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符阵的脉冲能量在子夜汇成金色光带,光带的顶端突然泛起蓝白色涟漪 —— 暗星云的 0.03 赫兹低频信号像把淬了冰的锥子,正刺破地核能量闭环的外层屏障。张叙舟站在泰山调频中心,观脉忆真里,屏障的裂纹中渗出淡紫色的雾,雾里的煞力粒子与暗星云频率共振,在地面凝成细小的螺旋结晶,每个结晶都藏着跨维度通道的坐标参数。
“屏障穿透率 30%!” 李教授的监测仪发出蜂鸣,屏幕上的地核频率波形被低频信号压成扁平状,“再这样下去,十年后的旋臂峰值日,通道会提前开启!”
苏星潼的银簪突然刺入祖父笔记的 “续频篇” 插图,簪尖蓝光将图中 “跨维度能量通道图” 放大,图上标注的 108 个节点与当前煞力活跃点完全重合,节点连线组成的图案竟与暗星云的螺旋结构同源。“古蜀文翻译出来了:‘煞力巢,暗星门,同频共振,通道自开’—— 雨林煞力冰巢的核心频率,根本就是暗星云的‘钥匙频率’!”
一、暗星穿透符的 “破障之战”
张叙舟的续频指在掌心凝成三道光刃,金芒中混入了参宿四的星光频率(25.7 赫兹)与地核基准频率(25.15 赫兹),形成 “双频叠加刃”。观脉忆真里,光刃刺入屏障裂纹,淡紫色的煞力雾在双频冲击下像被搅碎的玻璃,螺旋结晶纷纷崩解,屏障穿透率从 30% 降至 15%。
“这就是‘暗星穿透符’的雏形!” 他盯着光刃划过的轨迹,祖父笔记里的空白页突然浮现出符文,“祖父早就画好了符阵图,用银河第七地脉的能量当‘矛’,地核基准频率当‘盾’,刚好克制暗星云的低频!”
护江队的 “符阵联网” 计划在此时见效。五岳符阵通过超导电缆连成整体,泰山的双频能量顺着电缆流至华山、衡山,让各地的屏障穿透率同步下降。昆虚高原的五号符阵前,格桑带领牧民将 “旋臂石” 按北斗方位摆放,石头的磁场强化了双频能量,使当地穿透率降至 8%,是全国最低。
“善念值 34.9 亿!” 护江 App 的 “全民画符” 活动吸引 3000 万用户,大家用手机在屏幕上临摹暗星穿透符,每完成一张就有 1 单位善念能量注入符阵,“连小学生都在画,说要帮地脉‘补裂缝’!”
暗星云的低频信号突然反扑,穿透率短暂回升至 20%。但张叙舟的三阶续频术已形成闭环:追旋指锁定暗星频率波动,微调指每 0.1 秒注入一次双频脉冲,稳频指则调动五岳能量修补屏障。观脉忆真里,屏障的裂纹像愈合的伤口般收拢,蓝白色涟漪的范围逐渐缩小。
二、祖父笔记的 “跨维暗门”
苏星潼在祖父笔记的夹层里发现了张褪色的羊皮纸,纸上的 “跨维度能量通道图” 比之前的版本多了层红色批注,批注用朱砂画着条虚线,从泰山符阵延伸至银河第七地脉的源头,终点处标注着 “煞母本源 —— 暗星云核”。
“祖父早就知道煞力来自暗星云!” 她的银簪顺着虚线滑动,蓝光在半空投射出动态模型:暗星云的核心是个 “频率黑洞”,能吞噬周围的能量波,而赵山河的煞力不过是黑洞溢出的 “边角料”,“批注说‘续频术非止稳脉,更要连星河’—— 他要我们用动态调频系统,把地脉能量接入银河第七地脉,借整条星河的能量对抗黑洞!”
张叙舟的观脉忆真顺着模型追溯,果然在银河第七地脉的能量流中,捕捉到与地核同源的 “暖频波动”(0.002 赫兹)。“这是蓝星与银河的‘血脉联系’!” 他突然攥紧拳头,“三阶续频术的终极形态,是‘追旋指连星河,微调指接地脉,谐振指通暗星’—— 用星河能量稀释暗星云的低频污染!”
地脉研究院的 “银河能量导管” 恰好派上用场。这根用星髓矿材料制成的超导管,一端连接泰山符阵,另一端延伸至电离层,能捕捉银河第七地脉的能量流。当第一缕星河能量注入地脉,观脉忆真里的暗星低频信号像被清水稀释的墨,紫色雾的浓度骤降 50%,螺旋结晶失去光泽。
三、动态续调的 “全域共振”
动态调频系统在全国 108 个地脉节点全面启动,每个节点的 “旋臂追踪望远镜” 与 “自适应脉冲发生器” 形成独立闭环,再通过超导网络连成整体。上海的节点操作员小周盯着屏幕,他调控的脉冲能量与泰山主阵的误差始终控制在 ±0.005 赫兹:“系统会自动同步五岳参数,我们要做的就是盯着‘暗星频率计’,超标就按‘紧急续频’键!”
