分的、符合我们规范证据。” 他的话语礼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门槛。
“我们理解并尊重这一点。”苏沐雪笑容不变,语气却坚定,“时间与证据,辰星都愿意提供,并且有信心经受住考验。”
另一边,楚瑶穿着素雅的改良中式旗袍,正被几位本地医学专家围住。其中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身材微胖的医生,是巴黎圣玛丽医院的内科主任,让-马克·杜邦博士。
“楚博士,”杜邦博士语气带着学术探讨的严谨,却也难掩怀疑,“报道中提到的‘经络’、‘寒毒’概念非常……引人入胜。但恕我直言,这些无法用我们现有的解剖学和生理学证实。您如何确保治疗的可重复性与安全性?毕竟,个体的‘气’或者‘阴阳’,听起来太过……抽象。”
楚瑶早有准备,她从容地拿出平板电脑,调出预先准备好的动态图表和影像资料:“杜邦博士,现代物理学也曾认为‘暗物质’抽象。我们并不否认现代医学的精确性,只是试图从另一个维度补充。请看这些经过处理的红外热成像对比图,还有这部分志愿者治疗前后特定生物标志物的变化趋势……”
她的解释清晰、冷静,尽量使用对方能理解的科学语言,试图在两种体系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然而,她从几位专家交换的眼神中看出,怀疑的冰山并非一日可融。
夏晚晴则无疑是全场焦点之一。她一袭渐变星空蓝的长裙,顾盼生辉,熟练地应对着各路媒体的镜头和提问。她不仅用中文,更用流利的法语和英语交替回答,姿态亲和,言语间却牢牢把握着为辰星和林辰塑造正面形象的主动权。
“晚晴小姐,您真的认为中医能适应现代欧洲社会吗?”一个语速很快的记者提问。
夏晚晴嫣然一笑,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一旁静立的林辰身上:“医学的终极目的是解除病痛。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有效的,就是好的。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而辰星,愿意成为这座桥梁。” 她的话语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引来一阵掌声,也引来了更多复杂的目光。
林辰本人,反而成了现场最“清闲”的人。他穿着一身低调的深色中山装,站在稍靠边的位置,神情一如既往的平静。他没有主动与人攀谈,对于上前搭话的人,也只是颔首致意,言简意赅。他的目光偶尔扫过那些衣冠楚楚的来宾,掠过他们脸上礼貌的微笑、审视的目光、以及偶尔流露出的不以为然的细微表情。
江若彤没有出现在聚光灯下。她穿着一身利落的黑色便装,耳廓里塞着微型通讯器,如同一个沉默的幽灵,带着几名精干的手下,隐在会场四周的制高点和关键通道。她的眼神锐利如鹰,不断扫描着人群,评估着每一个潜在的风险点。她注意到人群中几个举止略显异常的身影,他们不像其他宾客那样专注于社交,目光更多地停留在林辰和苏沐雪身上。她对着麦克风低声下达了几个指令,安保人员悄无声息地调整了站位。
“林医生,似乎对这场合不太感兴趣?”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在身边响起。林辰转头,看到一位挂着拐杖、须发皆白的老者在仆人的搀扶下走近。他是德·维伦纽夫家族的老朋友,也是一位颇具声望的古老贵族,贝尔纳公爵。
林辰微微欠身:“公爵阁下。我更习惯于倾听病患的声音。”
贝尔纳公爵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有趣的年轻人。安德烈把你夸上了天。但我这把老骨头,更相信亲眼所见。” 他顿了顿,拐杖轻轻点地,“我这顽固的风湿痛,看了几十年医生,也就那样。不知道你那些‘魔术’,对我这老家伙有没有用?”
“医学不是魔术。”林辰平静地回答,“能否有用,需诊过才知。”
这时,揭牌的重头戏到来。苏沐雪、安德烈、副市长以及林辰共同站到了覆盖着绸布的公司牌匾前。闪光灯顿时亮成一片。苏沐雪做了简短有力的致辞,安德烈表达了家族对辰星的全力支持,副市长则发表了官方且谨慎的祝词。
轮到林辰,他上前一步,面对无数镜头和目光,只说了极其简短的一句话:
“辰星至此,只为提供多一种健康的可能。疗效,自会证明一切。”
没有慷慨激昂,没有夸大其词,只有一种基于绝对实力的淡然与自信。这话语透过麦克风传开,让台下某些期待着更多华丽辞藻的人略感意外,却也让另一些人,像皮埃尔·拉法格和杜邦博士,微微挑起了眉毛。
绸布落下,“辰星集团欧洲分公司”的中法文铜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香槟塔被推上来,气氛达到高潮。
然而,在林辰与江若彤交汇的瞬间眼神里,彼此都读懂了对方的意思:这看似辉煌的成功揭牌,仅仅是一个开始。脚下这块精心选择的“基石”,坚实与否,还需承受未来真正的风雨考验。那些隐藏在掌声背后的审视、质疑乃至敌意,并不会因一块牌匾的落下而消散,反而可能因为他们的正式落地,而变得更加具体和尖锐。
林辰端起一杯服务员递来的清水,目光越过喧嚣的人群,望向塞纳河上粼粼的波光,眼神深邃。欧洲之旅,此刻才算真正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