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基地的核心控制室,空气死寂。
秦卫兵的手指在月宫计划总控枢纽的虚拟蓝图上划过。
随着他的指令,一道道红色的加密墙在蓝图上升起,复杂的项目网络被瞬间分割成数百个彼此独立且物理隔绝的蜂巢模块。
每一个模块都拥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和权限认证,互不联通。
“蜂巢协议,生效。”秦卫兵的声音冰冷,回荡在空旷的控制室里。
站在他身后的李德顺和项目总工程师张工,看着那张瞬间变得结构繁复的图,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这超越了简单的保密措施,等同于用肢解的方式来保护整体。
这意味着,从现在起,没有人能够窥见月宫计划的全貌,包括他们自己。
“老总,这是不是太过了?”张工忍不住开口,他是天工平台一路跟过来的元老,第一次见到如此极端的保密手段,“团队成员之间连最基础的数据都无法交叉引用,研发效率会下降至少一半。”
“效率,是在能活下去的前提下才需要考虑的东西。”秦卫兵没有回头,他从口袋里取出一枚黄铜物理密钥卡,卡片上没有电子元件,只有一圈肉眼难以分辨的复杂机械刻痕。
他将密钥卡插入主控台侧面的一个独立插槽,用力一转。
“咔哒。”
一声清脆的机械咬合声响起。不远处,一排排巨大的服务器机柜中,代表着核心数据库物理连接的绿色指示灯,瞬间全部熄灭。
所有数据被彻底锁入物理黑箱。
“从现在起,”秦卫兵拔出密钥卡。
“任何人,只能访问自己所在蜂巢模块的数据。所有跨模块协作,必须由我进行手动审批和物理转接。”
李德顺沉默着,他看懂了。
秦卫兵在用最笨也最决绝的方式,为整个项目建立物理壁垒。
哪怕敌人渗透进来,也只能得到碎片化的信息,永远无法拼凑出完整蓝图。
其作用远超防火墙,是在内部建立了无数道信息屏障。
就在这时,秦卫兵手腕上的战术终端发出极轻微的蜂鸣。
这是女娲系统的最低等级提示,通常意味着系统处理了微不足道的异常。但此刻,这声蜂鸣显得格外刺耳。
屏幕上投射出一行小字:检测到超规格权限的访问申请,申请已被驳回,来源已标记。
秦卫兵点开警报详情,一份简历铺满光幕。
申请人:文若宇。
申请项目:夸父计划外围理论研究组。
秦卫兵的目光飞速扫过那份履历,每一个词都像一颗闪亮的星,完美得令人炫目:
二十八岁的物理学教授、博导,从少年班直通常青藤博士的天才之路,甚至在二十五岁就已提名国家最高科学奖。
然而。
当他的视线落到末尾“社会关系清白如纸”那一行时,这片璀璨星河瞬间变得冰冷而诡异。
一个如此顶尖的人物,怎么可能像一张白纸?
这份履历完美得不真实,仿佛是为国家宣传精心塑造的偶像。
“这人谁啊?这么牛?”李德顺凑过来看了一眼,咂了咂嘴。
“十六岁上大学,我十六岁还在村里和泥巴呢。这要是能来,咱们夸父计划的理论基础不就稳了?”
