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他们骂你。”苏晚鱼气鼓鼓地打开手机,看着网上那些对鱼舟各种尖酸刻薄的文章和话语,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鱼舟看着她眼睛都赤红起来了,像一只炸毛的狸花猫。明显真生气了,赶紧捂住她的手机。
“他们凭什么这样说你。”苏晚鱼抬起头,满眼都是怒火。
鱼舟看她气鼓鼓地样子,还真是可爱的紧。笑了笑,给她看看自己的酒窝。然后抬手刮了一下他的鼻子,让她放松下来。
“你知道治疗红眼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苏晚鱼摇摇头。
“就是把他们眼睛戳瞎。别气了,等我去戳他们眼珠子去。”
鱼舟登录自己的围脖,想了想,手指在手机上轻点,十分钟后有一篇帖子发出。
《嫉妒使人面目全非》
今天的网络,透着一股味道,酸味。那种叫做嫉妒的腐臭酸味。
那些被嫉妒攫住的人,首先丧失的是照见自己的勇气。他们惯于手持放大镜审视他人的生活,却在不知不觉间将自己照成了哈哈镜中的怪物。
他们最擅长的,是把别人的成就都解读为运气,将自身的平庸全归咎于命运,这套逻辑鬼才般的算法,恰是他们维持心理平衡的救命稻草。
更绝妙的是,嫉妒总能为自己披上正义的外衣。它自诩为“对不公平的敏感”,伪装成“对真理的坚守”。那些在嫉妒驱使下发出的指责,表面是道德卫士的宣言,内里却是酸液翻涌的溃堤。
可悲的循环在于:他们以为射向他人的毒箭,最终都扎回了自己心里。嫉妒者先是否认他人的优秀,继而诋毁他人的成功,最终活成了自己最不屑的模样——面目全非,恰是这场内心闹剧最精准的谢幕。
当一个人开始用嫉妒丈量世界,他就永远失去了平视的能力。这面照妖镜最终照出的,不是别人的瑕疵,而是自己灵魂的扭曲。
你们羞于我为伍,那最好了,你们本就没有资格与我为伍,红眼病是一阵传染病,我躲还来不及,怎么敢与你们为伍。
网红作家?是不是因为你们不红?
一个四百多万的舔着脸来教育我一千八百万,你个老绿茶的病应该叫老年痴呆,别放弃治疗,数字都认不清大小了,很严重了。
你们是正道?我是歪门邪道?你们有作品进教材吗?你们的意思是,国家教材是歪门邪道,你们不屑于入选?
那我真佩服你们的勇气。
再送你们一首以后会进教材的诗,不用谢我,离我远点,我对酸味过敏。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
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
丈夫未可轻年少。】??
鱼舟发完,撇撇嘴。发动汽车走人。
苏晚鱼看着鱼舟发的围脖,掩着嘴巴笑。“你的嘴巴好毒。”
鱼舟白了苏晚鱼一眼。“我用手指头打字的,又不是用嘴巴。我的嘴巴一点不毒,还很甜。”
“哼!我不信。”
“你可以试试味道。”鱼舟一脸玩味地看着苏晚鱼。
苏晚鱼终于反应过来了,脸刷的红了,手也仿佛受了惊吓一般,从鱼舟的掌心分离。两只手抓着门把手,脸一直朝着车窗,耳垂如樱桃一般鲜红。
鱼舟暗骂自己,一时得意忘形,口不择言,逗鱼逗过头了。
“今天怎么想着买这么多裙子?”鱼舟赶紧转移话题。
苏晚鱼依旧侧头看着窗外的风景。嘴里轻声回应:“很久没买了,想穿。”
“之前很少看你穿裙子。”
“之前,不想穿。”
鱼舟一阵头大,你是知道怎么把天聊死的。
“明天你可不能穿裙子。”
“为什么?”苏晚鱼终于回过头来,疑惑地看着鱼舟。
“明天我带你下海,你要是穿了新裙子,到时候全是泥巴。”鱼舟目视前方,貌似很专心地开着车。
“下海是玩泥巴吗?”苏晚鱼有点好奇,她去过海边,那是一片阳光沙滩,而鱼舟说这里的海外是一片滩涂,她不知道滩涂里能干什么?
“嘿嘿!泥巴有什么好玩的?滩涂里可玩的东西多着呢。我们可以去抓螃蟹,抓跳跳鱼,摸螺蛳,撬牡蛎。”鱼舟每说一样,苏晚鱼都眼睛就亮了一下。
“手冷!”鱼舟看苏晚鱼的心情回复过来了,又开始提要求,要福利。
“哼!”苏晚鱼又是一声小傲娇的哼哼,一边哼哼一边手很自然地放在鱼舟手心,十指紧扣。
鱼舟的围脖发出帖子,没有几分钟。网上变得更加热闹了。
最热闹的地方,当然是鱼舟围脖的评论区。
“嚯嚯!鱼仙骂人,寸草不生。”
“鱼仙威武,鱼丸看着狂喜。”
“最喜欢鱼舟长篇大论地骂人,直戳人心窝子,舒服。”
“鱼舟说的太对了,一个价值四百万的老登,来说教一个一千八百万的大波斯,倚老卖老的老绿茶,真是老年痴呆了。”
“鱼舟骂人,从来不婉转,都是直接来,从不含沙射影,都是指着鼻子骂,好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句话好爽。就这首诗,就可以压着整个文学圈子打。”
“嫉妒总能为自己披上正义的外衣。它自诩为“对不公平的敏感”,伪装成“对真理的坚守”。这句话说得一针见血。”
“很讨厌鱼舟这种喜欢写小作文的人,坚决抵制。”
“楼上是谁家的?狗链子不拴好,出来乱咬人。”
“这你可说错了,上面那条狗可不是乱咬人,他明明只咬鱼舟。那些作家一起写小作文的时候,他只字不提,鱼舟发文反击,它咬着不放。”
“现在的作家真是烂,作品写不出,天天红眼病。”
“这首诗,还真是进教材的水平了,我都数不清鱼舟有多少作品进教材了。”
当然不光是鱼舟围脖里热闹,一些从事文学工作的人,也纷纷发文。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反对鱼舟的,也有很多人对蒋光明这种小肚鸡肠,倚老卖老的行为很不耻,但大部分人不愿意选择直接驳斥,而是选择转发鱼舟的这首诗,并且有很多人,对这首诗进行了深度的解析。
以此隐晦的表明,自己对鱼舟的支持。
有一就有二,有了第一个,其他感同身受的人,也都纷纷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