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城,周云弈的实验室。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奔涌不息。一侧窗口显示着对“寰宇资本”公开及半公开商业数据的抓取分析,另一侧则是对金陵几个关键文脉节点能量波动的实时监测图谱。周云弈坐在控制台前,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得带起残影,眉头紧锁,显然遇到了难题。
“‘寰宇’的资金流向做了多层伪装,最终都汇入了一些看似毫不相关的离岸空壳公司,常规追踪手段很难穿透。”他喃喃自语,又切换到能量监测界面,“文脉节点的波动也缺乏规律,像是被某种算法精心调制过,无法预测下一次异常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独立加密信道提示灯无声闪烁了一下。一个没有任何标识、仅以不断变化的乱码作为源地址的数据包,被悄无声息地推送到了他的备用分析终端上。
周云弈动作一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又来了。
他熟练地启动多重防火墙和溯源程序,同时谨慎地打开了那个数据包。里面没有留言,只有一个结构极其精妙、堪称艺术品的分析算法模块,以及几段被高度压缩、标注着“疑似关联交易路径”的数据碎片。
这个自称“观测者”的神秘存在,已经是第三次在他遇到技术瓶颈时,以这种匿名方式提供关键性的“提示”。
周云弈没有立刻使用这个算法,而是调动所有算力,开始拆解和分析它。代码简洁、高效,逻辑链条严谨得可怕,甚至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优雅。更让他心惊的是,这个算法的核心思路,与他正在研究的、用于破解“晦”组织能量伪装的技术,有某种殊途同归的意味,但走得更远,更激进。
“你到底是什么人?”周云弈对着空荡荡的实验室低语,他知道对方大概率听不到,但这已成了他的一种习惯。“每次都恰到好处地送来我需要的东西,却又把自己藏得滴水不漏。是敌?是友?”
他尝试着将“观测者”提供的算法模块加载到主分析系统。瞬间,屏幕上关于“寰宇资本”的资金流图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数条原本隐没在噪声中的、细微却关键的连接线被清晰地勾勒出来,虽然依旧未能指向最终的黑手,但已然揭示了数个之前完全未知的中转节点和可疑的关联方。
同时,他将算法的一部分逻辑应用于能量监测数据。那些看似杂乱的文脉波动,在全新的滤波和模式识别下,竟然显现出了一种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周期性规律,并且与金陵几个老字号企业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如创立、搬迁、重大变革)隐隐对应!
这效率,远超他独自研究数日的成果。
周云弈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惊。他快速敲击键盘,在同一个加密信道里,留下了一段经过复杂加密、只有特定解密逻辑才能读取的信息:
“观测者,算法已验证,效率提升37.6%。数据碎片指向性明确,已纳入追踪列表。能量波动规律初步确认,感谢。你的技术理念很有意思,与我在研究的‘能量特征剥离’项目有互补可能。若有机会,希望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技术交流。另,你似乎对‘秩序’与‘真实’有独特见解?”
他没有询问对方身份,也没有提出具体要求,而是以纯粹的技术语言抛出橄榄枝,并试探性地提及了之前几次接触中,对方偶尔在数据夹缝里留下的、近乎箴言的只字片语。他希望以此撬开一丝缝隙。
信息发送后,信道再度陷入沉寂。
周云弈知道,对方不会立刻回复,甚至可能永远不会回复。他靠在椅背上,看着屏幕上因“观测者”的介入而变得清晰不少的局势图,眼神复杂。
这个隐藏在数据迷雾背后的“观测者”,拥有着超越当前主流水平的技术能力,对“晦”的手段似乎也知之甚详,却选择了一种近乎旁观者的姿态,时而提供帮助,时而沉默不语。其动机成谜,立场暧昧。
但无论如何,对方此次提供的信息,无疑为他们在金陵的行动指明了更具体的方向。他立刻将分析结果同步给了金陵的梅知雪和顾云深。
而在网络的另一端,某个被层层加密和数据伪装保护的虚拟空间深处,符丽雅看着周云弈传来的信息,异色的双瞳在屏幕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幽深。她纤细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悬停片刻,最终没有回复,只是将周云弈关于“能量特征剥离”的项目概要默默下载,并标记为“待分析”。
她渴望纯粹的数据净土,厌恶“晦”带来的混乱与污浊,但赤练姬描绘的“新世界”蓝图又让她心存幻想。周云弈所代表的“秩序”与“真实”,以及他展现出的技术追求,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她内心的矛盾。
她还需要观察,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确认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