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龙掏出纸巾为苗红蘸去泪水。
“没有人告诉我爸爸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我仍能记得我和妈妈是从那所大房子里搬出来,我好像曾经在里面来回地奔跑,那应该是我们原来的家,爸爸好像就是在那里离开我们。然后,我又看到一些影像资料才逐渐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我就再也不追问妈妈了。
“妈妈总是责怪我乱踢东西,踢坏了一双又一双鞋子,那却是我唯一觉得最好玩儿的游戏,我可以将拦在路上的东西踢开,让它们滚得远远的,”苗红看着亚龙说:“我的能力已经炉火纯青,嘿嘿,你知道吗,我可以很好地掌握踢的力度和角度,确定对多大的石头,或者多大的砖块,多长多粗的树枝能够踢出去多远,踢到哪个位置。
“亚龙,我喜欢你,如今,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需要你。”
亚龙搂住苗红,再次亲吻她的额头,感觉到怀中的充实。亚龙为苗红的悲惨命运而伤心,又为此刻的幸福而倍感激动。
他们安静地坐了有好一会儿,待苗红平静下来,两人起身,沿着连廊向西漫步。
亚龙想打破沉默,说,“几百年前,这里曾经是传送祭品的通道,六百年的祭祀,曾有无数的猪马牛羊被从这里输送奉献给皇天上帝,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这个地方,我们没有可以奉献给老天爷的东西,但怀有的敬畏和虔诚之心在今天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那时,进入祈谷坛还不收门票。他们进入祈谷坛的院落,从南向北正面观望,三层重檐的圆顶祈年殿秀美壮观,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端坐在三层共六米高的圆形祈谷坛上,让人倍感其神秘与庄严。
三层巨大的环形基座由雕刻着精美云纹的汉白玉栏杆围起,台阶中央嵌有巨幅汉白玉浮雕,自下而上分别为“瑞云山海”、“双凤山海“、“双龙山海”,寓意龙凤呈祥。
亚龙同苗红手拉手拾级而上,呈现在面前的是一片辽阔天空,巍峨雄伟的祈年殿仿佛漂浮在太虚幻境,透过青翠明亮的蓝天彷佛可以看穿整个宇宙。
祈年殿大殿由28根顶天立地的楠木大柱撑起,柱子环绕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米,直径1.2米,代表一年四季,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代表12个月,支撑着第二层屋檐;外围12根檐柱代表12时辰,支撑着第三层屋檐;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上绘制龙凤和玺彩画——图案中有双龙或双凤,寓意“龙凤呈祥”、“双凤昭富”。祈谷坛与祈年殿的完美构建,充满了“天”的知识和象征意义,显示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思想。
亚龙说:“雄伟壮阔,登峰造极,太精美了!每次来参观都再次被震撼。这是中国人对皇天上帝最崇高敬意的具体体现,是世界的终极想象之一。”
苗红好像专业解说员那样说道:“所以呀,这个三层重檐的攒尖宝顶形象被用作一些重要事物的代表性形象,这个形象就像万里长城一样,代表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哲学思想。”
“说的太好了,有哲学家的味道。”亚龙赞道。
“搞设计的还不懂这些基本常识吗?”苗红不屑地说。
“那更好了,说明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亚龙想了想,说:“让我们在这里祈祷一下好吗?”
“你相信有神明吗?”苗红问,显然是针对亚龙提议的祈祷而言。
“我以前从没有相信过任何宗教或者神明。但是,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信仰,此刻,可以对着我们自己的信仰说点什么吧。”
亚龙双手合十将苗红的手捧在中间,两人相互对望着,用这种独创的姿势,开始低声祈祷:“上天保佑我们在一起,就像天地之合,就像阴阳交融。”
苗红嘻嘻笑着,乖乖地学着亚龙的样子念道:“求上天保佑我们在一起,就像天地之合,就像阴阳交融。”
他们走出祈年殿院落南门祈年门,向西漫步,走出一个蓝色琉璃瓦顶的方形殿廊,迈下七级台阶。亚龙拉着苗红回头望,门洞两侧古柏参天。
亚龙说:“这是花甲门,在祈谷坛南门外西侧。传说,乾隆六十岁时来天坛祭祀,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乘玉辇而来,一直到这座门前才下了辇,由此进祈谷坛南门到皇乾殿,由此,而得名花甲门。”
亚龙接着说:“这可不是看了说明牌,而是记得这么个故事。而且……”亚龙鼓起勇气说,我还在这里习练过长拳。”
“哦,你会武术,想起来了,小时候好像看到过你练习功夫,在家属大院的角落里。”
“是的,我从来都是在僻静的角落里练习,以求安静不被打扰。”
“你能再表演一下吗?”
