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等她们买好了给陶小妮的布,去书铺接海弟时,就看到他靠在书铺边上,一旁放着七八摞高高的纸扎,每一扎都切成了四四方方的一小块,只有陶盆那么大。
“海弟,这是……”四冬忍不住好奇。
“厕纸!”
四冬就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看向大家,大家也心照不宣地笑笑,一人一扎厕纸提到了牛车上。
然后在大家神秘的笑影中,陶七海科普了厕纸的重要性。
“以前咱们只用厕筹,有些还用土坷垃什么的,很不干净,还容易产生交叉感染……啊不,是叫风邪入侵,稍不注意就会得病。”
大春等人安静得可怕,都不敢接茬,这,这,这也太尴尬了。但心里却在想:用了这么多年也没见生病呀?
“所以,从今日后,咱们家用厕纸,用完就丢厕坑里,水一冲就好啦。”这些纸是可降解的,而且毕竟来自未来科技,降解速度那是杠杠的,而且还能分解秽物,加快花肥的成熟,两全其美。
当然,这些陶七海可不会说给姐姐们听,光是“降解”就不好解释。
而陶七海终于在出城门时科普完了,大家都齐齐地松了一口气,正好遇到“正巧”要回村的陶虎哥,也不在乎他是不是有意的了,拿出了比早上拉他入伙还要热情的热情来。
看得陶虎那是虎躯一震一震的,频频给大春使眼色,大春却只顾偷笑,并没有给他任何提示。
于是,陶虎就好好好,是是是地跟着大伙儿回去了。
那一车的床架子回到陶家村,说不让人震惊是不可能的,路过的村民都议论纷纷,啧啧道:
“陶老爹家真是阔绰啊,一下子就买那老些床!”
“可不是吗?!人多就是好,人多了热闹,连床架子看着都热闹!”
“哈哈哈,你是嫉妒吧?你家就你一张床。”
不过,要多震惊也是不可能的,“你们都是瞎吗?那些床都是旧的,不定在哪个角落里淘来的呢。我看啊,不是陶老爹家阔绰了,是就没起来过。要是发迹了,能还买旧床吗?”
虽然那人说出了一堆酸话,可村民转念一想,觉得也是,陶老爹家也没做什么,怎么可能就发迹了呢?
不会的,不会的。
但大春她们可不管这些,车到村口桥头那儿,就按陶七海的要求停下来。他带着四冬提着四扎厕纸就往宋家跑。
宋家的厕所早就按照陶七海修改过的图纸建好了,顾老夫人和陆氏对此很是满意,果然用起来比原先的……舒畅许多,就等陶七海的厕纸了。所以,陶七海今日这才不得不冒险从小田田那里拿出来。
不过这四扎纸有些重,四冬倒是没问题,可陶七海……只能一边腋下夹一个,一边抱一个,像个龟丞相走路似的慢慢往前挪。
陆氏听到下人禀报,才出到前院,就看到陶七海这滑稽模样,忍不住噗嗤一笑,“这是干嘛?”
“婶娘,我给您送厕纸来啦!”陶七海一脸兴奋。
“放着吧,放着吧,交给下人就好啦,何苦自己提过来。”陆氏一顿埋怨,才道,“这些厕纸,多少钱?”
这一问把陶七海都问懵了,他光顾着从商城那里拿货了,却了给厕纸定价,毕竟这些厕纸在商城里简直便宜到家了,一个积分一万张,这跟免费送有什么区别?
“要不,婶娘,这厕纸钱,就算了?”
“那怎么行?上回都说好了,这厕纸找你拿,怎么免费送呢?”
陶七海有些犯难,“那,那就100文一扎?”
陆氏听他犹犹豫豫的说辞,还以为他是亏本在卖,也不含糊,立马提到200文一扎,还让贴身丫鬟立即付了钱,然后把他和四冬请走了。
拎着沉甸甸的800文钱的四冬一脸懵,这,这就是有钱人买东西吗?不砍价不说,还一个劲儿地翻倍买?
不仅四冬一脸懵,回到家,程氏和陶老爹也一脸懵,看着那一车的床架子说不出话来,俩老心里却早已翻江倒海:不是让你们买个四张床就行了吗?怎么还每人给自己来了一张?
他们不知道的是,陶七海没给自己买床,而是买了个书桌。
四冬没搭理爹娘的反应,把那800文塞他们手里,就跟着大春他们去后院选房,选了房才好把床架子搬进去。
俩老只能无奈作罢,买都买了,还能给退不成?所以,程氏和陶老爹也跟着来到后院。
不过,他们对怎么选房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陶七海认为得按大小来,中间正房是大姐的,以后出嫁就从这正房出,倍有面!左右两边是二姐和三姐的,东厢房两间是四姐和五姐,厢房是六姐、小妮,还有他自己。
大春却不同意,认为海弟是家里唯一的男子,以后肯定是要继承家业的,这房子就是家业,都是海弟的,当然得海弟来住正房,左右两边才是她和二夏,然后再顺着排下去。
其他几个姐姐也觉得大春说得没错,正房宽敞,亮堂,给海弟最合适,还能隔出个书房来。
可陶七海死活不愿意,还说要是大姐不住正房,他就还住爹娘的小隔间。
得,这是犯浑了,只能照办。
不过,程氏提议道:“大春就正房,东边的屋子给七海,那里光线也不错,屋子还开了窗的,读书写字都方便。二夏就住西边那间,三、四住东厢房,五六和小妮就住西厢房吧。”
家里人都是听程氏的,程氏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不错,就这么定了。
于是纷纷给自己采买的床架子擦洗一遍,抬进新房里,又不嫌累地把被褥、枕头等等一应过冬物件全搬过去,今晚,他们就打算睡后院了。
陶七海没买床,所以,就用了大姐和二姐睡的那张,小隔间里的那张还是小了点,翻个身都能碰到床边,半夜总是担心稍不留神就滚下床来。
那张书桌也搬了进去,放在进门处靠里边墙的窗下,陶七海再把书和笔墨纸砚往那上面一放,嗯,有内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