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反谍战的胜利,如同一场内部的淬火,剔除了杂质,让华国这台精密的机器运转得更加高效顺畅。外部压力暂缓,内部隐患得清,林越终于得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将华国的力量与意志,更清晰、更有力地展现在天下人面前。雏凤不再仅仅满足于清音自赏,它要发出能让九州侧目的铿锵之鸣。
其一,耀武于无形——“惊雷”的有限展示与战略威慑。
“惊雷”的存在已非绝密,过度藏匿反而易引猜忌与铤而走险。林越采取了更为高明的策略——有限度的、非直接的威慑。
华国以北境“例行秋操”为名,邀请(或者说,是默许)了部分与华国有贸易往来的江东、益州乃至北方(通过隐秘渠道)的商贾代表,在严格限制的区域,观摩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军事演练。
演练中,华国常规部队展示了严整的军容、精良的锰钢甲弩、娴熟的步弩协同与小型炮石机的精准打击,其战力已令观者动容。然而,真正的高潮在于演练尾声。在远离观摩区的预设靶场,数架被帆布严密覆盖的“惊雷壹型”进行了数轮齐射。观摩者只能听到远方传来的、沉闷如滚雷却又截然不同的连续巨响,看到远处山头腾起的巨大烟柱与隐约火光,感受到脚下大地传来的轻微震颤。
没有展示具体形制,没有解释原理,唯有那超越认知的毁灭声势,清晰地传递到每一个观摩者心中。随后,华国陪同官员便会轻描淡写地解释:“此乃我军新研之破垒炮,专克坚城,尚在调试,让诸位见笑了。”
越是语焉不详,越是引人遐想。这些商贾返回后,必将所见所闻添油加醋地传播开来。“华国拥有可撼山岳之神兵”的消息,以前所未有的可信度,迅速在各方势力高层中流传,引发的震动远超十份细作密报。曹操闻之,惊怒交加,却更添忌惮;孙权得知,心中那与曹操联合的心思又淡了几分;即便是退守益州、埋头积蓄力量的刘备与诸葛亮,也不得不重新评估这个南方邻居的分量。
其二,扬文于宇内——《华国新策》的刊行与思潮的渗透。
在蔡文姬的主持下,华国官方编纂的《华国新策》文集,经由官立印书馆精心刊印,开始有选择地向外流传。文集并非单纯的政令汇编,而是系统阐述了华国的立国理念、新政要略,包括科举取士的公平性、府兵制的优越性、《华律》的公正性、以及兴工商、重格物、开蒙学等政策的深远意义。
文笔华美,论理清晰,其中蕴含的“唯才是举”、“法理至上”、“民为邦本”等思想,对于看惯了门阀争斗、君主独断的天下士人而言,不啻于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许多怀才不遇的寒门士子、对现状不满的有识之士,通过各种渠道得到此书后,如获至宝,心中对荆南那片土地充满了向往。一股“南渡投华”的暗流,开始在士林阶层中悄然涌动,虽规模尚小,却代表着人心的向背,其长远影响不可估量。
其三,布信于四邻——主动且强势的外交出击。
林越一改以往被动应对的姿态,开始主动经营周边。
对江东,华国度支司在大乔的运作下,与江东几大豪商签订了长期、大宗的食盐、成药、瓷器供应协议,价格优惠,但附加了不得将物资转售曹魏等政治条件。巨大的经济利益如同锁链,将江东部分实权人物与华国捆绑得更紧,使得孙权在对曹政策上投鼠忌器。
对益州,华国通过隐秘渠道,向刘备送去了一批精心挑选的礼物——并非金银珠宝,而是数十套华国蒙学教材、一批防治蜀中常见疾病的特效成药,以及一份关于曹魏在汉中方向兵力调动的“分析报告”。礼物虽轻,却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善意与价值,维系着那条脆弱的连线,也让诸葛亮更加关注这个理念独特的南方政权。
甚至对更南方的林邑(占婆)等邦国,华国的海船也首次正式抵达,带去了精美的瓷器和丝绸,换回了象牙、香料和犀角,初步建立了官方联系,拓宽了战略空间。
其四,固本于内政——人才与科技的持续积累。
第二届科举如期举行,规模与影响力更胜往昔,吸引了更多来自天南地北的人才。华国的官僚体系在“科举派”新血的不断注入下,焕发出勃勃生机。讲武堂的第二批学员毕业,基层军官队伍进一步壮大。府兵制的成效开始显现,华国可动员的兵力数字悄然攀升,战争潜力稳步增长。
格物院在成功保卫“惊雷”秘密后,研发并未停滞。林越指示墨衡(在“凤巢”内)将研发方向稍作调整,一部分精力继续优化“惊雷”系列,另一部分则转向更基础、也更广泛的技术领域:改良水排鼓风效率以提高钢铁产量;研究更耐用的船用木材和防水涂料以壮大海军;探索提高稻麦产量的杂交选育技术(尽管只是初步尝试)……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技术积累,正在为华国的全面崛起奠定着最坚实的基础。
一系列组合拳打出,华国的形象在天下人眼中愈发清晰而立体:它不再是一个偶然崛起的、只知道穷兵黩武的割据势力,而是一个拥有独特制度、先进文化、强大武力且充满活力的新兴强国!它的存在,本身就挑战着旧有的天下秩序和权力格局。
零陵城头,林越迎风而立,衣袂飘飞。他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惊疑、忌惮、审视、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正聚焦于此。
“主公,如今我华国声威日隆,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蔡文姬站在他身侧,轻声提醒,眼中既有自豪,也有一丝隐忧。
大乔也道:“曹操绝不会坐视,恐有更激烈之反扑。”
林越目光扫过城外欣欣向荣的田野和忙碌的工坊,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风欲摧之,便让它来!我华国非是孤木,而是已扎根沃土、枝繁叶茂之青桐!风越狂,桐愈坚!我们要做的,便是继续生长,让这树冠,荫蔽更多渴望安宁的百姓,让这根系,深入这乱世的每一寸土壤!”
他顿了顿,声音铿锵:“传令天下:华国愿与所有志在安定、谋求发展的势力,共议未来!若有人执意与我为敌,那我华国的刀锋与‘惊雷’,也必当奉陪到底!”
雏凤清音,已转为宣告未来的铿锵之鸣!这声音,穿透了荆南的群山,回荡在长江两岸,清晰地传入了邺城、建业、成都的宫阙之中。天下这盘棋,因为华国这枚异军突起的棋子,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也更加波澜壮阔。一个全新的时代,似乎正伴随着这声凤鸣,缓缓揭开其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