“今天为了苗红,在这里献丑一次啦,哈哈。我几年前曾在花甲门这里练习过。我想,当初,乾隆爷曾经在此下得龙辇,缓抬龙步登上这七级台阶,我要在此习武练功,希望自己到了花甲之年仍能够身手敏捷,闪展腾挪,再在这里习武练功。世事变迁,永远是今非昔比。”
“好样的,亚龙。”苗红这次没有鼓掌,而是像下决心那样用小拳头在空中挥动了一下。
亚龙整理了一下浅灰色体恤衫,扎紧深蓝色裤子上的棕色腰带,系紧白色运动鞋的鞋带,伸展几下胳膊腿,然后,调整呼吸,抖擞精神,展开架势开始演练。
双臂舒展,拳法刚猛有力,挥拳、劈掌;
拳打突变鹰爪,推掌再变虎拳;
腾挪跳跃,腿功势大力沉,弹踢、倒踢、顶膝;
时而像猛虎归山,蛟龙入海,正如诗云“蛟龙入海恨水浅,大鹏振翅怨天低”;
时而如龙争虎斗,凤凰展翅,又如诗曰“蛟龙出水势峥嵘,丹凤涅盘浴火生”。
引得经过的游客纷纷驻足观看。
亚龙趁着台阶无有人经过,飞窜上七级台阶最高层,在门洞里做了一个金鹰展翅亮相结束演练。
苗红使劲鼓掌,“太棒了!乾隆爷看见也会鼓掌的,哈哈哈。”
亚龙调整呼吸,抹抹额头浸出的汗珠,拉起苗红的手,说:“我们到了花甲之年,再来这里,演练给你看。”
“一言为定。”
他们返回祈年门,踏上丹陛桥。
丹陛桥长360米,是连接祈谷坛和圜丘坛的一条高出地面4.5米的大道。大道东西面宽30米,中间微微呈弧形突起的石板路为“神路”,供天帝专用;东侧砖铺路面为“御路”,供皇帝专用;陪祀王公大臣则只能在西侧的“王路”上行走,上下进退等级分明。丹陛桥整条大道自南向北形成一个逐渐升高的坡度,北端高4.5米,南端高不到半米,两端高度差达4米,北行使人步步登高,如临天庭。
在丹陛桥下面东、西天门相对处,有一条曲尺形、拱券顶隧洞,隧洞是用来赶运牲畜的,所以被命名为“进牲门”。凡是从进牲门进去的畜牲,全部都要作为祭祀品宰杀,无一存活,“进牲门”也因此被称作是鬼门关。正因为隧洞的存在,才称其作“桥”,丹陛桥也因此被视为北京最古老的立交桥。
两人沿着丹陛桥从祈年门南下,并排沿着神路缓步行走。
“我们走在中间的神路会不会对上天有冒犯?”苗红迟疑地问亚龙。
“你看,现在人们走在丹陛桥的各个位置、各个方向。心中敬仰上天,便不会冒犯,如果,心怀鬼胎,则哪怕是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也如魔鬼会遭天谴。”亚龙接着说:“我们怀着纯净的心情,为很多年没有天帝莅临的神路掸尘吧。”
“你总是说的那么好,那么,你的心里正在想着什么呢?”苗红诡秘地瞥着亚龙。
“我正在想着你啊。”
“在这么庄重的地方不能胡说。”
“好了,嗯,我想着,上天保佑我的苗红和我一生长相厮守,永不分离。”
他们边走边聊。前方有人迎面走来,亚龙在犹豫是否给人家让路,苗红坚定地扯着亚龙的胳膊,两人迈着从容不迫的脚步缓缓迈进,直到对面让出直溜溜亮堂堂的神路,他们继续前进。
“祈求上天,不是首先要将上天放在心中第一位嘛,我的小糊涂虫。”苗红说。
“你说得对,是要将上天放在第一位,但他是那样虚无缥缈,他可能无暇顾及芸芸众生之中的每一个人,只要我们心怀敬畏,不给他老人家添麻烦就可以了。然后,还有我的真龙,我在苦苦追寻我的真龙,”
“你的真龙?”苗红疑惑地问,“那是什么?我的位置是不是又被降得太低了一点儿?”
“没有,你不仅在我心里,也永远捧在我手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那个——,也可以叫做保护神或者吉祥物吧,那是一个人心中永远的挂念、寄托和依靠。”
“啊,懂了,”苗红似乎有所领悟,“你属龙,所以,你的保护神是真龙,对吗?”
“真聪明。”
“那你说,这里有没有真龙啊?”
“有啊。”
“在哪里?”
亚龙说:“让我们来找一找。”
“那,我属蛇,我的保护神就应该是蛇了?”
