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院内,气氛肃穆。博士侯兼天工院院长杨忠辅快步走入,对着端坐主位审阅图纸的皇帝陈东深深一揖,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陛下!大喜呀!您之前吩咐下来,命我等研制的‘水泥’,历经数百次尝试,今日终于成功烧制出来了!”
“什么?!”陈东闻言,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光彩,“当真?快!带朕去看!”
陈东深知此物的重要性,俗语云“要想富,先修路”,而这水泥,便是修路、筑城、兴修水利的绝世神物!对于疆域辽阔的古代王朝而言,交通的便利程度直接决定了统治的效率和疆域的极限。
强如大唐,虽一度占有西域,却因路途遥远、信息传递缓慢而难以有效长期治理,叛乱消息数月方能抵达中枢,平叛大军开赴更是耗时弥久。若有了水泥铺设的坚固道路,物流、信息流通速度将大大提升,朝廷对边疆的控制力将得到质的飞跃。
可以说,水泥的诞生,对于这个时代的工程建设而言,其意义不亚于战略级武器。有了它,将大明的基础设施提升数个档次,进而殖民全球,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杨忠辅不敢怠慢,连忙在前引路,将陈东带至天工院后院一处仍散发着余温的锅炉旁。
杨忠辅为人谨慎,并不贪功,他指着旁边一位穿着工匠服饰、面色黝黑、身形精瘦但看着十分结实的年轻男子禀报道:“陛下,这水泥,正是此人根据您的提示,反复试验,最终成功配制出来的。”
陈东目光落在这年轻人身上,见其虽然面色微黑,像是常受风吹日晒,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身体精干,一看便是常做体力活的人,不由心中暗赞:倒是个搞土木工程的好材料。他和颜悦色地问道:“爱卿叫什么名字?”
那年轻工匠何曾如此近距离面见过天子,紧张得手心冒汗,闻言连忙躬身,用带着口音的官话回道:“回……回陛下,小……小人名叫王铁柱,家里世代都是打铁的,小人也是从小打铁为生。”
“打铁?”陈东闻言,笑意更浓,“打铁好啊!百炼成钢,最是考验耐心与火候。爱卿是如何研制出这水泥的?朕只是依稀记得似乎与石灰、黏土煅烧有关,具体却是不知。”
王铁柱见皇帝如此平易近人,紧张的心情稍缓,组织了一下语言回道:“禀陛下,小人正是根据陛下您给的提示,一点点试验的。小人是铁匠出身,就想着,这东西既然要坚固,是不是加点铁粉进去会更好?于是小人尝试在碾碎的石灰石和黏土混合物里,加入少量磨细的铁粉,然后装入陶罐,放在这炉子里用猛火煅烧。
烧成后的粉末,按比例与沙子、水混合,待其干固后,发现果然变得异常坚硬!小人觉得,这或许就是陛下想要的东西。”
陈东听着他的描述,心中已然确定,这步骤与自己所知的水泥制造原理基本吻合。他兴致勃勃地说道:“好!爱卿且当场为朕演示一遍如何?”
“是,陛下!”王铁柱立刻动手,熟练地操作起来。先是取来上好的石灰石,用石碾细细碾碎,再加入筛选过的黏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小心翼翼地加入他特意准备的极细铁粉,充分搅拌。最后将这些灰黑色的粉末装入特制的厚壁陶罐中,密封后送入仍在燃烧的煤炉内进行煅烧。
陈东全程目不转睛地看着,心中愈发肯定。待煅烧完成,取出冷却后得到灰绿色的块状物(熟料),再将其碾磨成细粉,便是成品水泥。
“来,朕亲自试试这水泥的效用!”陈东一时兴起,竟挽起袖子,要亲自当一回泥瓦匠。杨忠辅等人吓了一跳,连忙劝阻,但陈东执意要体验一番。于是,在杨忠辅的辅助下,陈东亲自搅拌水泥砂浆,又挑选了些石块,尝试砌一道矮墙。
他毕竟没有手艺,砌出来的墙歪歪扭扭,甚是难看。
周围众人见状,哪敢说不好,纷纷出言恭维:“陛下真是天纵奇才,文武全才,连这泥瓦匠的手艺也是一学就会,第一次砌墙就砌得如此……如此有气势!”
陈东闻言,哭笑不得,摆手道:“行了行了,少拍马屁。朕的手艺朕自己清楚。”他放下工具,看着那道歪斜的矮墙,对杨忠辅吩咐道:“这道墙就放在这里,谁也不许动,明日此时,朕再来看效果。若果真坚硬如石,尔等皆有大功!”
杨忠辅连忙躬身:“陛下放心,臣亲自派人看守,绝不让任何人靠近。”
待陈东起驾回宫后,杨忠辅看向激动又忐忑的王铁柱,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铁柱啊,你的机缘到了!若明日这水泥墙真如陛下所愿,那你便是立下了不世之功,一飞冲天指日可待!现在,本院将看守此墙的重任交给你,你可要仔细了。”
王铁柱用力点头,声音哽咽:“院长放心!小人……不,属下今晚就是不睡觉,也一定守好这堵墙!”他果然一夜未眠,眼睛熬得通红,就死死地盯着皇帝亲手砌的那道歪墙,这可是天大的功劳怎么睡得着。
第二天,陈东准时驾临天工院,看到和衣守在墙边、眼布血丝的王铁柱,心中暗暗点头,此子倒是实诚忠心。他不再多言,直接指着一名随行的禁军侍卫下令:“你,上去用力踹这水泥墙几脚,试试它的硬度。”
“遵旨!”那禁军侍卫领命,走到墙前,运足力气,猛地一脚踹在墙上!只听“砰”的一声闷响,墙体纹丝不动。侍卫又连续踹了几脚,甚至用木棒砸了砸,那水泥墙面除了留下些许灰尘印记,竟毫无破损的迹象。
侍卫收力,回身禀报,语气中带着惊奇:“陛下,此墙坚硬异常,浑然一体,触感如同真正的岩石,卑职用力踹踢,其岿然不动!”
“好!好!好!”陈东连说三个好字,龙颜大悦,转身看向激动得浑身发抖的王铁柱,朗声道:“王铁柱! 你潜心钻研,不负朕望,研制出水泥此等国之重器,于社稷有功,于千秋有益!朕特册封你为二等智永伯,赏银万两,帛百匹,以彰尔功!”
王铁柱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眼泪再也抑制不住,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叩地,声音颤抖却无比响亮:“臣……臣王铁柱,叩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步登天!真正的一步登天!从一个默默无闻、地位低下的铁匠,一跃成为勋贵的伯爵!周围的天工院官员、工匠们看着跪地谢恩的王铁柱,眼神中充满了无比的羡慕与嫉妒,心中五味杂陈:“这小子……真是走了天大的运道!就鼓捣出这么个灰扑扑的东西,居然就封了伯爵……真是……真是祖坟冒青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