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强化内部管理。他召开了一次土药房全体会议(包括王福满、孙大壮等队委)。
“各位叔伯,兄弟姊妹,”凌风开门见山,“这次去县里,是运气,也是考验。咱们不能因为有点名气就飘了。往后,来找咱们的病人会更杂,病会更重,眼红找事的人也不会少。咱们得把规矩立得更牢,篱笆扎得更紧!”
他提出了几条新规:
第一,严格实行“分级诊疗”。常见病、小病,由铁柱、春苗主要负责,凌风把关;疑难重症、外地慕名而来的,必须由凌风亲自接诊,并建立更详细的“重症病历档案”,包括病情记录、治疗方案、用药明细、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书(按手印),甚至考虑引入第三方(如生产队干部)见证环节。
第二,完善药材管理和账目公开制度。所有药材进出库,必须三人(凌风、铁柱、春苗)签字;账目每日清算,每月在队部张榜公布,接受全体社员监督。
第三,建立“医疗风险预案”。对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意外情况,制定详细的应对流程,比如如何安抚家属、如何保护现场、如何向上级汇报等,做到有章可循,临危不乱。
第四,加强学习交流。定期组织药房人员学习新的医疗知识、政策法规,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和应对能力。
这些措施,得到了王福满等人的一致支持。大家意识到,凌家坉土药房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看病的地方,更是关乎整个凌家坉声誉和安全的“前沿阵地”。
与此同时,凌风加快了培养铁柱和春苗的步伐。他不再仅仅传授医术,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大局观”和“危机处理能力”。他模拟各种突发情况,如病人抢救无效、家属医闹、上级突然检查等,训练他们如何沉着应对、如何沟通解释、如何保护证据。
“柱子,如果有个病人,咱们尽力了,但还是没救过来,家属情绪激动要砸东西,你第一步该做什么?”凌风问。
铁柱想了想:“先……先拦住他?”
“错!”凌风严肃道,“第一步,是确保其他病人和药房财产的安全!立刻让春苗疏散其他病人,你和我一起,冷静地控制住家属,同时让大壮哥马上去请福满叔和队委来!任何时候,不能自乱阵脚,更不能发生肢体冲突!道理在我们这边,但要讲究方法!”
春苗心细,凌风则着重培养她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和病历文书工作的严谨性。“春苗,写病历不是记流水账。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诊断、治法、方药,每一项都要清晰、准确,特别是用药剂量、针灸穴位,不能有丝毫差错。这是保护病人,更是保护咱们自己!”
经过凌风的悉心调教,铁柱和春苗迅速成长,逐渐能够独当一面处理大部分日常事务,成为凌风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对外,凌风则采取了“低调务实、广结善缘”的策略。对于慕名而来的外地病人,他热情接待,精心治疗,但绝不夸大疗效,对于确实无能为力的重症,会坦诚相告,并建议其转往更高一级的医院。他还主动将一些常见病的简易疗法,通过公社卫生院,分享给周边大队的赤脚医生,赢得了同行的尊重。
他还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整理了一份详细的《凌家坉土药房工作汇报》,将自己如何运用“一根针、一把草”服务社员、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剔除了核心机密),系统总结出来,附上典型案例和数据,通过王福满正式呈报给公社和县卫生局。这份材料,既是对工作的总结,更是一份摆在明面上的“成绩单”和“护身符”。
凌风深知,真正的安全,来自于自身的强大和不可替代性。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灵枢九针和导引术的深研上,医术愈发精进。同时,他开始着手筛选、培育几种药效显着、易于种植的本地草药,计划扩大种植面积,为将来可能面临的药材需求增长做准备。
凌家坉土药房,在凌风的运筹帷幄下,如同一棵根系深植的大树,在荣誉和风浪中,不仅没有摇摆,反而更加枝繁叶茂,根基深固。
第245章 润物无声育新苗 根基深植待春来
寒冬腊月,年关将近。几场大雪过后,凌家坉银装素裹,一片静谧。忙碌了一年的社员们,终于有了片刻闲暇,窝在家里准备年货,享受难得的清闲。土药房也冷清了不少,只有些老病号定期来拿药调养。
凌风却比往常更忙了。不过,他忙的不再是接诊看病,而是“育人”和“总结”。窗外天寒地冻,药房里的炉火却烧得正旺,映着凌风、铁柱、春苗三人专注的脸庞。油灯下,凌风正在系统地向他们传授《灵枢·九针》的基础理论。
他没有拿出那本珍贵的残卷,而是凭借记忆和理解,用最浅显的白话,讲解经络的走向、穴位的功效、针刺的补泻原理。
“柱子,春苗,你们看,”凌风在自己手臂上比划着,“手太阴肺经,从胸口走到大拇指。这条经上的穴位,比如中府、尺泽、列缺,就跟肺、气管、喉咙有关。咳嗽、气喘,就可以从这条经上选穴。”
他一边讲,一边让铁柱和春苗在自己身上找穴位,反复练习点按,感受准确的部位和力度。
“下针不是乱扎,要心中有数。虚证用补法,手法要轻要慢,像……像温火慢炖;实证用泻法,手法可以重些快些,像快刀斩乱麻。关键是‘得气’,针扎下去,病人觉得酸、麻、胀,像小鱼啄米,那感觉就对了。”
凌风讲得细致,铁柱和春苗听得入神。他们第一次如此系统地接触针灸理论,感觉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凌风还结合具体病情,讲解如何“辨证选穴”,如何“配穴组方”,将复杂的理论融入实际的病例分析中。
除了讲课,凌风加大了实践考核的力度。他经常模拟一些疑难症状,让铁柱和春苗独立分析病因、确定治法、选穴配方,然后他再点评、修正。
“春苗,假如有个妇人,月经不调,腹痛,怕冷,舌淡苔白,你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