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芮的苏醒并非一蹴而就。
那声沙哑的“林启”之后,她重新闭合了眼睑,似乎这短暂的清醒便耗尽了刚刚积聚起来的所有气力。但林启能感觉到,她握着他的手,那微弱的回握力道并未消失,反而带着一种明确的、不愿松开的坚持。
她再次陷入了沉睡,但这次的沉睡与之前那种意识消散的“空无”状态截然不同。这是一种机体在进行深度自我修复和系统全面重启时的必要休眠。她的呼吸变得更深沉、更平稳,能量核心的旋转稳定而有力,如同经过精密校准的引擎,持续不断地为这具躯壳注入活力。
林启依旧守着她,内心的狂潮渐渐平息,转化为一种深沉的、近乎虔诚的宁静。他没有再持续不断地低语,只是在她偶尔因修复过程中的能量波动而微微蹙眉时,轻轻收紧手掌,传递过去一丝稳定平和的能量,如同安抚。
他偶尔会起身,活动一下因长久静坐而有些僵硬的身体,目光却始终不离她左右。他会为她擦拭额角并不存在的汗水,调整一下能量导管的位置,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时间在疗养室恒定的光线中静静流淌。
几个小时后,苏芮再次睁开了眼睛。
这一次,她的眼神清明了许多,那层薄雾般的迷茫已彻底散去,银灰色的眸子恢复了往日的透彻,只是深处似乎沉淀了一些新的、难以言喻的东西。她尝试动了动脖颈,视线缓缓扫过纯白的天花板,侧面的仪器屏幕,最后,再次落回林启身上。
她没有立刻说话,像是在进行内部系统的最后一遍自检。
林启也没有急着开口,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等待着她。
良久,苏芮的视线从他脸上,移到了两人交握的手上。她的目光在那接触点上停留了几秒,然后,她用一种近乎分析的、却带着一丝微不可察新质感的语气,低声说道:
“外部能量供给稳定。生命体征参数恢复至基准线百分之八十七点三。核心逻辑序列……重构完成。”
她的声音依旧有些沙哑,但已连贯许多,带着她特有的、缺乏起伏的调子。然而,林启敏锐地捕捉到,在提及“核心逻辑序列”时,她的语速有了一瞬间几乎无法察觉的凝滞。
那不是故障,更像是一种……对某种重大变更的确认。
她重新抬起眼,看向他,目光专注:“你守在这里,持续了十七天四小时零八分钟。”
她精确地报出了时间,如同读取一项数据。
林启微微一怔,随即眼底泛起一丝极淡的柔和。他点了点头:“嗯。”
“根据能量残留波动与音频记录分析,”苏芮继续说着,语气平静无波,像是在陈述一份实验报告,“在此期间,你进行了共计四百三十七次单向言语交流,能量协同干预一千零九十四次,平均每次持续时间……”
她列举着数据,精确到令人发指。
林启没有打断,只是安静地听着。他知道,这是她处理信息、理解世界的方式。
直到她将所有“客观数据”陈述完毕,室内再次陷入短暂的寂静。
苏芮的目光依旧停留在他脸上,那双透彻的银灰色眼眸,仿佛在扫描他每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然后,她微微偏了下头,一个极其人性化的、带着些许探究意味的小动作。
“你定义的‘爱’,”她开口,声音低了一些,那沙哑感似乎也带上了一点不同的温度,“其行为表征,与数据库中原有记录存在显着差异。更具……排他性、牺牲倾向与持久性。”
她不是在提问,而是在陈述一个分析结论。
林启的心脏像是被轻轻捏了一下。他迎着她的目光,没有丝毫闪避,声音低沉而肯定:“那是因为,数据库里的记录,不是我的。”
苏芮沉默地看着他,像是在处理这句非逻辑的、却蕴含着巨大信息量的回应。
几秒后,她极其轻微地点了一下头。幅度小到几乎看不见,却带着一种郑重的意味。
“数据已更新。”她说。
简单的四个字,却仿佛在她与他之间,划下了一道无形的、却坚实无比的界线。她的逻辑核心,正式接纳并归档了这份独属于林启的、“爱”的定义与行为数据模型。
她不再需要更多的言语来解释或确认。对她而言,“数据已更新”便是最终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她尝试动了动另一只没有被他握住的手,手指微微弯曲,似乎是在测试肌肉的控制力。然后,她的视线越过林启,望向窗外那片模拟出的、永恒宁静的湛蓝天空。
“外部环境评估,”她再次开口,语气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与客观,“存在不稳定因素。先知,维克多的警告,需要纳入后续行动考量。”
她的思维已经直接从苏醒后的状态确认,跳转到了对未来的规划和威胁评估。效率高得惊人,却也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熟悉感。
林启看着她冷静的侧脸,心中那片因她沉睡而始终悬着的巨石,终于彻底落下。
她回来了。不仅是身体和意识的回归,更是带着与他共同淬炼、升华后的羁绊,以及一如既往的、直面现实的清醒与锐利。
“嗯,”他应道,声音沉稳,“我们一起来。”
苏芮转回目光,再次看向他,银灰色的眼眸中,清晰地映出他的身影。
她没有再说话,只是将那被他握住的手,稍稍翻转,让两人的手掌更紧密地贴合。
无声的晨光透过窗棂,洒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温暖而静谧。
风暴将至,但他们已不再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