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年的初冬,寒意渐浓,而华国上下却涌动着一股革新的热潮。林越应对内外挑战的系列举措,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激荡起层层浪涛,推动着这个新兴的国度在危机中砥砺前行。
一、 巡察利剑,初试锋芒
经过蔡文姬与陆逊的严格甄选与紧急培训,首批十二名年轻巡察使,手持王府颁发的鎏金令牌与盖有林越印玺的文书,如同十二把出鞘的利剑,悄然奔赴荆北各郡县。他们大多出身寒微,凭借科举脱颖而出,对华国新政抱有极高的热情与忠诚,且已在基层历练中见识过地方势力的盘根错节。
巡察使赵铭,明法科翘楚,被派往问题最为复杂的襄阳郡西区。他抵达后,并未惊动当地官府,而是身着便服,深入乡里,走访佃户、工匠,甚至与市井小贩交谈。很快,他便摸清了蒯家旁支利用掌管地方小型水利修缮之机,向百姓摊派远超实际所需的钱粮,并克扣工匠工钱的行径。
赵铭没有直接抓捕,而是先秘密收集了确凿的人证物证,然后才亮明身份,直抵襄阳府衙,要求文聘配合。在霍峻派出的精锐小队协助下,他以雷霆之势控制了涉案的蒯家旁系子弟及相关胥吏,并当众宣读其罪状,依据《华律》将其革职查办,勒令退还赃款,并处以重罚。
此举在襄阳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百姓拍手称快,称巡察使为“青天”。而蒯良等核心人物则感到脊背发凉,他们发现这些年轻的巡察使不按常理出牌,不惧权贵,手段灵活且背后有强力支持。虽然蒯良本人暂时未被抓住把柄,但其势力网络已经开始出现松动。
其他巡察使也纷纷在各地取得突破,有的查办了隐匿田产的猾吏,有的纠正了劳役分配不公的现象,更有甚者,凭借对格物知识的了解,识破了一起试图用劣质材料冒充合格水泥的阴谋,避免了堤坝隐患。巡察使制度,如同一剂强心针,开始穿透荆北僵化的基层政治生态,为新政的深入推行扫清着障碍。
二、 格物壁垒与反谍风云
周瑜的毒计并非空穴来风。江东细作确实携带了精心伪造的“高炉强化通风图”和“水泥速凝配方”,通过隐秘渠道接触了荆北一些对华国新政不满、且家族涉及工坊经营的士族。
然而,林越提前推行的技术保密制度发挥了作用。格物院核心技术的完整资料被严格保管,只有经过审核的工匠才能接触到部分工序。当有士族拿着“改良配方”试图贿赂工坊管事时,立刻触发了警报。
接到报告的霍峻军情司顺藤摸瓜,不仅抓获了数名江东细作,还揪出了几名利欲熏心的内部蛀虫。林越亲自下令,对此案从严从重处理,细作公开处决,内鬼及其家族严惩不贷,并将其罪行公之于众,以儆效尤。
此事给华国上下敲响了警钟。林越借此机会,进一步强化了格物院和各重要工坊的保密措施,并设立了“技术验证”流程,任何未经格物院核准的“新技术”不得擅自投入应用。周瑜的离间破坏之计,非但未能得逞,反而让华国内部进行了一次有效的清理和加固。
三、 海舟初成,扬帆试航
就在陆上纷争不断的同时,零陵城外隐秘河湾的船坞里,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发生。在格物院技术人员与老船匠们的共同努力下,第一艘按照新理念设计的海船——“破浪一号”,终于完成了主体建造。
这艘船采用了前所未有的龙骨结构以增强纵向强度,设置了水密隔舱以提高抗沉性,船体线条更为流畅以减小阻力,桅杆和帆索系统也经过了优化。虽然吨位不大,仅能搭载数十人,但其设计理念远超这个时代。
在一个晨雾弥漫的清晨,林越携蔡文姬、大乔、陆逊等核心成员,亲自来到船坞,为“破浪一号”的下水试航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仪式。
“此船,承载着我华国破局之希望!”林越抚摸着冰冷的船体,心潮澎湃,“今日试航,不求远,但求稳。记录所有数据,验证所有设计!”
随着林越一声令下,船工们砍断缆绳,“破浪一号”在滑道上缓缓滑入水中,激起一片浪花。在选拔出来的精锐水手操作下,船帆升起,借助风力,稳稳地驶向河道深处。
试航持续了数日。结果表明,“破浪一号”在稳定性、速度和操控性上,都远超现有的各类船只。虽然也暴露出一些设计瑕疵和需要改进的细节,但总体取得了巨大成功!
消息传回,零陵高层欢欣鼓舞。林越当即下令,以此船为蓝本,加速建造更大、更适合远洋航行的船只,并正式成立华国水师(海师),由王统领兼任首任都督,开始系统性地招募和训练水手、导航员(学习使用罗盘)、以及随船格物技术人员。
四、 南中定策,双管齐下
面对刘备对南中的渗透,林越并未急于调动大军。他与祝融派来的使者深入交谈后,制定了双管齐下的策略。
一方面,他授权祝融,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手段,对摇摆不定的部落,加大拉拢力度,华国可以提供更多的盐铁、精美的布匹和瓷器,甚至承诺帮助其修建水利、推广医药;对死心塌地投靠刘备的,则进行坚决的军事打击,由祝融的蛮族骑兵执行,以保持南中内部的压力与平衡。
另一方面,他加紧了通过海路联系交广的准备工作。一旦“破浪”级海船形成规模,就可以建立起一条从零陵经湘水入长江,再沿海岸线南下至交广的稳定海运线路。这条线路若能打通,将极大削弱南中动荡对华国整体战略的影响,甚至可以从海上对南中形成战略包围。
尾声
冬日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林越站在零陵码头上,望着正在适应性训练的“破浪一号”和岸边开始铺设龙骨的新船船坞,心中充满了期待与紧迫感。
巡察使的利剑已经开始清除内部的腐肉,格物的壁垒挡住了外部的暗箭,海上的征途则刚刚启航。前路依旧漫长,曹操在北,孙权在东,刘备在西,皆非易与之辈。但手握知识利器和开拓精神的林越,已经为华国找到了一条不同于任何对手的发展道路。
“主公,荆北急报,巡察使赵铭已初步打开局面,但蒯良称病,闭门谢客,其家族产业亦有收缩迹象,似乎在酝酿新的对策。”陆逊呈上最新报告。
林越接过报告,看了一眼,淡淡道:“由他去。只要我们自身足够强大,内部足够清明,任何阴谋诡计,都不过是跳梁小丑的把戏。告诉文聘和霍峻,稳住大局,持续推进新政。我们的重心,要开始向海上倾斜了。”
他转身,目光再次投向那无垠的东南方。大海的彼端,会有什么在等待着华国呢?是新的威胁,还是新的机遇?这一切,都需要那即将成型的舰队,去亲自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