民间的 “地脉守护队” 成了重要补充。云南茶农老杨的茶园里,十台 “家庭稳频器” 按北斗方位摆放,仪器释放的 25.2 赫兹能量波与节点符阵共振,让茶树吸收的低频污染减少 70%;青海牧民的帐篷外,经幡的摆动频率被调成与微调指同步,观脉忆真里,无数细小的善念能量流顺着幡绳汇入地脉,像给星河能量加了层滤网。
“护江力
点。” 李教授调出能量分布图,动态续调节省的 30% 地脉能量正流向 “跨维防御符阵”,这些符阵的核心水晶里,同时封存着地核、银河、暗星三种频率参数,“这是‘以频制频’的终极布局 —— 用三种频率的对冲,在通道入口形成能量漩涡,任何煞力粒子进去都会被撕碎。”
青铜神雀分析出更惊人的结果:动态续调系统让蓝星与银河第七地脉的频率适配率稳定在 92%,这种适配产生的 “共振增益”,相当于给地核能量加了倍频器,连暗星云的低频信号都被部分转化为可用能量,储存在超导磁罐中。
四、螺旋结晶的 “煞母真相”
雨林煞力冰巢的残骸中,最大的那块螺旋结晶突然裂开,露出里面半透明的核心。张叙舟的观脉忆真穿透核心,看到了段震撼的影像:三亿年前,暗星云的频率黑洞喷发出股能量流,能量流撞上蓝星后分化成两部分 —— 一部分融入地核,成为地脉能量的本源;另一部分被赵山河的先祖捕获,扭曲成煞力。
“煞母和地脉本是同源!” 苏星潼的银簪在结晶上转了圈,古蜀文符文在蓝光中重组,“‘暗星为母,地核为子,子逆母则煞生’—— 煞力的本质是地脉能量对暗星云的‘叛逆共振’,而动态续调就是让它们回归和谐的‘母子频率’!”
这个发现让续频术有了质的突破。张叙舟调整追旋指的参数,不再对抗暗星频率,而是引导其与地核频率形成 “谐波共振”(0.03 赫兹与 25.15 赫兹的整数倍关系)。观脉忆真里,淡紫色的煞力雾开始转变成淡金色,螺旋结晶融化成能量流,顺着地脉毛细血管滋养土壤,雨林的树苗不再螺旋生长,新叶泛着健康的翠绿。
“善念值 35.0 亿!” 护江 App 的首页上,这段 “煞母本源” 的影像播放量破亿,评论区里 “原来煞力不是天生的恶” 的讨论刷屏,有人甚至开始研究如何利用谐波共振改良土壤,“连宇宙级的矛盾都能调和,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
五、星河光带的 “续调终章”
黎明时分,五岳符阵的脉冲能量与银河第七地脉的能量流在电离层汇成螺旋状光带,光带的底端连接着地核漩涡,顶端直抵暗星云的边缘。张叙舟的续频指轻轻触碰光带,观脉忆真里,地核频率波形与银河地脉的波形完美重合,像两条缠绕的金龙,共同对抗着暗星云的低频拉扯。
李教授的团队正在安装 “暗星穿透符” 的核心部件 —— 这块用星髓矿与煞母本源结晶熔合的晶体,能同时传导三种频率,是连接地核与星河的 “能量转换器”。晶体嵌入符阵的瞬间,光带的亮度暴涨三倍,暗星云低频信号的穿透率降至 5%,且稳定在这一数值。
“动态续调的闭环完成了。” 张叙舟望着屏幕上的护江力数值, 点的光芒中透着星河的蓝白色,“从单次调频到动态续稳,从对抗旋臂到联动星河,我们终于走出了‘被动防御’的圈子。”
苏星潼的银簪指向光带尽头的暗星云,簪尖蓝光闪烁着新的符文:“古蜀文说‘通道开,非末日,乃母子和’—— 第五十七区间的‘跨维度疏浚’,或许不是击碎通道,而是用谐波共振让煞母回归本源。”
泰山古柏的年轮在晨光中清晰可见,最新的一圈木质泛着淡金色,没有黑紫纹路。林业专家老陈用卡尺测量后,突然红了眼眶:“三亿年的煞力周期,在我们这代断了。”
张叙舟的观脉忆真穿透时空,看到十年后的旋臂峰值日:跨维度通道如期开启,但涌出的不再是煞力,而是与地脉共振的暗星能量,这些能量滋养着蓝星的地脉,让五岳的草木长得愈发繁茂。而他的续频指,正连缀着星河与地脉,在通道中央凝成道永恒的光桥。
(本章完)
下章预告:暗星穿透符的晶体突然释放出段祖父的全息留言,留言里,他站在跨维度通道模型前,手里举着半块煞母本源结晶:“要让母子和,需找到‘地核频率的初始密码’—— 那密码藏在蓝星诞生时的第一缕地脉能量里,而能量的源头,就在昆仑山的‘地核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