秦卫兵没有说话,只是沉默地滑动着屏幕。
“太干净了。”
一个沙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马英昆不知何时出现在了控制室,他没有穿白大褂,只是一身简单的灰色夹克,但那双眼睛,此刻正锐利地盯着屏幕上的简历。
他的目光落在文若宇三个字上,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仿佛被一根无形的针刺痛了记忆的某个角落。
二十年前,星尘计划惨败,核心数据被泄露。
那个叛徒,代号高远,同样拥有着一份光芒万丈、完美无瑕的履历,被所有人视为天之骄子,是团队里最值得信赖的伙伴。
然而。
正是这个最不可能的人,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将一代人的心血打包卖给了对手。
那个教训,马英昆用二十年的孤独与沉寂才勉强消化。
“干净得如同专为展览制作的艺术品。”马英昆指着屏幕,声音干涩。
“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每一段经历都符合人们对天才的想象。但人不是这样的,卫兵。真正的人,总会有瑕疵、怪癖和不合逻辑的地方。”
秦卫兵抬起头,看向这位老人,他从马英昆的眼中读到了警惕,以及深藏的创伤。
他没有反驳,只是手指在另一块屏幕上快速敲击,一行代码瞬间成型,调取了龙盾局最高安全等级的公民数据库权限,将文若宇的档案进行深度交叉比对。
几秒钟后,结果弹出。
【公民:文若宇】
【忠诚度评级:极高】
【社会关系网络评估:稳定】
【历史行为轨迹分析:无任何异常记录】
【系统综合结论:绝对可靠】
女娲系统用冰冷的数据,给出了与马英昆直觉截然相反的答案。
张工松了口气:
“看吧,我就说嘛,系统都认证了,绝对可靠。老马您可能是太敏感了。”
秦卫兵的目光在绝对可靠四字上停留片刻,随即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用手指拖动文若宇的档案,将其扔进屏幕角落一个标记为沙箱的红色虚拟分区。
“我更相信一个被背叛过两次的人的直觉。”
他手指轻点,一条指令发出:“授权文若宇的访问请求。”
张工一愣:“老总,你这……”
“权限范围,”秦卫兵的下一句话让他把后半句咽了回去,“限定于沙箱数据库。内容为夸父计划第一阶段已公开的物理学论文,和部分由我伪造的、带有误导性参数的早期废弃模型。”
他这是在投喂真假混杂的鱼饵。
最后。
秦卫兵按下了确认键。那个名为沙箱的分区与伏羲基地内部网络的所有物理连接被瞬间斩断,变成了一座信息孤岛。
紧接着。
他开启了沙箱分区的底层数据流监控日志,这个由他亲手编写的程序会无形地记录下文若宇在这座孤岛上的每一次呼吸和每一个字节的操作。
做完这一切,控制室再次陷入了沉默。
所有人都盯着那片安静的监控日志,像是在等待一个幽灵现身。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不到三十秒,日志屏幕上跳出了第一条记录。
【用户wY-Guest登录成功。】
紧接着,。
第二条记录出现。
【执行检索:关键词等离子体约束。】
海量的数据被调出,那都是公开发表过的论文,没有任何机密可言。
然而。
用户的下一个动作,让秦卫兵的瞳孔微微收缩。
在数千份检索结果中,那个用户没有进行任何筛选和排序,而是直接点击下载了三篇论文。
这三篇论文,发表年份不同,作者不同,所属期刊也毫不相干。
其中两篇因为观点过于冷门,引用次数至今为零。
但在秦卫兵眼里,这三篇论文却有一个共同的、隐藏极深的核心。
它们都从不同角度,触及了同一个极其前沿的领域:
“等离子体边界湍流的不确定性与混沌效应”。
这是轩辕计划能够成功的关键理论基石之一,也是他和马英昆尚未公开的核心秘密。
下载完成。
【用户wY-Guest登出。】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干净利落,从登录到登出,耗时二十七秒。
“他确认了我们的技术路线?”张工看着那三篇论文的标题,有些不确定地问。
“这不是确认。”秦卫兵的脸色沉了下来,他指着屏幕上那三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下载记录,一字一顿地说:
“他在表明,他能从海量垃圾信息中,精准找到他想要的、具备潜在价值的内容。”
“这既是示威,也是谜题。他在用这种方式,向我发起对话。”
江南市,大学校园,物理学教授办公室。
文若宇看着电脑屏幕上那少得可怜的数据库,和他预想的一样,对方把他当成了一个需要特殊招待的客人。
他温和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只是端起桌上的清茶,轻轻呷了一口。
第一次试探,被一堵看不见的墙挡住了。
不过,他并不在意。
因为他已经听到了墙另一边传来的,同样冷静而有力的心跳声。
游戏,才刚刚开始。
伏羲基地,秦卫兵靠在冰冷的金属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份无声的战书。
一个顶级的对手,已经站在了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