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
军队内部的加密电话忽然响起,清脆的铃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突兀。教务部值班员迅速放下手中的笔,接起听筒。
“你好,这里是教务部。”他的声音干练而简洁,没有多余的寒暄,也没有透露完整的单位称呼。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随即传来一个低沉而稳重的男声:
“我是莫清文,上次你们邀请我们研究所科研人员参与教学的事,我们已经有了结论。”
值班员挺直腰杆,另一只手已经翻开记录本,笔尖在空中轻轻悬停。“好的,请讲。”
“我们所的姜蕴宁工程师决定参与教学。”电话那头语气平稳,“按照上次提议,一周一次课,每次两个课时。姜蕴宁工程师的基本履历,我已经通过内部加密系统发给你们了。”
值班员做好记录。
“另外,姜蕴宁工程师是我们研究所最资深的工程师,她将自主制定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
莫清文办公室。
姜蕴宁拿着文件袋走进来时,正看到莫清文在忙里偷闲,手里捧着一只瓷杯,轻轻啜着茶。
“什么茶?这么香。”姜蕴宁忍不住深吸了一口,茶香淡雅。
莫清文放下茶杯,微笑中带着几分调侃:“你也喜欢喝茶吗?”
他伸手拿出另一个干净的茶杯,倒满温热的茶水,推到她面前,“来,试试,昨天刚买的。”
姜蕴宁笑着上前坐下,接过茶杯后,她用食指和中指并拢,轻敲桌面两下,含蓄地表达了谢意。
茶水表面微微荡漾,映出窗外柔和的光影。
她轻啜一口,眯起眼睛,感受着茶香在口中散开,带着丝丝甘醇。
姜蕴宁满意地放下茶杯,轻声说道:“不错,回甘。”
莫清文脸上的笑意愈发明显,顺手为她续上一杯茶,又轻轻放下茶壶,语气带着一丝关切:“有什么要紧的事吗?这么早就来了。”
姜蕴宁将放在旁边的文件袋递过去,“这是我整理的一些初步方案,你先过目。若觉得可行,可以以你的名义向科技部提出战略建议,具体执行和后续操作,我们只需按计划配合即可。”
莫清文一听,神色一正,“你又暗戳戳做了啥?”
见他这反应,姜蕴宁不由失笑,“我做什么都是光明正大的。你放心吧,是好事,但不是什么大事。”
莫清文接过文件袋,小心解开绳子,取出资料,仔细看了起来。
姜蕴宁则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神情从容。
办公室里只剩下翻阅资料的声音和窗外轻微的风声,岁月静好。
只是,莫清文越看资料,心情越难以平静。
他知道,自己不该对姜蕴宁的话抱太大期望。
她的话里,水分实在太多——中华传统讲究谦虚,但虚假地自贬可完全不是谦虚,而是诈骗。
如果连这样的事情都算不上大事,他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才能称得上大事。
这份资料清楚地体现了姜蕴宁教学的核心意图——培养跨领域顶尖人才。
因为接下来,姜蕴宁每周都将在国防大学教授两小时,而她希望最大化教学成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提出了一个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她设想可以从“国防七子”的体系中挑选出考核合格的人才。这些学员将被安排到国防大学参加集中训练。通过严格筛选,确保参与者都是基础扎实且具备潜力的人才,为后续的高精尖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训练课程的内容将聚焦于最前沿的技术和科研领域,覆盖多学科交叉的高精尖知识。同时,课程的保密性将被严格把控,以确保核心技术和战略信息不被外泄。培训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快速提升学员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复杂科研项目中独立解决问题。
当这些跨领域人才完成培养后,他们将被分配到各个重点科研项目中,充分发挥自身技能与跨学科优势,从而最大化战略价值。
这套计划体现了姜蕴宁对人才培养的深远思考,也预示着跨领域人才将成为未来科技和国防建设的核心力量。
当莫清文再次抬头时,看向姜蕴宁的眼神已经不同了。
在这份资料里,姜蕴宁把教学内容写得清清楚楚:涵盖的知识点、筛选出来的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以及学员完成课程后将获得的提升。
如果是别人交上这样的资料,莫清文或许会嗤之以鼻,可面对姜蕴宁,他却无话可说。
因为之前他面对了多少次不可能,而姜蕴宁就将多少次不可能转变成可能。他无法想象,如果通过她的教学,培养出一大批像她一样的跨领域人才,这个国家将会发展到何种高度。
肯定有人会怀疑——研究能力并不等于教学能力。
对别人,这或许成立;可对姜蕴宁,却完全不适用。
所有曾在姜蕴宁团队待过的人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她的存在对他们而言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让他们获益匪浅。
莫清文抬头,看向姜蕴宁:“这份计划,你准备了多久?”
“干嘛这么严肃?就这两天,可能多少有些仓促。”姜蕴宁轻笑一声,放下茶杯,“如果哪里我考虑得不够周全,你可以提出来,我们再调整调整。”
莫清文默了,他就不该多余长张嘴。
“可是,像你这样的跨领域人才,并没有那么容易培养,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莫所,21世纪,跨领域人才才是未来科技创新和国防建设的关键力量。”姜蕴宁缓缓开口,语气从容,“我查过相关资料,我们国内并没有类似的培养项目。看看欧美的顶尖学府早就有类似计划:他们通过跨学科的集训和项目实践,把科研能力强的人培养成既懂技术又懂应用的全能型人才。”
“是这样,没错。”莫清文点了点头,他不否认姜蕴宁的话,“可是——你自己写的方案,你自己最清楚,如果欧美的跨领域人才培养项目是1.0版本,那你这个……无疑就是超级加强版。”
姜蕴宁微微一笑,目光透过窗外的光影,“我要培养的,从来都不是常规人才。”
她缓缓转头,望向莫清文,眼神中满是笃定与自信:“我要培养的是像我这样的人——能打破常规,融会贯通,掌握底层逻辑。无论扔到哪个领域,都能快速抓住最核心的部分。”
莫清文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你觉得,我怎么样?培养一下,还有希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