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这沈清辞才华横溢,此次大赛定能大放异彩。”一位身着白色长衫的少年说道。
“那可未必,刘瑕也非等闲之辈。
听说背后还有李荣公子的支持。”另一位学子小声回应。
“这李公子心胸狭隘,自视甚高,怕是见不得沈清辞出风头。”有人愤愤不平。
此时,刘瑕听到了这些议论,冷笑一声:“哼,沈清辞,今日定让你知知难而退。”
此次斗诗大赛的评审,皆是州城中赫赫有名的学士。
其中,有州城明雅书院山长明雅老先生,他精通经史子集,对诗词的品鉴独具慧眼。
还有以诗词闻名遐迩的名士卫凡大人,其诗作风格多样,备受推崇。
以及当地德高望重的大儒齐朗夫子,他对诗词格律的研究造诣深厚。
而主持这场大赛的,是州城颇有名望的才子孟子苏公子。
他风度翩翩、气质儒雅。
且能言善辩,妙语连珠,可以很好地掌控着斗诗大赛的节奏和气氛。
随着一声锣响,斗诗大赛正式开始。
孟子苏缓缓道来:“雅集今开,诗韵飘香。
诗者,志之所之也。
以诗为引,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典雅,皆在诗词之中。
今日,在这州城之隅,且看诸位如何妙笔生花。
以诗言志,以诗抒情。
今日之斗诗,旨在切磋诗艺,交流心得。
愿诸位各显才华,共襄盛举。”
“第一场,比诗词创作,主题为‘春’。
请诸位一炷香之内,创作一首诗词。”
评审席上,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儒,他们表情严肃,目光专注地看着底下的学子们。
学子们纷纷铺纸研墨。
二宝微微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春日的美景。
春日,当以春雨贵如油,雨润万物而生。
片刻之后,二宝提笔蘸墨,一首诗词跃然纸上。
刘瑕斜眼瞧着沈清辞心中暗想:“第一局,我一定会胜过你。”
刘瑕眉头紧皱,抬头看看四周,终于也奋笔疾书,不一会儿便完成了。
其他的学子们,时而咬咬笔头,时而冥思苦想。
时间一到,学子们纷纷交上自己的作品。
评审席上的大儒们开始传阅品鉴。
“这沈清辞的诗词,确实不错。“
别人都是只写了一首诗或者一首词。
这沈清辞竟然既写了诗又写了词。
“《踏莎行·春》
春风化雨,烟笼津渡,甘霖悄落湿芳土。
雨润万物展葱茏,繁花次第香千户。
燕舞晴空,莺啼高树,小桥流水桃源处。
清香拂面怡情驻,人间又是春归赋。”
“用词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将春天的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结尾的‘驻’,以春风带来的清香,令人心情愉悦作结,点明人间再次迎来春天。”
明雅先生手抚胡须,频频点头。
“这诗也不错。”卫凡说道。
“《春》
春风拂柳绿丝绦,细雨滋花艳蕊娇。
紫燕衔泥穿翠幕,黄莺唤友唱青霄。
山川渐醒千般秀,桃李争开十里娆。
且留春景诗笺里,岁月含香梦不消。”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尾联更是希望将这美好的春景留存于诗笺之中。
这就意味着春天的美好,不仅留在当下的感受里,即使在梦中也不会消散。
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深深眷恋和珍惜之情。”
齐郎双眼发亮的看着二宝点评道:“不错不错。”
另一位评审微微点头:“沈清辞的诗词的确不错。
不过这刘瑕的诗,‘春风化雨落人间,悄抚群枝展翠颜。
雨润万物悄萌动,春花初绽笑嫣然。
溪流欢唱破冰去,田野生机绿满川。
最是一年佳景处,芬芳四溢醉心田。’
也颇具巧思,对春景的描绘细致入微。
那花开蝶舞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青山绿水的画面也栩栩如生。”
众多评审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孟子苏宣布:“第一场,沈清辞与刘瑕难分伯仲。
两人都想到了春风化雨,雨润万物,皆为上乘之作。
不过沈清辞诗词同写,所以沈清辞当之无愧的第一。”
刘瑕心中来气:好你个阴险小人,竟然同写。
瞬间,就激起了刘瑕的胜负欲。
觉得沈清辞不过就是多写他一首,还是没有与他一较高下的资本。
红衣男子也浅尝了一口酒:“这沈清辞不错。”
苏寻衣睨了他一眼。
稍作休息,第二场,比诗词理解与赏析。
孟子苏大声说道:“下面将展示一首齐朗先生的诗。
请各位学子分析其意境、手法、情感和格律。
时间一盏茶。”
《雪》
“雪落千山寂,风摇万木萧。
琼花飘古寺,玉絮覆新桥。
野径行人少,寒林宿鸟遥。
冰封天地净,心醉意难消。”
众位学子看完,都议论纷纷。
孟子苏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一盏茶的时间已到,诸位,请吧。”
一个胖书生先走上来,对着孟子苏行了一礼,又对着大儒和同窗们行了一礼。
“晚辈来自‘明雅书院’,凤柏,献丑了。
齐先生这首诗,以雪为主题。
选取了‘雪落’、‘风摇’、‘琼花’、‘玉絮’、‘野径’、‘寒林’等典型的雪天意象。
生动而全面地展现了雪后的寂静与清寒之美。
‘千山寂’、‘万木萧’凸显了冬雪带来的宁静与萧索,而‘飘古寺’、‘覆新桥’则增添了几分古朴与诗意。
此诗押韵和谐,‘萧’、‘桥’、‘遥’、‘消’,韵脚整齐,读来朗朗上口。
使得这首诗的音韵美感与雪境的宁静相互映衬。”
说完便站到一旁。
“凤公子,年轻有为,不愧是明雅书院的学子,还待凤公子稍候片刻。”
凤柏点点头,走了下去。
第二个上台的是一个小地方来的学子。
也只是简单的说出了冬天的肃杀。
······
台上的大儒们,也纷纷对着学子们点评。
到最后只剩沈清辞和刘瑕。
刘瑕看着前面的学子们,都已经答完了。
为了抢占先机,他先一步上台。
拱手行了礼:“刘瑕。”
眼尾轻轻的扫过二宝,眉梢轻挑,仿佛在说,这首诗如此简单,一会我说完了,我看你说什么?
二宝神色淡淡的站在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