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蕴宁和宋承泽回到休息室时,华国代表团其他成员已悉数到齐。
空气里弥漫着谈判间隙特有的紧张感——当前局势对华国有利,但尚未达成最终协议,任何微小的变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德国代表团刚传来消息,”一位随行人员快步进来,低声通报,“他们希望将会议提前到明天上午,态度非常积极。”
众人下意识地看向姜蕴宁。
她没有立即回应,而是翻开手中的资料,视线落在灯塔国代表团方才递交的新一轮技术修订提案上。
姜蕴宁看完文档,语气平静,却不无讽刺:“灯塔国的方案还是老毛病,架不住细看。”
“他们这份方案在逻辑链上仍然存在断点。”她抬头,语气冷静却清晰,“尤其是数据接入模块与他们设定的算力分配机制,根本无法衔接。”
她站起身,将资料投影到面前的屏幕上,一页页翻到重点位置。
她抬头扫了一眼众人,轻声说:“他们采用的是集中式数据入口架构。什么意思?所有外部请求,都必须先通过一组主接入节点,然后再分发到下层的计算模块。”
她指了指文档右上角的流量图示:“看着逻辑清晰,但问题在这儿。他们又在文件里声称,系统能支持每秒一亿级的数据调用,还能并行处理。”
她低笑一声:“说得好听,实际上就是修了一条十六车道的高速路,却只给你留一个收费口。车再多,也挤不进去。所谓‘高并发’,在这种结构下就是一句空话。”
她顿了顿,语气转为严肃:“更关键的是,入口层是同步架构——所有数据得按顺序确认、排队进入。可他们底层的算力模型却是异步调度,节点之间独立运行、互不等待。你说同步配异步,这两个机制压根搭不上话。上面堵着,下面却空着,数据根本没法顺利传输。”
她合上文档,目光平静,却不容置疑:“结构逻辑不通,并发性能就是句笑话。这种方案,不能接。更不能谈。”
“更严重的是,”她翻到下一页,“他们没有设计任何有效的负载均衡或冗余路由机制。只要前端数据流达到设计值的七成,主入口节点就会因并发阻塞而发生延迟堆积。中间层节点接不到数据,就会挂起指令,形成层层回堵,直到整个链条崩溃。”
她语气平稳,却带着极强的判断力:“我们在他们修订版本正式发过来之前,其实已经猜到他们可能会往‘预分流’方向做文章。所以两天前,我们就基于原架构设计了几种可能分流方案做了静态演算。今天送来的版本,和我们推测的第2套模型几乎完全重合。结论很清楚:在不修改架构的前提下,这套系统无法通过完整上线测试。”
她看向宋承泽:“技术上,这个版本没有任何协商空间。”
话音落下,室内一片寂静。
几位成员交换了眼神,面色微变。
他们没有想到,姜蕴宁连对手的下一步都想到了。
这是多么可怕的预判。
“继续谈,只会浪费时间,也可能被动暴露我们的底线。”姜蕴宁合上文件,“我建议暂缓与灯塔国的议程,先响应德国代表团的请求,顺势调整整体进度。”
她的语调不高,却有种不可置疑的坚定。
休息室陷入短暂沉默,众人迅速交换眼神。
暂停灯塔国议程?
这是代表团组建以来,第一次有人正式提出这一选项。
他们意识到,这不仅仅是调整策略,更是对谈判节奏的主导权提出了挑战。
宋承泽看着姜蕴宁,语气认真:“就技术判断而言,我支持你。”
他略一顿,“但暂缓对灯塔国议程的提议,必须上报指挥组。我们先准备好配套说明,走正式通报流程。我来向上汇报,你负责准备对德方的技术衔接方案。”
然而,就在众人准备依照姜蕴宁的判断调整议程时,角落里传来一声轻咳。
一位年长代表王志伟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分寸:“我理解姜工的技术判断,也承认灯塔国的方案确有缺陷……但,我们是不是太武断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毕竟灯塔国是核心伙伴,这个时候如果贸然转向德国,恐怕会被解读成态度转硬,对后续谈判全局不利。”
另一位代表洛长天低声附和:“我们可以继续保留质疑,但是否有更圆滑的处理方式?比如……先提技术修订意见,而不是直接冻结议程。”
姜蕴宁依然神色平静,缓缓合上手中文档。
她的语气不高,但句句分明:“如果只是表达方式的问题,我当然可以调整语气。但如果要我们对这样一个结构性错误视而不见,仅仅为了‘态度温和’,那就是对系统安全和项目责任的放弃。”
她站起身,目光扫过会议桌前的几位成员:“我理解王代表提出的问题也有其合理之处,这些确实值得我们认真考虑。”
她指了指屏幕上的架构图,“但时间宝贵,我们不能因此无限拖延。方案从根本上存在不可执行的风险,一旦中期节点崩溃,不仅会导致数据全线瘫痪,还可能影响我们牵头的子项目信誉。”
她语气平稳,却透着坚定:“我们完全可以给灯塔国一个合理的时间窗口,要求他们修订完善方案,同时同步推进与德国代表团的谈判。”
短暂沉默后,宋承泽开口,语气平和而稳重,试图缓和气氛:“姜工的意见非常有分量,我们也不能忽视王代表的顾虑。”
他顿了顿,目光扫向几位提出异议的代表,语气平和却带着协调意味:“接下来,我们可以督促灯塔国针对我们指出的问题加快修订,同时合理安排与德国代表团的谈判,争取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保持整体节奏不被打乱。”
姜蕴宁没有再说话,只是重新坐下,翻回到资料第一页。
这一刻,会议桌两侧的空气静得仿佛能听见纸张翻动的声音。