“可以叫做‘小龙’。”
“嗯,‘小龙’,这样好听多了。”
前面不远处有妇人坐在神路中央,然后,缓缓地躺下,四仰八叉,又让自己的孩子坐在神路上玩耍。她们在晒太阳,占着天帝的神路,享受着天帝光明的照耀。
在接近躺在地上的妇人过程中,两人的脚步慢了下来,他们在迟疑如何面对这个状况。
苗红说:“光天化日之下,怎么可以这样,太有碍观瞻了。”
亚龙说:“之前也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在烈日当空的夏日,那些人在神路上刚躺下,便跳起来跑开,不然会被烤熟了;在秋风扫落叶的阴霾日子,有人躺在神路上仰望南飞的大雁,默默祈祷;在飘雪的寒冬,还有人裹在厚厚的冬衣里躺在神路上,泪水融化了头下的白雪。”
苗红好像随着亚龙的思绪,眼前也浮现出那些生动的场景。她说:“毕竟不是躺人的地方,他们仰卧在那里,好像是要献祭一样,真有点诡异和可怕啊。”
他们的脚步慢得几乎停下来,
亚龙继续说:“不要怕,有我在。你看,世间万物百态,每一样发生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我们可以这样想,比如,比如说吧,每一只蝼蚁都有蚕食谷物的权利,每一个人都有享受阳光的权利;至于神路被占用嘛——也许她们已经和天帝达成了一致,获得了天帝的特许,这种特许可能需要她们一生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换取,所以,这些人才会这么珍惜此时此刻,如此这般像正大光明躺在自家席梦思床上一样享受天帝艳阳的关照,她们太需要如此享受了。好在今天的太阳没有那么暴烈。”
“哈哈哈哈,你真会胡咧咧,”苗红用胳膊肘轻推了一下亚龙,歪头看着他,笑着说:“把霸道说成和谐,把庸俗说成高雅,把冒犯说成敬畏,把不堪说成理所当然,你怎么想的啊?”。
亚龙微笑了一下,然后平静地说:“唉,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总要给个理由吧,要放过这些人,她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容易的。”
亚龙突然说:“关于属相,你知道十二属相的顺序吗?”
苗红说:“这还不知道嘛,我给你说说,你看是不是这样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你不要骗我,你看,辰龙、巳蛇,”亚龙低声问,“我属龙,你属蛇?我们差着一岁,在一起上学?”
苗红的脸红了一下,“是属蛇,就是小龙。小时候我除了念念没有别的朋友,妈妈怕我被人欺负,请黄妈妈帮忙找人改了一下户口本,便可以和念念一起上学了。反正我长得高,也不会显得不正常,只是上学初期确实有一点儿费劲,是念念姐一直帮助我。”苗红又接着说:“我们相差一岁,也没有怎么悬殊啊,在那个年代也很正常。”
亚龙和苗红不再说什么,好像都陷入了沉思。
两人静静地绕过躺在地上的人。又有更多的人学习前辈的样子前仆后继地扑倒在地,两人不得不一再地绕过这些神路上的障碍物。
在丹陛桥的尽头,他们进了成贞门,沿着皇穹宇的弧形灰砖外墙向西走。在转角处,有一株五百余年历史、十余米高的柏树。大树主干粗壮,高高的树冠枝叶繁茂。
亚龙和苗红走进大树周围的人群中往里观瞧。树干蜿蜒起伏,多条纵向褶皱将树身分为九股,扭曲缠绕,宛如九龙盘旋,森然欲动。
人群中,有一多半是头戴小红帽的外地老年游客,这从他们的穿着打扮和口音都可以很容易辨识出来。一个瘦高个儿男青年导游手里挥舞着挑着旅行社黄色小旗的伸缩金属教鞭,给团员们讲着神树的故事。
传说,乾隆皇帝有一次到天坛祭天,当视察完大典的准备情况,在皇穹宇围墙下休息的时候,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于是,乾隆就四处寻找,发现在围墙下有九条蛇,它们一下子钻入了泥土当中。乾隆命人出皇穹宇抓蛇,四处寻找不见,突然发现围墙外西北的拐角处有一棵柏树,树干表面布满沟纹,就像九条龙腾飞,所以就起名叫“九龙柏”。
“看,我们不仅找到了龙,而且还一下子就找到了九条龙。”亚龙感叹道。
“真有你的。”苗红赞叹道。
导游又说,九龙柏是神树,虔诚地将双手伸出对着九龙柏,可以感到一股凉风,能吸走晦气,带来好运。
许多人伸出手掌对着神树,都像气功大师发功的样子。
亚龙平时不会参与此类事情,做此动作,他只会在心底里与龙对话。但当看到苗红学着老年人们的样子伸出双手对着大树,亚龙也伸出了手掌。他在尝试与龙对话,但是,他知道,被如此众多游客包围的龙,不会轻易开口,就像自己,只向对的人开口那样。
他们又去到皇穹宇,在回音壁,两人相隔十余米互相呼唤对方的名字。
他们登临由三层汉白玉圆坛围成的圜丘坛,这座圆形高坛正是古时冬至帝王举行祭天的场所。圜丘坛最上层由九圈石板铺就,石板数量逐圈递增,中心第一圈九块,第二圈十八块,到最外层第九圈有九九八十一块。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阳又与天对应,圜丘坛的构造是天地之合最紧密之处。在天心石上发声便有八方回音,可谓天地感应。九九八十一,亚龙想,这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数字。
两人站在圜丘坛中央的天心石上击掌,倾听一呼百应的回音。然后面对面拥吻了一下,苗红不好意思地拉着亚龙躲开人们的视线,笑话亚龙的嘴唇和鼻尖蹭上的口红。
“爱情鳞片”呈鲜艳的玫瑰红色,被贴在心脏的位置,覆盖在理想信念和世界观鳞片之上。
他在相信世界的基础上相信爱情——世界存在,爱情就存在;世界观端正,爱情就不会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