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面战云密布,华国上下全力备战时,南方蛮族方向,却迎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访客,为紧张的氛围增添了一抹亮色与变数——黑苗寨的公主,阿朵,带着几名贴身护卫,亲自来到了零陵!
她的到来,并非正式的官方使节,更像是一次私人性质的游学。原来,上次华国使团在黑苗寨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张博士等人展现的精湛医术和神奇知识,深深吸引了这位充满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蛮族少女。她在说服了内心依旧有些犹豫的父亲孟獠后,便迫不及待地想要亲眼来看看,这个被族中长老们描绘得既强大又友善、既神秘又危险的“华国”,究竟是什么样子。
林越在行台偏厅接见了阿朵。她依旧穿着色彩鲜艳的蛮族服饰,身上挂着银饰,走动间叮当作响,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上次在深山中的仓促相遇相比,此刻的她更多了几分落落大方。
“林越城主!”阿朵学着汉人的礼节,像模像样地抱拳行礼,眼睛亮晶晶地打量着林越和他身边气质各异的蔡文姬、大乔,“我又来了!你们这里真的好大,路好平,房子好奇怪(指水泥建筑)但是好结实!”
她的直率逗笑了在场众人,连一向清冷的蔡文姬嘴角也微微上扬。
“阿朵姑娘远道而来,零陵蓬荜生辉。”林越微笑着请她入座,“不知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我来学本事!”阿朵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我想学你们那种能治好痢疾和瘴气的医术,想学你们怎么能把路修得这么平,还想学……学你们是怎么做出那么厉害的弩箭和铠甲的!”她指了指厅外守卫身上闪亮的锰钢板甲,眼中满是渴望。
林越心中一动。阿朵的身份特殊,她不仅是黑苗寨的公主,其父孟獠在五溪蛮中颇有声望,更重要的是,她与那位态度强硬的祝融夫人似乎也有某种远亲关系(蛮族部落间通婚常见)。若能将她争取过来,对于化解与祝融的矛盾,稳固南方,乃至将来经略南中,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阿朵姑娘有心向学,自然是好事。”林越温和地说道,“我华国书院,本就海纳百川,欢迎所有有志于学者。医术、格物、算学,乃至筑路、冶铁之理,书院中皆有传授。”
他转头对蔡文姬道:“文姬,就劳烦你安排一下,让阿朵姑娘入书院格物部与医科旁听,选派耐心博学的博士予以指导。生活起居,务必妥善照顾。”
“是,夫君。”蔡文姬颔首应下。
阿朵闻言,喜出望外,立刻站起身,学着刚才的样子又行了一礼:“谢谢城主!谢谢夫人!”她倒是机灵,看出蔡文姬地位不凡。
接下来的日子,阿朵便成了零陵书院一道独特的风景。她穿着蛮族服饰,穿梭在教授着各种“奇技淫巧”的学堂之间,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新鲜知识。她对医学尤其感兴趣,缠着张博士问个不停;对格物院的水力驱动、杠杆原理也充满了好奇;甚至对算学中那些奇妙的数字和图形也试图理解。
她的活泼、聪慧和不懂就问的劲儿,很快赢得了书院师生们的好感。她也毫不吝啬地分享蛮族识别草药、追踪猎物的知识,这种交流让华国的学者们也获益匪浅。
当然,文化的碰撞也时有发生。她对汉人繁琐的礼仪感到不耐烦,对“男女有别”的某些规矩嗤之以鼻,吃饭时更喜欢用手抓而不是用筷子……但这些小小的“冲突”,在包容的氛围下,反而成了趣谈。
林越偶尔会召见阿朵,询问她学习的进展,也通过她了解南方蛮族更深层的情况。从阿朵口中,他得知祝融夫人对兀突骨带回的消息和林越的信件不置可否,既未明确表示接受,也未立刻兴兵问罪,似乎也在观望。同时,阿朵也透露,南中地区并非铁板一块,也有部落对祝融的强势统治不满,只是迫于其兵威不敢反抗。
“如果……如果我能学会很多很多本事,是不是也能像祝融阿姨那样,保护更多的人,让族人过得更好?”一次谈话中,阿朵仰着脸,很认真地问林越。
林越看着她清澈而充满野心的眼神,心中感慨,这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少女。“知识就是力量,阿朵。”他回答道,“但力量如何使用,取决于你的心。用来保护与建设,还是用来征服与毁灭,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阿朵似懂非懂,但将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阿朵的求学,像一股清新的溪流,注入了华国紧张的氛围中。她不仅是蛮族与华国文化交流的使者,更是一颗可能在未来改变南疆格局的重要棋子。林越善待阿朵,既是出于对知识的尊重,也是一步深谋远虑的外交棋局。北方的战鼓声隐隐可闻,而南方的这步闲棋,或许将在不久的将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