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突发群体性高热
林辰喝下药汁后引发的死寂,并未持续太久。史密斯博士张了张嘴,似乎还想在“风险承担”和“科学验证”之间再争辩几句,但所有的话语都卡在了喉咙里。他看着林辰那双平静无波,却又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眼睛,以及唇边那抹未擦净的、带着独特气味的绿色汁液,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攫住了他。他赖以生存并坚信不疑的学术堡垒,在这个东方年轻人近乎原始的“以身证道”面前,出现了细微却清晰的裂痕。
就在这时,一阵极度慌乱、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由远及近,粗暴地撕破了营地内这片刻的僵持。
“医生!救命!救救我的孩子!好多人都倒下了!!”
一个肤色黝黑、瘦骨嶙峋的当地妇女,怀里抱着一个裹在破旧毯子里、毫无声息的小小身体,发疯似的冲进营地,脚上的拖鞋早已跑丢了一只,赤脚踩在滚烫的地面上也浑然不觉。她身后还跟着几个面带惊恐、互相搀扶的村民,个个面色潮红,身体摇晃,显然也处于疾病的折磨中。
“是卡松伽村的人!”志愿者卡鲁脸色骤变,一眼认出了来人的服饰,“他们村子在河流上游,更偏僻!”
莎拉·基根立刻迎了上去,用当地语快速询问情况。随着妇女语无伦次、夹杂着痛哭的叙述,莎拉的脸色越来越白。
“史密斯博士,林医生!”她猛地转头,语气急促,“卡松伽村爆发了更严重的疫情!据描述,患者持续超高热,普遍超过四十度,伴有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惊厥和意识障碍!怀疑是恶性疟疾的爆发,而且…”她顿了顿,艰难地补充,“据他们说,村里至少已经有十几人出现了类似症状,其中……包括好几个孩子,情况非常危急!”
这个消息如同平地惊雷,让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原本因林辰试药而稍缓的气氛,瞬间被更沉重的危机感取代。
史密斯博士的注意力立刻被完全吸引,他暂时抛开了与林辰的理念之争,职业本能让他迅速做出判断:“恶性疟?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这很可能是脑型疟疾,死亡率极高!”他转向自己的团队,语速飞快,“安娜,立刻准备我们带来的青蒿琥酯注射剂!虽然数量不多,但必须优先用于最危重的患者!大卫,联系总部,请求紧急空运更多特效药和支援力量!我们需要立刻评估情况,制定转移重症患者的方案!”
他的团队立刻行动起来,展现出高效的专业素养。安娜迅速打开随身携带的冷藏箱,里面整齐码放着为数不多的几盒青蒿琥酯注射液。大卫则开始尝试连接卫星电话。
然而,莎拉接下来的话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史密斯博士,恐怕不行。卡松伽村位于河谷深处,道路因为前几天的暴雨被冲毁了,车辆根本无法通行。步行进去至少需要大半天,而且…空运?最近的机场调度和飞行准备,再加上空投的不确定性,至少需要四十八小时以上才能将药品送到患者手中!”
“四十八小时?!”史密斯博士失声,额角渗出冷汗,“恶性疟疾,尤其是脑型疟,病情进展极快,很多患者根本撑不过二十四小时!更何况是儿童!”
他看着眼前这些刚刚抵达、就已经濒临崩溃的卡松伽村民,又看了看自己手中那寥寥几支、杯水车薪的特效药,一种深切的无力感涌上心头。他的科学,他的标准流程,在非洲大陆残酷的现实和恶劣的地理条件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和迟缓。
“难道…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史密斯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无法说出那个词。他的团队成员们也面色凝重,刚刚燃起的行动力被现实狠狠挫败。
营地内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卡松伽村的村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绝望,哭泣声更加悲切。那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几乎要瘫软在地,被旁边的卡鲁死死扶住。
就在这片绝望的浓雾中,一个平静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响起,如同利剑划破阴霾。
“我的方法,不需要等四十八小时。”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声音的来源——林辰。
他不知何时已经擦净了嘴角,走到了那名昏迷的孩子身边,手指正轻轻搭在孩子纤细的手腕上诊脉。他的眉头微蹙,但眼神依旧沉稳。
“林…林医生?”莎拉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史密斯博士猛地看向林辰,眼神复杂无比,既有绝境中的一丝期盼,更有根深蒂固的怀疑:“林医生,我理解你想帮忙的心情。但是,恶性疟,尤其是可能并发了脑型疟,这和你之前处理的普通间日疟完全不同!病情更凶险,并发症更致命!你那种…那种熬煮的草药,怎么可能来得及?!”
林辰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轻轻翻开孩子的眼皮看了看瞳孔,又检查了一下舌苔。孩子的体温高得吓人,呼吸微弱而急促。
“寒热往来,邪陷心包。”林辰低声对身边的楚瑶说了一句,楚瑶立刻会意,在平板电脑上快速记录。
然后,林辰才抬起头,目光扫过史密斯,最终落在当地一位跟着卡松伽村民一起来、看起来是村中长者的人脸上,通过卡鲁的翻译,一字一句地说道:
“二十四小时。”
他伸出一根手指,语气笃定,不容置疑。
“给我二十四小时。我能控制住大部分患者的病情,至少,把死亡率压到最低。”
“什么?二十四小时?!”史密斯博士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不可能!就算是用我们最快速起效的静脉注射剂,也不敢保证在二十四小时内控制住恶性疟爆发,尤其是远程情况下!林医生,我知道你自信,但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情,不能儿戏!”
林辰的目光终于再次与史密斯对上,那里面没有狂妄,没有冲动,只有一种基于无数次实践和深厚底蕴的绝对冷静。
“我没有儿戏。”林辰的声音不高,却重若千钧,“你们的方案,需要四十八小时,而且无法保证药品能及时送到每个患者手中。我的方案,现在就可以开始,药材就地取材。是等待一个渺茫的希望,还是抓住一个立刻就能行动的机会?”
他顿了顿,看向那位当地长者,以及所有眼巴巴望着他的卡松伽村民。
“选择权,在你们。”
那位长者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强烈的求生欲,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上前一步,紧紧抓住林辰的手,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夹杂着土语激动地说:“医生!救我们!我们信你!带路!我带你们去村子!”
史密斯博士僵在原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他引以为傲的现代医学体系,在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前束手无策。而这个他一直质疑的、依靠草根树皮的年轻中医,却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去挑战连他都感到棘手的恶性疟疾爆发。
荒谬,难以置信,却又……似乎是眼前唯一的生机。
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将史密斯博士的质疑,逼入了真正的死角。他张了张嘴,最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只是死死地盯着林辰,仿佛要将他看穿。
林辰没有再多言,转身对楚瑶、李铭和卡鲁快速下达指令:“楚瑶,准备足够的青蒿,按我之前教你的方法,加倍剂量紧急熬制一批。李铭,组织所有能行动的志愿者,准备担架和基本急救物品。卡鲁,你熟悉路径,我们立刻出发!”
命令清晰,行动迅速。辰星团队如同一台瞬间启动的精密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史密斯博士看着林辰忙碌而沉稳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那几支孤零零的注射剂,第一次对自己坚信不疑的道路,产生了剧烈的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