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两夫妻干完活回来,看着脏兮兮的女儿,很是无奈,刘玉莲心里有点怨,但碍于丈夫也不好说什么。
时间如流水,很快就到了年底。
这天是16号是赶集的日子,李清悦很开心,可以去街上买好吃的了。
吃过早饭,李清悦就跟着爸爸和哥哥一起上镇子里去了,妈妈要留在家里打扫卫生,没有跟着一起去。
三爷子到了镇上,就开始逛,快过年了,街上人很多。
三人先从街头逛到了街尾什么都没买,期间还看到了背着个布包的爷爷,逛到头了,李父才开始买过年的东西。
一边买一边往回走,走到一半突然遇到了急匆匆的姑妈,也就是李父同母异父的二姐。
大街上很吵,而李清悦又四处张望,不知道姑妈跟爸爸说了什么,只见姑妈说完爸爸和哥哥都急匆匆的走了。她想跟上去,刚要迈开小短腿追上去,就被姑妈一把抱起来带走了。很多年后才知道,那时自己错过了跟妈妈的最后一面。
李清悦不认生,乖乖的跟着姑妈回了家,在姑妈家住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李父就来接她了,只是他很憔悴,眼眶红红的,胡子拉碴的,头上戴着一块白布。
李清悦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跟着李父回了家,回到家中,发现家里有好多人,进进出出,热火朝天的。
跟着李父走进堂屋,堂屋里有一个大大的黑盒子,哥哥正跪在地上,往盆里放纸钱。
李父找来了一根白布,帮她戴在了头上。然后找了个小凳子坐在了旁边,她感觉到了气氛不太对,乖乖的坐在一旁。
就这样,一天她都很乖,叫吃饭就乖乖的吃饭,吃完饭就去堂屋里乖乖坐着。
晚上李清悦也没有哭闹要妈妈陪睡觉,自己一个人睡觉了。而外面,李正学两父子彻夜未眠,守着妻子\/母亲的棺木熬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天公不作美,下起雨。
李清悦被留在了家里,没有跟着哥哥一起送妈妈的棺木上山,跟来帮忙的叔叔阿姨们待在家中。
下午上山的人陆陆续续的回来了,吃过了一轮席就陆陆续续的离开了。
李清悦不知道妈妈去哪里了,只是几天不见妈妈,有些难过不开心,每次问李父,李父都说妈妈去了个很远的地方,要很久才回来。
渐渐的她就不问了,也慢慢的不难过了。
家里的生活依旧,只是少了一个每天洗衣做饭的人,给她讲故事哄她睡觉的人。李清悦年纪小,还不懂失去母亲意味着什么,但家里的变化她还是感受到了。爸爸变得更沉默寡言,哥哥也时常发呆。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清悦慢慢长大。
李清悦五岁这一年,爷爷因为生病搬到了她们家里跟他们一起住。但他还是不跟她们一家吃饭,李父为他单独砌了个小厨房。
这一年14岁的李天阳上初三了。
爷爷搬来后,病情加重了,某天深夜,李父见他一直咳嗽不止,带着李清悦去了刘医生的父亲,老刘医生那里开了中药回来。
回到家,熬了药端到了他的床边,他却说“太烫了放一会儿在喝”。
李父听后将药放在了床边,带着李清悦回到房间里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药还放在床边没有喝,已经凉透了,人也没了。
李正学又给父亲操办了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